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再度开放,中国经济将又迎“申江传奇”?

黄浦江的潮水日夜奔流,滋养着两岸的阿拉们,也为这个伟大的城市带来新的馈赠——是的,很少有人知道,寸土寸金的上海其实在不断长大——经年累月,长江带来的泥沙淤积沉淀,滩涂也在不断增多。

自1949 年建国后,上海通过滩涂围垦新增土地一千多平方公里。这来自大自然的恩泽,让上海更具发展潜力,也让申城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和期盼。

上海的再度开放,中国经济将又迎“申江传奇”?

开发前的上海浦东

01、上海正在迎来浦东开放后的第二次跃升?

进入2018的年末,改变上海面貌的无疑是11月5日召开的第一届中国进口博览会。大街小巷都增添了一种节日的气氛,当然,随之而来的也有相应的社会成本付出:地铁里,人流更为拥挤,安检也更加细致严格。

尽管不乏些许的抱怨,但人们依然秩序井然。毕竟,此次“进博会”在上海的盛大召开,对上海乃整个中国来说,其深远意义绝不亚于世博会,甚至会比后者的影响更广泛。

首届中国进口博览会开幕当天,传出重大的利好。习主席宣布:“将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此言一出,立刻引发中国金融之都的波澜。

新华社在随后刊发的一篇评论文章中称: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央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我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一个重大举措,明确释放了反对保护主义、建设和维护开放型世界经济的积极信号。此话深具内涵,在国内外复杂的环境变化中,意义多重。

消息一出,A股市场的一二级市场参与者(包括投资者、各创投公司、想上市的老板们、投行等中介机构、媒体自媒体)都躁动起来了。虽然目前,证监会和交易所的相关配套文件都还在酝酿之中,但各种猜测和段子已经是漫天飞,大家的评论是积极和兴奋的。甚至有公众媒体,把三年前上交所拟推出的上海股交中心拟配套推科创板的文章又翻出来,发了一遍。

持续太久的熊市让人们期待着利好消息。事实上,金融行业的这一次重大机遇,不亚于当年浦东开发的力度,某种程度上,这可以看做是上海的又一次重大机遇。

短期来看,科创板会针对A股的盘子造成一定的分流,尤其是会对新三板和创业板有一定影响。但从创投市场角度看,这绝对是好事。事实上,一旦科创板最终成型,必然会形成“北京新三板,深圳创业板,上海科创板”的崭新局面。

上海的再度开放,中国经济将又迎“申江传奇”?

02、上海广州双城联动,“进博”“广交”南北呼应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宏观调控需要的是全局观甚至是惊人的技巧——耐人寻味的是,进博会开幕前一天,恰逢第124届广交会闭幕。时间衔接得如此紧密,这两个国家级展会的“你方唱罢我登场”有着用心的考虑,和刻意的安排。

众所周知,广交会这个IP早已蜚声世界,此番“进博会”紧密衔接“广交会”,一方面有利于进博会的推广,不需要多费唇舌,外商很容易就能理解和接受。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方便外国商人的出行,开完广交会马上去上海,至少省了两张国际机票。

创办于1957年的广交会,原名“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从名字就能看出其功能主要聚焦在“出口”,直到2007年,才新增了进口业务,并正式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建国以来,广交会作为中国贸易的一个重要的窗口和出口,试水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也为后来中国制造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

从1978年进出口总额只有206亿美元,到2013年达到4.16万亿美元,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广交会也从最初的单向出口交易平台到进出口双向平台,从“走出去”到“引进来”,从“卖全球”到“买全球”,被称为中国对外贸易“晴雨表”和“风向标”。

而进博会选择在上海,并且“以后要年年召开”有其国家布局的长远安排。对于集中了全国最多、质量最优、活力最充沛的长三角地区而言,“进博会”品牌的树立,为该地区乃至全国的经贸布局落下了重要的一子。可以说,从广交会到进博会,从侧重出口到注重进口,两个国际性展会完成了一次黄金交接,并再次见证中国外贸的跨越式发展。

上海的再度开放,中国经济将又迎“申江传奇”?

03、阿拉们会做到创新与传统“通吃”吗?

如同上海每天都在向西太平洋拓展出几厘米土地一样,上海这座城从未在“老底子”上止步。

打开中国地图,你会发现北京的地理位置太靠北,其地理位置更是处在了人口稠密区的边缘——再往北走,就是地广人稀的内蒙古和冰天雪地的东北地区——这就意味着北京的经济发展要频繁的向南和向西交流;而上海地处中国人口最稠密的江南地区,从这里出发去广东和一些中西部省份都更快捷、更经济。这就是上海未来发展的区位优势。

作为中国经济最大的生产者,上海的GDP、财政收入、资金总量均居全国第一,没有哪个城市可以撼动这个地位;同时,上海也是中国经济最大的连接者,上海拥有全国最大的港口、最大的机场、最大的证券交易所、最大的黄金交易所、最大的期货交易所,这些基础设施都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连接器。

