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从小父亲情绪极端的女孩,后来怎样了?

我今年34岁,看着两岁的孩子有时被我控制不住的吼叫吓得惊恐大哭,开始慢慢反思,回忆起前些年原生家庭特别是父亲对我的影响,想现身说法,说说一个从小有个情绪极端、变化无常的父亲的女孩,后来怎样了?

父亲1956年出生在北方一个偏远贫困的农村,从小干农活,高考恢复后上学并落户城市。他的性格特别简单粗暴,但又不是一直暴怒急躁,最大的特点是忽冷忽热——高兴时谈笑风生亲切慈爱,生气时暴跳如雷动手打人,并且切换很快。

小时候我只要做错一点事,得到的轻则是训斥:“哎呀!怎么这点事都干不好?”通常是讥讽嘲笑:

你怎么这么笨?我看见你就气不打一处来!你这辈子什么也干不了!

如果我反驳了,得到的必是辱骂和殴打:

你还敢顶嘴?看你那副活不起的熊样!看我不打死你!你死了得了!

然后会用手、小木棍甚至笤帚打我。

父亲的暴怒来得快去得也快,他的气出了就去看电视、打麻将或呼呼大睡了。而记忆中小小的我就把自己反锁在屋里哭,心里比身上更疼。

我至今记得那个不足十岁的孩子用稚嫩的笔触写下:“我再也不和爸爸好了!”虽然高中后爸爸很少打我了,大学后几乎不再打我,但对这种语言和肢体暴力的恐惧一直没散去,每次压力大我就梦到爸爸边咒骂边打我,每次这样的梦我都是惊叫着哭醒的。甚至到三十多岁还会梦到父亲打我,不知这辈子这阴影能否散去了。

那个从小父亲情绪极端的女孩,后来怎样了?

如果说父亲一直这么冷酷暴力,那我对他的感情可能就简单了,也许只是恨、冷漠、疏离。可父亲是阴晴不定的,此时艳阳高照,下一分钟就会雷电交加。

他有时会瞪大眼睛、面目狰狞地吼我去死,像诅咒仇人一样恶毒;有时又会抱着我亲亲,说我是他的心肝宝贝,这辈子最爱我了。这让我对他的感情很复杂,又爱又怕,很想全心全意地爱他,出于女儿对父亲的本能那样爱他,然而始终有有层隔阂。直到19岁我被确诊为中重度抑郁症,连续服药至今15年了,我开始反思我现在的性格特点与父亲的关系。

一、讨好型人格与内心疏离

因为从小必须谨言慎行才能安然无事,我渐渐学会了察言观色,对他人的情绪变化捕捉的特别准,也会不知不觉中违背自己的意愿去迎合他人,尤其是不敢说不,生怕让对方不高兴。然而我并不像表面上那么温柔随和,内心里我对他人是很疏离的,我从不相信谁会真正爱我,因为我的父亲我都不确定他爱我。我没几个朋友更没什么知己,非常羡慕那些交友不费力的人,因为我孤独得可怕。不是没想过好好交友,可是我仿佛已经不具备建立一段长久、深入的亲密关系的能力。

我喜欢接近人群,这让我觉得温暖安全,但我不愿真正走进别人的生命和内心,害怕维持亲近的关系——我觉得我没那个能力。

那个从小父亲情绪极端的女孩,后来怎样了?

二、极端的思想和行为

也许是受父亲情绪大起大落、丝毫不会控制的影响,自从得了抑郁症,我的情绪也常常起落不定,思想行为都很极端。一切顺利时觉得世界很美好,生命值得珍惜;稍有打击就觉得生活一片黑暗,好不值得留恋,我甚至实施过几次自杀。

三、不自信、易崩溃、心理弹性差

因为生命中第一个男性、成长中最重要的异性——父亲,对我极少赞美反而诸多讽刺打击,导致我从小就自卑,于是非常努力,然而努力又没得到想要的结果时,又非常溃败甚至崩溃。我从小好好学习当各种干部拿奖,就是为了获得父亲的赞许,因此压力一直很大。

记得高中一次期中考试,因为从上次的第一名降到了第二名,我想到爸爸看到成绩排名单不会为我骄傲了,不会夸我了,顿时觉得自己“太没用了”,哭得不能自已,甚至压力大到不想读书想退学。高三时更是崩溃得常常想逃学、自杀以释放压力,心理弹性极差。包括到现在遇到同样的事情,抗打击能力和恢复能力也远远低于正常人。

那个从小父亲情绪极端的女孩,后来怎样了?

四、极度缺乏安全感、亲密关系经营能力几乎为0

小时候每次惹父亲不高兴,他都会说:“你滚!再也别回来!我不要你了!”稍微大一点,他生气时会直接把我扔在外面走掉,虽然后来知道他没有真的走,但这种被抛弃的恐惧感已经深入骨髓了。从小学时我就经常做梦,与父母或某个好友边说边笑一起走,突然天黑了,或是来了台风海啸,他们突然不见了,任我怎么呼喊,仍然只有我一个人面对黑暗与灾害……

在恋爱中我非常没安全感,只要对方语气稍微不热情、几小时没联系我,我就如坠深渊,觉得对方一定是不爱我了。遇到吵架冷战,我如同被抛弃一样恐惧,根本不给自己和对方喘息和平静的时间,不停找对方谈,立即谈,哪怕只会加剧分手,也受不了被抛弃的恐惧中被折磨。

每次分手我都觉得如同遭遇灭顶之灾,如同一个婴儿被抛弃在冬天的荒野里,那么绝望无助。于是疯狂找对方寻求复合,低自尊甚至无自尊,或是做出一些极端举动,这当然只会导致更多次和更坚决的分手。于是在亲密关系中,我越发没安全感,如此恶性循环,这个诅咒般的怪圈,我到现在都没能逃出来。

这几年慢慢意识到这些问题,也想修复自己的心。可终究效果有限。也许在成长序列中,某处缺失了、被破坏了,后面需要极大的努力和强大的智慧才能修补好吧。后来看到儿童心理学家胡萍说,

从小缺乏爱与肯定的孩子,要花费生命中大量精力补上这一课,甚至终其一生都在寻找着最初的来自父母处的缺失。

看到这段,醍醐灌顶,潸然泪下。

那个从小父亲情绪极端的女孩,后来怎样了?

说些这不是为了怪罪父亲,他是爱我的,这点我可以确定。其实父亲对我付出了很多金钱和精力,大小事情他没少做,可是我印象中的他还是辱骂讽刺的场面居多。也许人类的基因决定了记忆更容易记着痛苦的部分吧,这样可以提高警觉性,有利于生存下来。可是这对我来说他痛苦了,我宁愿记住的都是父亲的慈爱笑脸。

在此我想真诚地恳求天下父母一句:您随口而出的话,也许你只是为了出气而说,但对孩子来说可能就是一把刀。次数多了,无异于凌迟!相信所有父母都是爱孩子的,那这种心理极刑,就从我们这代停止,希望这种杀人不见血的酷刑,永远不要代际传播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