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公主:格局大的女人,荆棘丛中也能开出花来

时光流转,历史的车轮回旋至1300多年前,任谁也想不到,青灯纱珑下,一介弱女子竟能凭一己之力延续百年太平,传承千年文化,开创民族融合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汉藏和平佳话。

卡耐基说:“勇气是衡量灵魂大小的标准。”

文成公主无疑就是那个拥有大灵魂的小女子,她超凡的气度与胸襟,绝非一般女子所能比拟。

这个深明大义的奇女子,将40年青春埋葬在苍茫的雪域高原,用自己的格局与勇气谱写出一曲大唐史诗,成为一介和平使者,也成就了自己英勇悲壮的一生。

文成公主:格局大的女人,荆棘丛中也能开出花来

有分寸懂轻重:毅然踏上和亲路

世人皆晓文成史,少有人知雪雁名。

文成公主原名李雪雁,生于公元625年,为任城江夏郡王李道宗之女,是贞观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的侄女。

她生得聪慧美丽,自幼受饱读诗书,知书达理,笃信佛教,不仅琴棋书画、描红绣花、骑马射箭样样精通,还会参佛问医、看相卜卦。

在她还未成年时,吐蕃族杰出领袖松赞干布已在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他足智多谋,骁勇善战,先后征服许多部落,建立起强大的奴隶制政权,成为青藏高原各部落的霸主。

文成公主:格局大的女人,荆棘丛中也能开出花来

公元634年,松赞干布派使者到长安请婚,希望与大唐和亲。此时的唐太宗压根看不上这个蛮夷国家,更别说和亲了。

被拒后的松赞干布十分不甘心,出兵痛打大唐属国吐谷浑,骚扰大唐边境,甚至扬言不送出公主就要进攻内地,强娶公主。

638年,松赞干布直接攻下了松洲,唐对吐蕃族的看法由此大为改观。

640年,松赞干布再次派使者前往长安,以议和为条件要求和亲。唐太宗只好顺势应下这门亲事。

虽说一女可抵十万兵马,可若人选有误,将有重燃战火的可能。

但那吐蕃地处高原,冰雪苦寒,非一般人所能承受。传说汉地的鸟儿飞到那里,走到半山腰就折断了翅膀。

能够担当和亲重任者,必须贤能豁达,站高望远,并拥有远大的抱负和吃苦的毅力。

才貌双全、冰雪聪明的李雪雁,成了最佳人选。

一个15岁的少女,正是天真浪漫、俏皮撒娇的时候,可一道圣旨却彻底改写了她的命运。

她这个临危受命的公主,从未享受过一天公主的待遇,就要远嫁吐蕃。

命运之神似乎总喜欢在人身上拐个弯,和亲吐蕃纵然并非本意,却也无可拒绝。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雪雁深深地明白,身为一个宗室儿女,理应与朝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个人情怀与家国命运,孰轻孰重,她自有分寸。欣然接下圣旨,踏上漫漫和亲路,在令人畏惧的荆棘丛中走出了别样光彩。

她的大义凛然与风骨格局既凸显了巾帼本性,也改写了一段历史。

文成公主:格局大的女人,荆棘丛中也能开出花来

决绝凛然:挥泪斩乡情

“胡加尽残阳,狼烟满边关;挥手别帝都,又是一重天。”

公元641年,文成公主泪别长安,前往吐蕃。

近三千公里路,一百八十多个日夜,文成公主用脚步丈量着每一寸土地。

不知她是否曾担心过自己,到了吐蕃后该怎么生活?

水土不服、高原反应、语言不通、风俗迥异、后宫刁难……进藏后的艰难困苦,难以想象。

回首不见长安,西望满目苍凉。最磨人的当属那份背井离乡、至亲分离的锥心之痛。

文成公主:格局大的女人,荆棘丛中也能开出花来

相传行至赤岭时,身后烟雨迷蒙,前路枯草绵延,完全没了家乡的景象,文成公主心中感念,想起临行前母亲对她说的话:若思念亲人时,可从宝镜里看到长安。

遂拿出宝镜一看,瞬间离愁别绪泪千行。

悲愤间,她将宝镜摔落山崖,扔了宝镜,就不再触景生情。

尽管心中百感交集,肩上使命不能忘。文成公主明白,西出阳关再无故人,从此故乡成远方。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这份对自己的决绝与豪情,最是符合苍茫的雪域高原。

