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母湛氏:东晋一代名将,原来拼的也是妈

11月初,一位上海五岁“牛娃”的简历在网上爆红,豪华版的简历迅速引起广大家长热心关注。细心网友惊呼,原来这个走红5岁牛娃是典型的“复二代”,他父母非常厉害,是复旦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在高薪行业的头部国际公司做高管。

这不仅是个拼娃的时代,还是个拼爹拼妈的时代!孩子就是家庭的代言人,教育时代也是拼爹拼妈的时代。还真别以为,教育拼爹拼妈是21世纪的热门词条,早在我国古代,很多名人丰功伟绩就是拼爹拼妈拼出来的。

战国时期的孟母三迁我们知道吧,孟子的母亲前瞻思维直教后辈惊叹,早早布局学区房。北宋时期的岳母刺字我们熟悉吧,刺精忠报国四个大字的“狠心劲”,简直就如今狼爸虎妈的精神缩影。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我们早已耳熟能详。原来还有东晋陶母、北宋的欧母,她们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贤母”。

提到东晋陶母,还真的不得不说,她家儿子能一生仕途功成名就,还真的就是拼妈拼出来的。

陶母湛氏:东晋一代名将,原来拼的也是妈

东晋门阀当道之时,出身寒微的陶侃却能打破阶层固化的神话,成为东晋帝国的一代名将,看起来简直就是个奇迹,我们且来看陶母湛氏这个单亲妈妈如何以身垂范成为儿子一生仕途功成身退的背后推手,最终得以千古传颂,流芳百世。

出身情况

男主角:陶侃、男,独生子女,长寿(终年75岁),东晋时期一代名将,稳定东晋政权,立下赫赫战功;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的曾祖父。

男主母亲(关键人物):陶侃的母亲,湛氏,长寿(终年75岁),后人敬称陶母湛氏,年轻时长得一头乌黑亮丽,长度及地的头发、小时候读过书,16岁那年嫁给陶丹做小老婆并生下了儿子陶侃,没享什么福,陶侃才6岁她夫君就驾鹤西去,从此孤儿寡母无以为生计,只要靠“唧唧复唧唧”日以继夜纺织卖几个钱养家糊口,独自抚养陶侃长大成人。虽然生活艰苦,但是教子有方,被后人称为中国古代四大贤母之一。

男主父亲(配角):陶丹,吴国“扬武”将军,当个小官,官职不高,时运不济,家道中落,儿子陶侃6岁那年就因病去世了,把家里的“烂摊子”交给小老婆湛氏后撒手西去。

为儿子有出息,陶母也是拼了

陶母深深明白:生活虽然很艰苦,寒门出贵子唯有读书明理这条路。但她调皮的儿子陶侃却处处跟她作对,天性贪玩,读书不用心,可把陶母急得团团转,这可怎么办呢?

陶母湛氏:东晋一代名将,原来拼的也是妈

有一次,陶侃就蹲在陶母的织布机旁边玩。湛氏灵机一动,机会来了,赶紧停下织布机,把小陶侃拉到身边,指着手里的织布梭子说:“孩子,时光流逝就像我手中的梭一般快。”

聪明的陶侃想着母亲平时织布时不断穿梭的梭子,恍然大悟,从此发奋图强、珍惜光阴用功读书。

可是,只是做个书呆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也难有大作为,陶母语重心长对小陶侃说:“儿子,你要多交朋友,多结交比自己更强的朋友才能对你的未来有帮助,去吧,别光顾着读书,找比你优秀的朋友玩去。”

我们一看就秒懂了,陶母心定意志坚:男儿当自强,要想打破阶层固化的圈子,还得逐步优化身边的人脉圈子。

听了母亲的教诲,陶侃经常和比自己强的人结交,人品和能力渐渐跟普通人拉开差距。

有一次,他结交的好朋友范逵(当地很有名声的官员,官职孝廉)带了一队人路过,当时连续下了几天冰雪,范逵等人也没事先打招呼想要在陶侃家留宿,这可让陶侃犯难得很。因为他家早穷得揭不开锅了,没有任何能招待客人的东西。

