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内向、胆小、不敢社交:毁在童年!

基因决定性格。这句话你信吗?

很多人将它奉为真理。但是,你思考过基因与性格之间的关系吗?

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成年后的精神状态、行为模式乃至思维,很大程度上是由童年时父母的养育模式决定的。

只要通过科学方法,回溯自己的童年往事,针对性地做出调整,人的性格并非完全不可改变。

今天的文章,来自书单的特约荐书人石若萧。

在书单君看来,他为大家推荐的这本书,找到了所有人行为模式背后的成因。

—— 书单君

你是否有过这种感觉:认为自己与身边的人格格不入。

为此,你很焦虑。但越焦虑,就越没有安全感。

私下里你找最好的朋友支招,却被告知是“性格问题”,无解。

网上甚至有人告诉你,一个人的性格是由基因决定的。你之所以交际能力不行,很难与人共情,都是因为DNA(脱氧核糖核酸)中与生俱来的“缺陷”。

尽管你不开心,想怒吼,想发泄,想喝酒,想抽掉一整包烟。然而现实如此,不情愿也只能接受。

但是,这一切真的无法改变吗?

英国国民心理学家奥利弗·詹姆斯的全新力作《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不仅解开了大量的基因谜题,还让我们重新开始关注一项关键问题:

我们怎样成了今天的自己。

成年人内向、胆小、不敢社交:毁在童年!

成年人内向、胆小、不敢社交:毁在童年!

“我妈妈死了,而我只有这根免费的油条”

在最近刚刚播出的动画片《马男波杰克》第五季第六集“免费油条”中,波杰克在母亲的葬礼上,说出了一句扎心的台词:

我妈妈死了,而我只有这根免费的油条。

成年人内向、胆小、不敢社交:毁在童年!

波杰克的父母在教育方面可谓相当恶劣。

在孩子童年时,无论他做什么,从来都只给予讽刺,绝不鼓励。

更过分的是,他们还时常当着儿子的面强调“你的出生就是一个错误”。

因此,波杰克童年时从未感到过爱。

成年后的波杰克尽管出了名,但依然感觉不到快乐,终日辗转在酗酒、滥用药物,以及混乱的性关系之中。

母亲死后,他完全感觉不到伤心的情绪,只是隐隐地觉得有些失落。

成年人内向、胆小、不敢社交:毁在童年!

当天早上,他去买早餐,热情的服务员照例问候他:

今天过得怎么样?

波杰克想了想,说:

我妈妈死了。

大约没想到有人会这么回答,多愁善感的女服务员当时就哭了,连声说“对不起”,她在他点的套餐中免费加了一根油条。

波杰克最后总结道:

妈妈这一辈子给予他的善意加起来,都抵不上这位女服务员在那一瞬间眼神中流露出的同情。

诚然,《马男波杰克》是一部“致郁系”的黑色幽默动画,在很多情节处理上有夸张的地方。

成年人内向、胆小、不敢社交:毁在童年!

但这一集却引发了全球观众的共鸣。在Youtube的相关条目下,成百上千人表示,这一集是天才之作,不少人更是直接留言“看哭了”。

每一个孩子都渴望获得爱。

但是,因为成为父母并不需要通过资格考试,所以,注定了有些孩子的渴望得不到满足。

更为不幸的是,父母也是从孩提时代过来的,他们的童年也未见得幸福。他们甚至会在无意识中,将自己的童年阴影继续投射在孩子身上,一代代传递下去。

大众往往以为,决定一个人性格、智商的,是他的DNA。

但其实不然,人的可塑性极强,童年时接受的养育模式,才是决定一个人未来的基础。

成年人内向、胆小、不敢社交:毁在童年!

成年人内向、胆小、不敢社交:毁在童年!

不幸的童年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知乎上有一个被浏览了3000多万次、回答数接近1.3万条的问题:

童年阴影真的会相随一生吗?

其中,在一篇得到了6万多次点赞的答案中,作者提到,自己在前几天同学聚会上,不小心失手打翻了一盘百叶,突然吓得脸色发青,站在那里,一动不敢动,把周围人都吓了一跳。

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反应,是因为作者小时候每次犯错,都会迎来父母狠狠的责骂。那一刻,她的身体条件反射地告诉她:你等着,你马上就会被骂。

成年人内向、胆小、不敢社交:毁在童年!