行至青海玛多时,松赞干布亲自前来迎接并行子婿之礼。

就是婚前这一面,让松赞干布对神态端庄、气度文雅的文成颇为满意,回到吐蕃就为她举行了一场隆重的婚礼。

文成虽是松赞干布娶得最迟的一位王妃,可不论美貌、才干、家世都是最令他敬重的。

史书上虽未明确描述松赞干布对文成公主的宠爱,可从她对吐蕃上下的影响就可以看出,他对这位大唐公主的尊重与爱戴。

文成公主:格局大的女人,荆棘丛中也能开出花来

深明大义:终成一代和平使者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女性的柔美往往比利刃更有力量。

在文成公主的影响下,唐蕃间几十年都维持友好邦交关系。边关息战,百业兴旺,人民安居乐业。

除了“和平使者”,文成公主还是一个杰出的女外交家。她的豪华嫁妆和文才武略,都成为青藏高原千百年来的无价瑰宝。

文成公主:格局大的女人,荆棘丛中也能开出花来

她将汉族的碾磨、纺织、陶器、造纸、酿酒等工艺陆续传到吐蕃;为吐蕃带去许多诗文、农书、佛经、史书、医典、历法等典籍,有力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发展。

她设计、协助建造大昭寺和小昭寺,带来的金质释迦佛像,为藏族重新带来了信仰,至今仍为藏族人民所崇拜。

她带去的各种植物种子,丰富了藏民的食物品种;她带去的乐师,丰富了藏民的文化生活水平。

在她的主张下,吐蕃还一改旧历,开始推行夏历制;创造30个藏文字母和拼音造句文法,结束无文字的历史。

松赞干布还听从她的建议,废除了用矿物赭石涂脸的陋习,并派人到长安留学,学习汉族优秀文化和先进生产技术。

在致力于唐蕃交流的同时,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齐心协力,革除陋习,发展经济,将吐蕃推向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繁荣。

650年,年仅33岁的松赞干布病逝,唐高宗降旨令寡居的文成公主返回长安,安享晚年。

孑然一身、了无牵挂的她本可回乡享受富贵荣华。

出人意料的是,她竟主动选择留在吐蕃,守着松赞干布的陵墓,度过余生。

“既然我为唐蕃和好而走上这条路,那我就要为这条路而继续走下去。”

梦里的家乡,既然再也回不去,那么,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份深情和大义,令人动容。

文成公主:格局大的女人,荆棘丛中也能开出花来

格局大的女人拥有改写命运的资本

公元680年,文成公主病逝,享年55岁,吐蕃对她进行了厚葬。

至今,布达拉宫还保留着她和松赞干布的塑像及结婚时的洞房遗址,特为她修建的文成公主庙,被称为“洞天福地”,香火不断。

民间广泛流传着她的颂歌,尊称她为“智慧如大海、心胸如蓝天、仁慈善良的东方白度母”。

“天空最亮的星星是太阳,人间最美的宝物是黄金,汉妃大姐的心灵哟,胜过太阳胜过黄金。”

文成公主:格局大的女人,荆棘丛中也能开出花来

文成公主之所以流芳百世,深受藏族同胞爱戴,得益于她广阔的格局。

面对命运逆转的暴击,她抛开一切个人得失,勇担重任,改写家国命运。

身在异乡,她没有顾影自怜、以泪洗面,而是撇开一切小女子情绪,主动融入当地文化习俗,吃牦牛、住毡帐、穿藏服……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情,将自己活成了一株和橡树并排的木棉。

她在遥远的番邦生活了40年,守寡30年,青春韶华尽数埋没在了雪域高原,无尽凄凉无人可诉。

可直到生命最后一刻,她也没敢忘自己的使命,她用自己孤独寂寥的青春,谱写了一曲汉藏民族团结的颂歌。

自从成为公主,她便不再是她自己。

盛大的丰功伟绩背后,是懂轻重、识大体的格局与风骨。

虽免不了遭遇万事不能自主的悲凉,可无惧命运风雪的勇气,令她有了改写人生的资本。

格局大的女人,从不轻易被禁锢。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只要给她一丝微光,她便能用它照亮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