这时,陶母却不慌不忙的说:“别担心,你只管招呼好朋友就是,其他一切放心,妈妈帮你搞定。”说完,她咔嚓一刀把乌黑秀丽的头发剪下来做成假发卖了,买来几斗米;冲进卧室把睡觉用的草垫一分为二,给马匹做粮草;再把家里的屋柱砍断当柴烧,三下五除二,一顿丰盛的晚餐就做出来了,把范逵和他的随从们招待得妥妥帖帖的。

事后范逵知道了这件事,被陶母的诚心感动得不得了,也实在是倍感羞愧。后来,范逵见到上级郡守,帮陶侃说了很多好话,最终为陶侃谋了一份差事。自此,陶侃迈开了他的大志实现之路。

陶母湛氏:东晋一代名将,原来拼的也是妈

正因陶母的深明大义,以礼待人,为陶侃的人生仕途打开了一扇小小窗。

陶侃年轻的时候还在小县城里做过监管渔业的小县吏。他的下属也知道他家清贫,就送了一坛腌鱼给他,孝顺懂事的陶侃想到家中的好母亲,想着趁机孝敬孝敬母亲,便托老乡把腌鱼带了回去。结果陶母原封不动退了回来,很不开心并附信一封:“儿子啊,你身为官吏,却把公家的东西送给我,我真的替你的未来感到担忧啊!”

陶侃收到母亲退回的腌鱼和回信,深为震动,更愧疚万分,明白母亲的用心良苦。自此一生都听从母亲的教导:清白做人,廉洁为官。陶母湛氏深知纵然生活艰苦,也贤惠明理、深明大义,时刻言传身教,最终让陶侃明白了做人和为官的道理,使他后来在官场上屡经风浪却能功成身退。

儿子出息,时刻牢记母训

后来,陶侃在官场上也混得风生水起,但他并没有因此自我膨胀,骄傲自满,还处处谨记母亲的教诲。常常有下属想送礼物给陶侃,但是陶侃都会详细过问礼物的由来,如果是送礼的人自己出力得来的,就算不是什么贵重的礼物,他也收得狠高兴,而且回礼更多;如果礼物是说不出由来,来路不正的,他绝对板起脸,严厉斥责,绝不收取。母亲退鱼的事情对他影响很深,让他一直保持公私分明,廉洁为官。

还有一次他外出游玩,看到有人拿着一把未成熟的稻穗在手里玩,陶侃就问他:“你拿这做什么用?”那人说:“就路上看见了随手就摘了几支。”陶侃勃然大怒说:“你自己不种田也罢,竟然敢随意糟塌庄稼。”说完立刻把那人绑起来打了一顿。母亲艰苦生活的日子,让他明白生活不易,他正直爱民,珍惜粮食。

陶侃老爱喝酒,曾经因为贪杯误事,惹得母亲很生气,立下约定,三杯为限。有一次庆功宴,大家喝得正起劲,陶侃已经喝第三杯了。朋友敬酒说:“侃兄,你的酒量看得出来是海量,今天大家这么高兴,不应扫了大家兴致才对啊!”大家都以为陶侃肯定不好推脱,结果一看他泪流满面哽咽着说:“我年轻时曾因饮酒而失事,我母亲给我定下这规矩,不超3杯,不敢逾越,母亲虽然去世了,但是遗训不可违呀。”哪怕母亲已经去世了,但他还是遵守与母亲的约定,严以律己。

陶侃威望在外,但仕途也不是一帆风顺,,也被小人攻击,60岁的时候还被贬到广州当刺史。在广州工作清闲没什么大事,他就每天早上把100块白砖运到书房的外边,傍晚又把运回书房里。别人看了都很奇怪,他说:“我正在致力于收复中原失地,过分悠闲安逸,恐怕今后不能承担大事,所以要让自己辛劳些,时刻不能放松呀。”

陶母湛氏:东晋一代名将,原来拼的也是妈

虽老犹刚不忘勇,这不正是陶母一直告诫的:清白做人,一心为公。

后记

曾有人评价陶侃:机神明鉴似魏武,忠顺勤劳似孔明。也有人评价:“坚固贞正,足以干事”。

世人皆叹曰:“非此母不生此子。”

陶母湛氏,就像我们千千万万普普通通的妈妈一样,拼不了高学历、拼不了高颜值、拼不了大智慧、拼不了钱多多,但她们拼得起以身作则,拼得起以礼待人,拼得起以诚服人。

拼爹也好,拼妈也罢,最终拼的不过是做人两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