同时,作者还自述,每次过马路,当有车向她开来的时候,正常的反应是会赶紧跑开,而她却会突然丧失所有反应能力,身体变得僵直。

因为小时候,不管马路上有没有车,她的妈妈都会强行拉着她在马路上横冲直撞。红灯绿灯,在她妈妈的眼里都不存在。

如果她出于恐惧,不愿意迈步,妈妈就会站在马路中央狠狠揍她,连拉带拽地强迫她迈步。

这就让幼小的她陷入了一个两难境地:

跟着妈妈走很危险,可不跟着走也好不到哪里去。路上车子来来往往,还要被打。所以她一直特别害怕,特别没有安全感。

这种恐惧,导致作者长大后一直不敢独自过马路。

根据奥利弗医生的理论,这个母亲的行为,是一种典型的精神虐待。

大众通常以为,虐待指的是狭义的身体伤害以及性虐待。事实上,虐待的形式多种多样,精神虐待造成的伤害,未见得比肉体虐待小。

那些从小充分地感受到父母之爱的孩子,内心往往非常强大。因为潜意识告诉他们,无论你以后碰到什么挫折,都有一个坚实的家庭做后盾。

成年人内向、胆小、不敢社交:毁在童年!

而从小遭到忽视、乃至虐待的孩子,虽然也有可能因为挫折的历练变得强大。但这些孩子在长大后,潜意识里都非常没有安全感。

比如说,很难真正进入一段亲密关系,难以信任他人,甚至会将童年时受到的打击以某种形式继续反馈给身边的人。

奥利弗医生在《天生非此》中列举了这样一些数据:

1.与童年时没有受过虐待的人相比,受虐者大脑中某一重要部分的容量要小5%~16%,皮质醇的调节也会出问题;

2.80%患有抑郁症的病人,都有过至少一种负面的童年经历,这种经历越多,患病概率越大;

3.有5种及以上负面童年经历的人,比起那些没有任何负面经历的人,患精神病(自我精神崩溃)的概率高出193倍。

成年人内向、胆小、不敢社交:毁在童年!

成年人内向、胆小、不敢社交:毁在童年!

如何克服童年的心结?

天下没有完美的父母,每个孩子长大后,或多或少都会留下一些心结。

值得强调的是,这些心结的产生,并不意味着父母做错了什么。

世界上很多事都不是非黑即白的,勉强要争个对与错出来,往往并没有意义。

今年年初,北京大学学生王猛发表了一封万字长文,历数自己父母的种种不是。此事引起了媒体关注。

媒体发现,12年前,王猛便不再回家过春节;6年前,他拉黑了父母所有的联系方式。

但面对媒体,王猛父母却表示,搞不懂儿子为何会远离,为何不能“举重若轻”,为何老是揪着过去不放。

坦白地说,王猛的情绪我很能理解,因为我的童年并不比他好上多少。

王猛对父母发出这种檄文式的批判,潜意识里其实还是在乎父母的。他希望能同父母和解,让父母意识到过去的错误。

但平心而论,这种举动意义不大。人都倾向于逃避责任,美化自己的行为,通俗点说就叫自己连自己也骗了。

成年人内向、胆小、不敢社交:毁在童年!

关于这一点,无论父母子女都免不了俗。时过境迁,谁又能真正还原当初的细节呢?即使一模一样还原了,又能怎样呢?

最好的方式,是直面过去。想要达到内心的平静,并不是非得需要父母向自己认错不可。最关键的,还是要完成与自己的和解。

奥利弗在《天生非此》中给出了如下3种方式,让你学会自己解开自己内心的结。

1.找出自己家族的代际模式

对自己的家族史进行一番考据,比如说,了解一下父母10岁左右时的情况,他们是如何被照料的,身处何种困境?这很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发现。

当然,随着时间的流逝,信件、照片等书面资料可能所剩无几。因此不得不求助于历史的见证者本人。

但每个人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时,都会不自觉地倾向于美化自己过去的经历,很难做到绝对坦诚。这一点,即便是父母辈对子女也无法免俗。

但通常情况下,父母对朋友讲述过去时,比对孩子要更诚实。这些知晓内情的长辈们是信息的富矿。

子女在考据家族史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现父母在童年时也受过和自己同样的创伤。

这会让人产生一种共情,明白有些事不过是一种宿命式的无奈,最终完成对父母的谅解。

成年人内向、胆小、不敢社交:毁在童年!

