我就是你们口中那个“不男不女”的跨性别

我就是你们口中那个“不男不女”的跨性别

最近,有这样两件事,都和gender(社会性别)有关。

第一件,是堪称女德班教材的76集电视剧《娘道》,尽管备受吐槽,但收视率却居于榜首。

第二件,是今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再次发布了《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提出应当在性教育中,纳入“社会性别”(gender)的普及教育,但在联合国大会上,有的国家对此投了反对票。

二十多年前,王小波曾说:只要把某些地方的一些事情如实说出来,便是绝佳的黑色幽默。

如今呢?有些东西没法细说,你懂的。

我,猪川猫二饼,是个既喜欢健身练肌肉,又喜欢穿女装的跨性别者。

我的性格,从小就有很“娘”的一面。

从上小学时,就有人说我“不像个男人”,但我并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好。尤其是,我一直有“如果能够换个性别,我会想当个女孩”的幻想。

到了中学以后,我开始在漫展上蹭别人玩cosplay的女装,而且越发明确地立志:如果有下辈子,我要么当一只猫,要么当个女孩。

而与此同时,我对自己的身体,包括十几岁时开始凸显的男性第二性征,也基本上并无排斥——除了不喜欢胡子,在没有剃须刀前,都是用手拔掉。而且,我从小就渴望拥有像《圣斗士》中很多角色的肌肉,多年来一直健身。

我觉得,当我穿着短裙,配着我的一身肌肉时,才是真实的自我。

我就是你们口中那个“不男不女”的跨性别

至于性别认同,我更愿意说,我是男女混搭,或不男不女——说得“文雅”点,就是酷儿。

顺便一提,酷儿虽然是英语queer的音译,但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这个词汇所产生的情境意义,差异非常大。

英文语境下的queer,本意就是“怪胎”、“变态”;在英语语境下自称是queer,就像作为性自由派的我,自称是“婊子”一样,把污名反转为自己的logo。

用更通俗的话讲,那就是,我的性别,不想被任何标签、任何条条框框所限定。

我不认同男女的性别二元划分,不认同除此之外就没有其它的选项,连facebook都有56个非传统性别可选,为什么现实中还要继续压抑自己?

我也不认同一些气质、服饰和生活方式只属于其中一个性别,比如男性不能穿裙子,比如女性不能练出一身大块头。

当然,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跨性别者希望成为与生理性别不同的另一性别的人,但这个群体内部也是多元的,并非所有人都渴望改变性别。

我就是属于骑墙派。

就像我吃饭,难道我需要一种自我认同的条条框框,比如只吃盖浇饭或者只吃面条吗?我喜欢的口味多了去,如果您非要让我回答:“你究竟更接近‘吃盖饭的’还是‘吃面条的’身份认同?

我只能说:“您这问题很荒诞。

不过,也许你会发现,我喜欢用“老娘”等似乎专属于女性的自我称谓。是的,老娘我的确如此,除了“老娘”,我也经常自称是小公举、美少女等等。

道理很简单,我身份证上的性别是“男”,那么,我在与身份证性别没啥关联的其他场合,更喜欢用女性化的称谓,和新闻中,针对不同立场都需要有所展现的均衡报道,是类似的道理。

我就是你们口中那个“不男不女”的跨性别

我喜欢一直踩在“男”、“女”之间的分界线上。

我经常穿着短裙,露出一身肌肉,招摇过市。

很多人觉得我辣眼睛,但我并没有也不会去伤害任何人,顺便说一句,我的性格真的和猫一样,温顺可爱,又有点小高傲。

有人说我很勇敢,其实这也没啥,谁愿意看我尽管随便看。

不过,我在不止一个大城市,都有过夏天穿着短裙坐地铁,被安检拦下来问我“你现在还有没有其他衣服”的经历。

我除了短裙,没有其他可以套上或换上的其他衣服,于是我只好不坐地铁,骑车或者跑步过去——反正我长跑20公里左右,毫无压力。

为此,如果我要去的地方比较远,需要乘坐飞机、火车,我通常都会换上普通男装,把自己打扮成一个高仿直男。

以男女混搭,作为“性别认同”的我,没有貌似专属于男人的阳刚、霸气和成功,对仿佛是女人标配的化妆,我也基本不会。很多化妆品,我至今都不知道怎么用,也没兴趣知道。

另外,我从小就穿不惯高跟鞋,我觉得那玩意纯属折磨人,和裹小脚差不多。我在家里穿拖鞋,出了门基本只穿运动鞋。

好多次都有人对我说,我的裙子和运动鞋根本不搭配,我说无所谓,反正无论我怎么穿着搭配,走在街上也不至于有人汪汪汪地咬我。

至于我擅长做饭,会各种家务,我觉得这些应该是成年人都应具备的生活能力,和性别无关。

我就是你们口中那个“不男不女”的跨性别

经常有人问我关于性取向的问题,问我喜欢男生还是女生。

坦白说,我差不多和各种性别的人都上过床(不限于男和女)。

我是个泛性恋

我会关注别人的脸和身材,但我从不在意和我亲密接触的人,身份证上的性别是个什么,也不在意那个人所自我认同的性别是啥。

不过,以上这些,只是我一个人的性取向,仅仅代表我自己。

在此需要普及一个常识:性别认同,和性取向,是完全没关系的两码事。

换句话说,跨性别者可以是同性恋也可能是异性恋,或者是双性恋、泛性恋、无性恋……

如果你一定要问“跨性别者更喜欢同性还是异性”,这就像问“跨性别者更喜欢吃辣的还是不辣的”,或者“跨性别者更喜欢早起床还是晚起床”。

——答案明摆着,因人而异,没有一定之规。

另一个我经常被问到的问题,是我对亲密关系的态度。

就我而言,我和任何人,都不可能建立以身体独占和性独占为前提的长久关系。换句话说,我支持的是开放式关系。

当然,伴侣之间是对等的。我在寻找伴侣时一定也会找认同开放式关系的,更不会对ta“双标”,只允许自己和其他人有关系,而不许ta如此。

但我希望大家能坦诚告知,不要互相欺瞒,因为披着谎言的外套过日子,我会觉得太累。

我就是这样一个不守“妇道”、不男不女的跨性别酷儿。

我觉得,如果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抑或其他性别,无论自愿守贞还是像我这样做个“荡妇”,无论是喜欢穿裙子还是喜欢练肌肉,或者像我一样两者都喜欢,都能受到平等的尊重,这比少年“娘”还是“不娘”,更能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未来。

近二百年前,法国哲人夏尔·傅里叶率先提出“社会进步和妇女走向自由的进程相互伴随,妇女自由度的下降则意味着社会的衰败”,这个观点,日后被恩格斯所引用,并转述为:“任何社会中,妇女解放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

——而在性别多元理念为联合国所接纳的当今,把傅里叶和恩格斯等古人名言中的“妇女”,替换成“性别多元的人群”,道理也是一样的。

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