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如此最富裕的宋朝,却成为中国最软弱的朝代?

民国大师陈寅恪先生曾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确实,遍观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无论是文学、词赋,还是民富、科技方面,没有一个朝代能同宋相比。唐虽然有盛世唐诗,但多彩性、灿烂性方面,同宋朝相比,总还是缺少点东西。唐是一朵无双牡丹,然而宋却是一座初夏花园,花虽未有牡丹之华,但胜在多艳。

宋朝文明之繁盛,不说在中国,就算在世界上,也算是达到古代人类文明的最高水准。四大发明中的三个,指南针、火药、印刷术都是在这一时期走向成型,有了实际化的运用。

为什么如此最富裕的宋朝,却成为中国最软弱的朝代?

在宋朝,出现了很多的世界第一,如据外国研究者估计,北宋时期的GDP是当时世界的NO1,比例超过了80%,人口过亿,占了当时世界四分之一,富裕水平也在当时冠绝世界。

《梦溪笔谈》作为一本笔记杂谈,曾经启蒙了西方的近代科学大发展。当时宋朝的城市化率超过了20%,要知道到了80年代,我们的城市化率才超过宋时的水平,东京开封府和南宋临安城人口100多万,是当时世界上最大,也是最繁华的都市,十万户以上的城市遍布全国,超过了40多个,市民文化兴起,勾栏、瓦子人流彻夜不息,夜里灯火通明,娱乐业、色情业场所星罗棋布。

为什么如此最富裕的宋朝,却成为中国最软弱的朝代?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历史进入了宋朝就好像从古代进入了现代”。日本历史学家内藤湖南和其弟子宫崎市定也将宋朝,划入为中国近世文明的开端。

但是,看完了宋时文明的繁盛,再回到其后面的历史发展来看,就让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这样一个最富裕的朝代,却成为了最为软弱的国家,刷新了汉文明对外交往的下限,军事之羸弱令人咋舌”。或许也是因为此,宋朝才这样不受近代学者的待见,国破家亡同怜见,繁华春梦一时空。宋文明是辉煌的,可其外交却又是耻辱的,这样一个矛盾体,本不该出现在一起,但是却在宋这个朝代身上奇迹的聚合在一起。

为什么如此最富裕的宋朝,却成为中国最软弱的朝代?

明明有着世界第一的经济、财政税收,最庞大的军队,可先是对辽惨败高梁河,接着被签订《澶渊之盟》,后面又被金人踏破首都,二圣北去,宫室女子十有九娼,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对金称臣,直到蒙古南下,崖山一跳,差点断送华夏文明之延续。宋的历史就是一部屈辱的挨打史,文化的繁荣也无法掩盖在其319年岁月里一道道外族加诸于华夏文明的伤痕。

然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宋繁华与屈辱下的矛盾,自然有其发生的必然。

为什么如此最富裕的宋朝,却成为中国最软弱的朝代?

其实理解宋的矬败,并不难,就七个字:“自作孽不可活”。

深而化之就是两点;

1、弱军队、优文臣

2、宽兼并、轻农民

首先是弱军队、优文臣,终宋一世,面对周边民族的入侵屡屡无能为力,不说难敌北方的铁蹄,在南方,越南王朝就打到了南宁,创造了华夏对越战争的历史,大理也曾攻破四川,烧杀抢掠。

这些惨败的原因,都可以归结为宋朝统治者所制定的国策问题。

从960年,赵匡胤建国,到之后一系列制度的构建,这一些早就已经注定了大宋的路不好走。

杯酒释兵权,看起来温柔至极,体现了赵匡胤的权谋高超,可也在注定北宋的“弱兵”基因。

为了防止出现五代十国割据乱战,武臣拥兵自重,动辄废立的局面。赵匡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印制武将势力。

如强干弱枝,重视中央禁军,弱化地方边军。在北宋,朝廷军制规定中央禁军数量要同边军数量相同,而且中央禁军选拔标准严格,战斗力强于边军。

统兵权和调兵权相分离,军队的统帅是由武将来进行,但是军队的调拨和军官的升迁则由文官组成的枢密院来实施,以文制武。将领对于军队也缺乏足够的权限,兵将分离,每到打仗前夕,才临时派大将领兵,造成一打仗“兵不识将,将不识兵。”

为什么如此最富裕的宋朝,却成为中国最软弱的朝代?

为了防范武人强势,宋朝对于文官的优待简直到了疯狂的地步。同等品级,文官地位远高于武官,大军出征,往往兵权也是掌握在随行文官手中,武官见到文官,需得下马。这样的结果就是,优秀的武将被文官排挤,而武人则长期受到社会鄙夷。北宋名将狄青,东征西讨,建下无数功勋,但一进朝,就被众文官鄙夷,直至被排挤出中央,郁郁而终。

这样的社会,这样的制度,是不可能有强大的军队的。

为什么如此最富裕的宋朝,却成为中国最软弱的朝代?

其次,再来谈谈北宋的第二个问题,宽兼并,轻农民。

宋王朝是中国最为富裕的王朝,但也是土地兼并最为厉害的朝代。

宋初,赵匡胤就制定了“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这是同开国武将们交换军权的让步,也是笼络文官的重要措施。那些赫赫有名的开国将领们,如石守信,王审琦等,让出兵权后,在家乡大肆兼并土地,常常是跨州连郡,数量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亩。中了进士的文官们,除了朝廷赐给自己的土地之外,往往利用权力去兼并农民的土地,而北宋朝廷也放任这种现象,不加干涉。

大规模土地兼并带来的首先是政府控制土地的减少,再就是自耕农的流失。据史料统计,宋仁宗天圣元年(1123年)到嘉祐六年(1161年),平均四成的农民为客户,即为依附于地主家的农户,到了宋徽宗统治时期,其更是达到了八成,况且还有许多农民被地主所隐藏起来。

为什么如此最富裕的宋朝,却成为中国最软弱的朝代?

大量的财富集中于地主手中,农民饱受剥削,贫困交加,流民遍地。富人则骄奢淫逸,热衷斗鸡走狗,寻求各种浮华享受。由此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矛盾,农民起义在两宋中后期频繁发生,更加重了北宋的冗兵情况。

军队一多,财政紧张,不能对富人下手,只能去压榨平民,就造成了一种难以脱离的恶性循坏。

很多人可能觉得,宋朝不是财政足够富裕,商税充足吗?土地兼并又有何惧呢?

这样想的人,就忽视了某些事实,无论封建王朝商业再如何发达,它都是一个农耕国家。政府能掌控多少农民,往往就代表了中央有多少势力。

虽然宋王朝看上去商税那么多,可一旦到了某个界点,其增长幅度就远跟不上财政支出的增长。

当大地主,大官僚兼并足够多的土地之后,实力强大,必然朝着商业延伸。到那时,朝廷️又如何向他们征税?

为什么王安石和宋神宗那么强力的去推行变法,却惨告失败?

原因无它,势不足也!大土地主、大官僚们已经羽翼丰满,任何改革都已经触动不了他们了,所以他们在有意压制武官,推行文治。

为什么如此最富裕的宋朝,却成为中国最软弱的朝代?

什么祖宗之法,都只是借口。

畸形的繁华,过分的崇文抑武导致了矛盾的宋朝。有得必有失,在封建王朝之下,要实现如宋一般的繁华,可能往往就得牺牲某些东西吧!

而这些历史的教训,也许正是我们争论“娘炮误国”的原因。毕竟宋也曾这样,不得不让我们去“触景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