2.梳理自己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

奥利弗认为,家庭只不过是一部真人扮演的连续剧,每一个人在剧本中都有自己的角色。

这个方法适用于那些有兄弟姐妹的家庭。

因为孩子多,父母往往会根据一些片段给孩子贴上刻板印象。比如说,长子认真负责;次子乖巧但有些笨;老幺聪明却有些懒。

神奇之处在于,无论孩子成年后是否做出了改变,家庭依然会继续将这种刻板印象强加到孩子身上,这大约算是一种惯性了。

因此,不妨强迫自己故意扮演一下完全相反的角色,看看父母兄弟的反应会如何。

这种探索,是寻找全新自我的一种有效方式。

成年人内向、胆小、不敢社交:毁在童年!

3.通过自我决定,避免自我丧失

这句话听起来可能有些拗口。其实内核很简单:分清楚哪些事是自己想要做的,哪些事是为了取悦他人而做的。

一些父母不够尊重孩子的自主性,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给予了很大压力。

尽管他们口口声声说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但实质上是在利用孩子在完成自己未竟的理想。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其实并不快乐。尽管在极大的压力之下,他们可能会精通一门技能,却是以牺牲了很大快乐、丧失了一部分人格作为代价的。

成年人内向、胆小、不敢社交:毁在童年!

这种情况并不鲜见。比如,高考结束后填报志愿时,很多学生都会一股脑地填报金融、会计、土木工程等专业。

但被问及为什么要选这些专业时,得到的答复往往跟工资高、好就业脱不开关系,很少有“我喜欢”这一说。

其实,这大多是父母影响的结果。尽管父母并不见得会直接逼孩子去做什么,但往往会施加一些潜在压力。孩子潜意识里为了讨好父母,自然会做出违心的选择。

学会向内发掘自我,做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决定。只有这样,才不会后悔。

成年人内向、胆小、不敢社交:毁在童年!

✎✎✎

奥利弗的《天生非此》,不同于那些为了贩卖观点而大放厥词的鸡汤书,它引用了很多严谨的学术资料,提出的理论都有章可循。

如今,成年人的精神状态已经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焦点。

媒体上,程序员跳楼、创业者自杀等新闻屡见不鲜,这本书恰恰是为了解决一个问题:

我们能否通过回溯童年的经历,来找到决定我们目前的精神状况、行为模式的那把钥匙。

当今社会,定义一个人的价值看似很简单:有几套房?月薪多少?结婚了吗?

但这个人活得幸福与否,事实上没有人关心。

我们往往觉得,只有物质才是要紧事,心灵的感受并不重要。这种态度阻隔了很多有效的交流。

《天生非此》提供了一把钥匙,能够让你以一个恰当的姿态,重新审视童年,找到自己行为模式背后的成因。

成年人内向、胆小、不敢社交:毁在童年!

请不要忘记:人生苦短,活着是为了幸福地过完这一生。

个人是社会的细胞,而家庭是社会的组织,是构成社会的重要单元。

我特别认同书里的一个观点:

基因无法解释为何富人会富有,穷人会贫穷。如果穷人家的孩子受到正确的父母养育并得到社会的支持,那么他们也能够如同富人家的孩子那样,在学校和社会都表现出色。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阶层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分化,但人与人之间并非只是零和竞争的关系。

基因不决定一切,我们不是天生就和父母有一样的命运。

家庭、成长环境才是影响我们一生的重要因素。

只要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感受到爱和温暖,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做出一番事业的优秀人才。

愿你爱自己、爱孩子、爱家庭,也爱他人。

成年人内向、胆小、不敢社交:毁在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