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蒂斯故事》:意蕴丰富的短篇佳作

这本书是今年1月刚推出的新版,在阅读列表里躺了很久。首先要解释一下标题,马蒂斯就是法国画家,野兽派的奠基人,但这本书不是关于他本人的故事,而是与他的画作相关的三个短篇小说。

作者A·S·拜厄特是英国著名的女性作家,《马蒂斯故事》在她的作品中并不是最著名的,也不是评价最高的,但相比大长篇,更适合用来了解作者的风格,读起来没什么负担。

这三个短篇我都非常喜欢,虽然篇幅不长,但从女性心理、当代艺术、两性关系等方面都有着丰富的解读空间,语言也相当精彩,翻译得很不错。美中不足是出版质量不高,出现几个错字太影响观感。
第一篇《美杜莎的脚踝》(Medusa’s Ankles),出场的马蒂斯画作是《粉红色裸体》。这本书的封面就是从马蒂斯笔下的这一经典形象抽象出来的。

这个发生在挂着《粉红色裸体》的发廊里的故事,在方寸之间闪转腾挪,在有限的篇幅里把一位中年女性知识分子的青春焦虑、欲望压抑从火星到爆燃的过程展现得合情合理,这个故事与画作的“通感”也最为纯粹。

第二篇《艺术作品》(Art Work),将故事空间扩展到了一个“艺术家庭”,以马蒂斯的作品《宁静的居所》开篇,充满反讽意味。一个成功的美术编辑妻子,一个不得志的画家丈夫,再加上一个热爱色彩混搭的女佣,这个家庭怎么看都和宁静没有关系。

这个故事借丈夫和女佣之口,探讨了马蒂斯作品中的色彩运用;借妻子和丈夫平静关系下的深层矛盾,探讨了两性的家庭和社会定位。最终的反转除了制造戏剧冲突,更是对当代艺术该如何定义的拷问。

当代艺术由于没有历史和文化研究的支撑,其价值是否是炒作的结果,是否是一个小圈子的自娱自乐,甚至是否构成一种money laundry的手段,一直都是个我有点感兴趣的话题。在这里同时推荐2017年的金棕榈奖得主,瑞典影片《方形》,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些有趣的阐释。

第三篇《中国龙虾》(The ChineseLobster)在格局上更近一步,发展到了广义的两性关系。主人公是位艺术学博士,当然还是女性。她试图调停一位尝试解构马蒂斯作品的女性研究生对一位将马蒂斯视为上帝的男性导师的性骚扰指控。

在仅有双方口述的情况下,性骚扰是否真实发生是个罗生门,但在前me too时代,作者就意识到控告者自身缺乏性吸引力的事实并不是性骚扰不成立的理由。但如果没有直接证据,对事实的判断只能自由心证。
(自由心证是普通法概念,在我国又被称为内心确信制度,是指法官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内心的良知、理性等对证据的取舍和证明力进行判断,并最终形成确信的制度。)

对艺术的鉴赏也不外如是,就像对于马蒂斯作品中女性裸体的解读,是对女性生命力的真诚赞美还是对女性肉体的欲望凝视,可以有不同的理解空间,不变的是文马蒂斯画作中浓烈的色彩和表达的本能。

在《马蒂斯故事》里,文字的力量不逊于马蒂斯的画笔,作为一个对绘画艺术和女性视角都感兴趣的读者,这本书完全踩在了我的点上,所以我觉得非常好看。但如果你想了解的是马蒂斯本人,请千万不要买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