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学院派在当下存在的意义

自前几年开始,中国电影还需不需要学院派的问题就已经引起了争议。近来因为毕业论文的难产,与朋友时常聊起翟天临。不得不说翟天临的学术不端事件给电影学院带来了很恶劣的影响,同时也加深了人们对于电影学院派的质疑。

比起普通吃瓜群众,对于电影学院派的质疑可能更多地来自于行内人。之前曾看过报道说,某香港导演北上拍戏,对北电毕业生有诸多诟病,认为他们架子大但事实上实践经验不足。在电影市场化的当下,电影学院的学生已经没有了第五代电影人所处的1980年代的国营制片厂的庇护,在许多层面上,北电毕业更多地成为了一种光环和烙印,而非实实在在的行业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电影学院派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什么是电影学院派

在中国,电影的学院派基本上特指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学生以及与之相关的一些电影人。电影学院派这一概念,是中国电影市场化后才出现的。在此之前,我们国家采取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生产的影片都是从国营电影制片厂出来的,并不存在非国营资本投资的商业电影,而这些制片厂的影片制作者基本都来源于当时唯一的国家电影专业院校 —— 北京电影学院。

电影学院派在当下存在的意义

市场经济发展起来之后,商业电影出现,同样的也出现了非电影学院毕业的电影从业者,最为典型的就是王朔和冯小刚,正是在这一时期,为区分非电影学院毕业的从业者,中国的电影学院派这一概念被创造了出来。

与美国的电影学院派不同,他们的学院派如南加大、纽大等等都是在好莱坞庞大的产业体系下成长起来的,美国电影学院派的根在好莱坞电影产业,而中国电影的学院派其实来源于前苏联帮助下建立起来的国营电影制片厂体制。

市场经济下的商业电影兴起后,国营电影制片厂开始没落,从这个意义上讲,当有“学院派”这个概念出现的时候,学院派其实就已经被釜底抽薪,失去了其初衷存在的意义了。

学院派的意义在“传承”

当下的中国电影为什么还需要学院派?

这应该是一个每个电影学院人都思考过的问题。这拷问的是电影学院派存在的意义,也在追问学院派的出路。这个时候,很多人就会抬出从第四代电影人开始学院派漫长的历史,想以此来反证学院派的意义。

电影学院派在当下存在的意义

然而,这样思考这个问题其实是偷换概念了。用挂在墙上的照片和奖杯证明当下人的价值,是最无力也是最心虚的,因为这根本就是个伪命题。

那么,回归到讨论的根源:学院派。

无论在哪个艺术领域,学院派存在的意义其实都是因为两个字:传统。每一种艺术,即使是当代艺术,都需要有传统的沉淀。这种传统并不是名人照片,也不是奖杯,而是一种思想和思维的传承,让人产生荣誉和对这门艺术的崇高感。

当下的中国电影,商业条件一应俱全,但仍缺乏影片佳作,根源来说的确是因为学院派的式微。而这种式微并不是学院派数量上的缺乏,是因为许多学院派的人都不再信仰电影艺术的荣誉和崇高。

我的一位电影学院毕业的朋友,每次拍戏都喜欢找中戏的演员,为此经常被周围的人吐槽,但他认为有戏剧功底的电影演员比单纯学电影的电影演员多一层领悟。这层“领悟”在我看来就是传统。

当然,这也是由电影和戏剧的不同特性所决定的。电影表演只是电影制作诸多元素之一,电影制作的元素还有摄影、声音、美术、剪辑等等,每一个元素都是必要的,元素之间的分量很平衡。

戏剧就不一样了,因为其特殊的临场性,表演占据了决定性作用。当没有技术可以依赖的时候,表演成为戏剧唯一可以依赖的。戏剧表演必须更细腻、更丰满、更夸张也更感性,这些比电影表演更需要天赋和积累。这种差异导致了戏剧人比电影人更在意传承和传统。

传承的必要性

这种被电影人忽视的传承和传统,真的有必要存在吗?

答案当然是必要的。

电影技术某种程度上弥补了电影表演在情感表达上的不足,这是电影技术的初 衷,但当电影技术发展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多的创作被技术代替,仅存的那点情 感表达的火花就显得弥足珍贵了。机器为代替手工活而产生,但在机械复制的产 品普及后,稀缺的手工活又被重新确定意义。

越是商业的电影,越需要那一点艺术的表达;越是电影技术发展,非技术的情感就越重要。因此,越是向前越是不能遗忘传统,这兴许是中国电影需要学院派的最重要的意义。

电影学院派在当下存在的意义

只会用机器的是技师,技师和艺术家的差距就在那点情感表达。

这种情感表达感性地理解起来就是,技师只知道他镜头里的是特写的眼睛,而艺术家知道那是一个回眸,贯穿了过去、现在和未来。其中的不同不可名状,却充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