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砸”的B站卫星:一场没有”输家”的失败

上周的酒泉,国产快舟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执行任务,但作为主角的火箭,却被“搭车”的“客人”——一枚B站卫星抢了风头。

结果我们都知道了。快舟十一号运载火箭未能成功入轨,升空后,火箭飞行出现异常,任务失利。

B 站的卫星未能如愿“上天”,但这并不妨碍“小破站”成为太空营销中的新赢家。

发射失利,营销胜利

在 B 站之前,互联网公司涉足太空,“搭车”发卫星的事件,已经不胜枚举。比较著名的就有 Facebook 的通讯卫星,2016 年它在 SpaceX “猎鹰 9 号”事故中“一炸成名”,让小札的 2 亿美元瞬间化为灰烬。

当时的评论中,许多人惊叹于 Facebook “改变世界的勇气”,而发射失败,也让众多媒体表态“深感遗憾”。

但为什么到了 B 站这里,发卫星就失去了“情怀”,变成一场只剩烧钱的营销?

先说结论,B 站不冤。B 站的“卫星秀”发端于今年儿童节,“六一”当天,B 站宣布,要把一颗多功能遥感视频卫星作为“六一神秘礼物”送给用户,并将它冠名“哔哩哔哩视频卫星”。

无论从哪个维度看,这都是一颗由 B 站主导定制、专门服务于 B 站的卫星。

但现实却没有理想那般“丰满”。

B 站的火箭是向长光卫星订购的。买卫星这件事本无可厚非,随着商业航天的发展,整个行业的分工向精细化方向发展,甲方只管提需求,之后制造、发射环节都由不同公司承担。比如 Facebook 那枚炸掉的通讯卫星,使用的是以色列航空工业公司制造的 Amos-6 卫星,由 SpaceX 发射。

但仔细研究 B 站的卫星功能就会发现,这颗卫星既非 B 站定制,也不独属 B 站。

还记得今年愚人节,薇娅在直播间 4000 万卖出的“快舟火箭发射服务”吗?当时的成交顾客就是这家“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

这颗所谓的“B 站卫星”,是“吉林一号”星座 16 颗组网卫星中的一颗。而“吉林一号”就是长光卫星的核心项目,此前已发射 14 颗,其功能主要是“测绘、资源监测、应急响应”等。

也就是说,B 站只买了这颗卫星的“冠名权”和部分数据使用权。至于卫星本身,不管 B 站掏没掏钱,它都是要发射的。说白了,B 站的卫星,本质上,与品牌冠名综艺节目、粉丝给明星“买”小行星的逻辑并无二致。

B 站没有公布“买卫星”的费用,不过从结果看,B 站目前两大诉求都已达成。一方面,登上热搜榜,再度“破圈”;另一方面,UP 主们围绕火箭发射产出大量科普向视频,也和其“知识转型战略”合拍。

虽然火箭发射失败了,但 B 站的营销亏不了。

商业航天,更需要商业的玩法

事实上,在国内,B 站也不是第一个玩“卫星冠名营销”的公司。

2018 年双十一期间,阿里巴巴发射了“天猫国际号”通讯卫星,并借此策划了一场“卫星表白”营销活动,向全球用户出售“宇宙表白权”。天猫这颗卫星隶属于一个叫做“瓢虫系列”的物联网星座,同属于这个星座的其他卫星,也都由商业公司冠名,例如“华米星”、“猫王收音机星”等等。

过去十年间,随着商业卫星导航、卫星互联网等项目的发展,全球小卫星发射需求显著扩张,根据欧洲咨询公司的数据,未来 10 年小卫星市场总价值可达 301 亿美元,作为对比,过去 10 年仅为 89 亿美元。这个市场中,长期以来,需求都远大于供应。

而作为这种供需关系催生出的新模式,一家公司想要在商业航天领域占得一席之地,就要具备定制化、高频率、低成本、快响应发射的能力。

就像 Space X 此前的 Smallsat Rideshare “共享火箭”计划,它完全面向客户定制。只要卫星公司有需求,提前预约后,SpaceX 随时可以安排发射,保证你的卫星按时上天。甚至通过一个预约网页,SpaceX 让客户可以像叫网约车一样,预约到一次火箭发射——选好出发时间、想乘坐的车型(用什么型号的火箭发射)、目的地(哪个轨道),付了车费,随时有车辆上门。

除SpaceX外,近几年来,很多公司加紧争夺这个蛋糕。

比如总部也在加州的 Rocket Lab,专注于微小型卫星的发射,也采用“拼车”模式,最多可发射一箭六星,拿下过 NASA、澳大利亚皇家空军等机构的订单,是 SpaceX 在该领域的最强对手。除此之外,上百家形形色色的商业航空创业公司的实力也不容小觑。

“快舟系列”就是弥补我国该领域空白的尝试。

该火箭由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研发,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低成本、高可靠性、高入轨精度”的商用航天发射服务。目前在役的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已经成功执行了 8 次发射任务,成功率 100%,是中国航天发射最快记录保持者。

根据公开资料中显示的数据,升级后的快舟十一号,它的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 1.5 吨,每公斤的发射费用控制在 1 万美元以内。

但对比 SpaceX,快舟十一号还存在明显差距。在载荷重量上,大约只能对标 15 年前“猎鹰 1 号”的数据水平,与现在使用最多的“猎鹰 9 号”差距悬殊——猎鹰 9 号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为 22.8 吨,成本约 5000 美元/公斤。

虽然首飞失利,但快舟系列商业航天的探索仍在继续,从 B 站的口径中可得知,此次“发射计划不会停止”。

在太空竞赛 2.0 的时代里,商业利益、产业布局的考量已取代民族荣誉之争,成为驱动航天技术发展的主要引擎。

过去几年间,我国也一直在努力吸纳民间资本进入航天领域,而作为“生意”的航天,也必然要找到更多玩法,来吸引资本和舆论的关注。

从这个角度看,接地气、娱乐化、双赢的“太空营销”,正是中国商用航天继续升级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这场失败的发射里,没有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