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时花下酒》9:年华似水,莫负好时光

这首诗读起来真美,句句带着劝说的意味,却句句都没有说教的字眼。记得上高中那会儿,很多同学都喜欢借用这首诗中的句子来自勉,或用以激励自己抓住青春年华努力学习,或用以鼓励自己对喜欢的女孩子表白。一首诗,将时光镀上了绚烂的金色,那是比华贵的金缕衣更宝贵的少年时光,花开美好却短暂,劝君莫要辜负了呀!

我很喜欢这首诗读起来的韵律与节奏,回环却不反复,吟哦之间,仿佛走进了一片春色。诗歌作者已不知姓名,只知在中唐时期,这就是一首流行歌曲,被传唱千年直到如今。因为这首诗与杜秋娘的一生息息相关,也有人将作者写成杜秋娘。

杜秋娘是位美丽的江南女子,出生于唐代金陵,在15岁的时候,就被镇海节度使李锜买入府中为歌舞姬。她谱写演唱了一曲《金缕衣》,深得李锜的欣赏,于是被纳为侍妾。到唐宪宗时期,李锜举兵反叛,结果在战乱中被杀,杜秋娘被抓入宫中,再次成为歌舞姬。

作为一个叛军家属去给皇帝表演,杜秋娘倒也不卑不亢,一首《金缕衣》唱下来,深合唐宪宗的心意,很快就得到皇帝的宠爱,封之为“秋妃”。后来,皇帝还常常与她商讨国家大事,恩宠有加,两人度过了十几年的好日子。

哪知命运多舛,唐宪宗忽然死于宫中,唐穆宗继位。不知是不是唐穆宗也喜欢杜秋娘唱的《金缕衣》,不仅没有为难她,还让她负责教养小皇子李凑。杜秋娘倒也随遇而安,从此专心照料小皇子的生活和学习,小皇子李凑也在这首歌曲的陪伴下成长为漳王。

但大唐在宪宗之后就动荡不安,频繁易主,后来,朝政大权落入宦官手中,漳王被贬为庶民,杜秋娘也被赶回了老家。据说,晚唐诗人杜牧路过金陵,看见杜秋娘晚年的境况,感慨不已,作《杜秋娘诗》记录了她传奇的一生。

从杜秋娘的故事再回到这首诗,一种更为强烈的情绪萦绕心头。宫中岁月几十载,富贵荣华如同金缕衣,可这些又怎么比得上青春的可贵?千金散尽,兴许还有回来的一天,但青春逝去,就再也不可能重返少年。

“花开堪折直须折”,在最好的年华,我们可以尽情地施展才华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和抱负,也可以尽情地享受相爱的快乐。美好的一切都是那么短暂,切莫等到“林花谢了春红”,才悔恨时间“太匆匆”。

作家张心远在少年时就非常喜欢后主李煜那首《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取笔名为“恨水”,以自勉。在他的小说《似水流年》中,男主角取名黄惜时,真是意味深长。

这部小说中的黄惜时先是对白行素一见钟情,在北上求学的路途中对之殷勤不已,博得好感。入学不久,他竟又迷恋上交际花米锦华,随手就抛弃了白行素。米锦华贪慕富贵虚荣,为了讨好她,黄惜时重金挥霍父亲的积蓄,天天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最可悲的是,当父亲北上看望他,他却嫌弃父亲土气,在人前不愿承认父子关系。米锦华更是对这个乡下老头毫无礼貌。父亲悲愤交加,黄惜时却不知悔改,最终两人断绝了父子关系,黄惜时也失去了经济支持。

米锦华本就是玩弄感情的高手,发觉没有好处可捞,很快便离开了他。黄惜时从此一步步踏进堕落的深渊,先是逛窑子逛出了梅毒,险些丧命,虽然靠药物控制了病情,却被学校开除了。后来,众叛亲离的他不断典当,直到卖掉最后的棉被,吃了最后一顿大餐。他跑去寺庙出家,哪知出家也是要花钱的。幸亏他还能写一手好字,替茶馆说书人写了封家书后,当地的人都愿意出钱请他写信,他也就靠着这点微薄的收入勉强维生。

偶然一天,白行素来到此地郊游,认出了黄惜时,他羞愧难当,匆匆逃离到远方,成为一名旅行者。他就这么一边教书,一边旅居,走到沈阳时发现米锦华做了军阀姨太,旧日恋人落得如此卑微,他不禁心生怜悯,却差点因此丧命。

在朋友的帮助下逃走后,黄惜时回到家乡,这才得知父亲办了学,对外人只称儿子成为旅行家,从来不曾提及他半点不好。直到此时,他才感到自己年少时的荒唐与可悲。因无颜面对父母,他默默离开了家乡,一路写游记,并不断将稿费寄回老家,成为了真正的旅行家。

回想到诗中,后世的一些解读者将此诗奉为“享乐主义”的经典名言,认为人生苦短,应及时行乐。小说中的黄惜时倒是及时行乐了,却落得个人财两空、一生漂泊的境地。我想,诗中深意在于珍惜,面对青春也好,爱情也好,毫无节制地放纵自我不是珍惜,享受当下拥有的一切才不负韶华。

在《死亡诗社》那部电影中,威尔顿预科学院严格得如同地狱,但基廷老师却改变了常规教学方法,鼓励孩子们用心去感知生命,勇敢接纳真实的自己,大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天赋。这才是拥抱少年好时光的真意呀!

在邂逅爱情时,又何尝不是如此。美好的光阴就如同枝头盛放的花朵,这世上所有的一切都不会停留在原地等着你,若是遇见喜欢的人,那就勇敢地去追求,好好地去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