新的竞争环境下,上海一直在调整自己的定位和游戏规则:你们赚钱,我帮你理财;你们打天下,我帮你治天下;你们唱戏,我帮你搭台;你们天马行空,我帮你KPI;英雄主义留给你们,岁月静好在我这里。

上海人不仅细致认真、精益求精,而且尊重科学、尊重规则。同时,上海这座城市有厚重的契约精神,尊重制度与合约,这是商业文明高度发达而衍生出的城市传统。

作为一个拥有2400万常住人口的城市,上海的新移民的数量超过千万,居中国首位。上海的市场经济体系还不够彻底,这里一度是国资与外资的大本营,民营企业与创业公司在这里水土不服。上海要打造科创中心,除了要吸引腾讯这样的巨头,也要构建一种培育小创业公司的土壤。

上海的再度开放,中国经济将又迎“申江传奇”?

马云在进博会

04、讲大局、守规矩的上海其实胃口很大

改开的前40年,人们在竭力打拼,挣下一份好生活;但改开后的40年,在改革红利、人口红利等优势逐渐减弱的大环境下,中国将延续何种发展模式?这成为了困扰从政府到学界,并关乎每一个公民未来的重要问题。

从自主创新到引进外资,上海是个讲“大局”的城市。早在2008年上海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总结出的第一条经验就是“坚持服从、服务国家战略,自觉把上海发展放在全国发展的大环境中来思考和谋划”。

历史上十里洋场就曾被称为“冒险家乐园”。“冒险家”,就意味着敢创新、敢行动。无论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衣食住行,上海都是开中国的风气之先。近几年,上海更是对标卓越全球城市目标,把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提升为发展新战略,努力建设作为“中国服务窗口”、“全球制造高地”、“世界购物天堂”、“东方文化圣城”的“新上海”,为上海改革开放再出发,寻找到新的发展对标。

上海无疑是中国城市的优等生。多年前,坊间曾经流传一句生动的评语:文科生去北京,理科生去上海,工科生到广东。但现在,这样的情况已经完全改观了。除了全国最大的海陆空综合枢纽,最大的证券交易所,上海还云集了众多的大学和教育机构。资金流与人才流构建起长三角大城市群的基础,但是上海并未满足。

上海的再度开放,中国经济将又迎“申江传奇”?

05、政策引导巨头落沪,特斯拉的例子很说明问题

上海吸纳优质产业技术和外部资本的渴望,从特斯拉的案例上可见一斑。

在2014年时,特斯拉有意愿落户浦东金桥。当时,特斯拉提出两个条件:独资,且登记产品类型为“电子消费类产品”而非“汽车产品”。

但是长期以来,中国相关政策的规定,外国汽车企业在中国落地生产需要和本地企业建立合资公司,并且中方所占股比不能低于50%。合资,意味着特斯拉将分享部分技术与大部分利润,这是阻碍坚持独资办厂的特斯拉落地中国的最大原因。随后,上海市与特斯拉展开了长达四年的艰苦谈判。

2018年4月17日,国家发改委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汽车行业将逐步全部取消外资股比限制。虽然长期以来放开市场是大趋势,但这一政策也被解读为“给特斯拉开绿灯”。努力终于取得了成果,特斯拉随后高调宣布了在上海建立超级工厂的计划。

上海的再度开放,中国经济将又迎“申江传奇”?

06、品牌效应和虹吸效应始终在持续

虹吸效应始终在持续。

2018年8月16日,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与上海市政府达成三方战略合作协议;

8月20日,腾讯公司和上海市政府签署深化合作框架协议,腾讯华东总部将落地上海徐汇滨江,共同促进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上海成为继腾讯深圳总部之后拥有七大事业群加控股公司的全业务覆盖区域;

9月17日到19日,被誉为“人工智能奥林匹克盛会”的首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召开,马化腾、马云、李彦宏等IT大佬齐聚上海,上海宣布将打造全球人工智能的上海高地。

上海的再度开放,中国经济将又迎“申江传奇”?

另一个吸金的首善之区是自贸区。五年来,上海自贸试验区吸引了大量外资进入了原来受限制的领域。截至2018年6月底,上海自贸试验区新设外资企业超过1万多户,占比从自贸试验区挂牌初期的5%上升到20%左右,累计实到外资230亿美元,其中2017年全年实到外资70.15亿美元,同比增长13.5%。

此次在进博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主旨演讲时表示,将增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新片区,鼓励和支持上海在推进投资和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方面大胆创新探索,为全国积累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传奇还在继续,历史似乎总是青睐这座伟大的城市。1921年,13个年轻人走进浦西法租界的一条小马路,在这里召开了中国一大的会议。短短28年后的1949年,中国共产党翻天覆地,缔造了新中国。

传奇始终在继续。1990年,浦东这片荒寂近百年的乡野,转眼之间就诞生了一座现代化新城,不断刷新中国“新高度”。同样是短短28年,从一穷二白,到2018年云集陆家嘴的全球资产最密集的地区,这样的申江传奇每天都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