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战争早期美军的“全甲板攻击”航母战术

太平洋战争早期美军的“全甲板攻击”航母战术

1941 年12 月7 日珍珠港战役中,日本海军航空兵集中6 艘主力舰队航母突袭了驻扎在珍珠港的美国太平洋舰队主力。一番炸弹、鱼雷将美军的战列舰队打进了珍珠港海底的烂泥里,也打残了美、日两军战前关于未来海战的各种设想。美国人不得不硬着头皮让原本作为机动打击力量的快速航母舰队替代战列舰队,承担起海军进攻主力的使命。而将战列舰视为镇国之宝、舍不得轻易使用的日本海军也驱使着他们的航母机动部队去东征西讨。于是,遵循“全甲板攻击”战术理论的美国海军航母部队与秉持“航母集中主义”的日本海军机动部队在大洋上展开了惨烈的对撞。美国海军前二十年对海军航空兵战术的探索将在战场上经受最真实的考验。

其实航空母舰最初并不是用来战斗的,它最主要的任务是侦察以及支援战列舰队。在那个时代,舰载观测机的主要任务是为战列舰上的巨炮提供侦察和校射支援。尤其是校射,是舰载观测机最重要的任务。当时的舰炮其最大射程已经超出目视观察的极限,只有飞机才能飞到舰炮的最大射程处观察弹着点,并通过无线电进行纠偏。当然,敌人的舰载观测机也是要打掉的,但这只是舰载观测机的一项辅助性的任务而已,攻击任务更多地被交给舰载战斗机来执行。舰载战斗机的任务是击落凌空的敌方侦察机和观测机,防止己方战列舰遭到敌方重炮的打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皇家海军已经向全世界展示了飞机上舰的广阔前景。战后,包括美国海军在内的各海军列强都意识到,舰载航空兵已经成了未来海军不可或缺的一员。

太平洋战争早期美军的“全甲板攻击”航母战术

摄于1928 年5 月的“兰利”号照片,其甲板上此时停放了总计34 架飞机,不过此时该舰是无法起降飞机的。

1919 年7 月,美国海军得到拨款,将一艘运煤船“木星”号改造成实验性的航空母舰。这就是美国海军航母帝国的开端——CV-1“兰利”号,之后便有了1927 年服役的两艘“列克星敦”级的大型舰队航母。问题是,光靠侦察和支援队友是出不了头的,何况航空先驱和海军将领们也希望这些“帝国海军的雄鹰”能够拥有尖锐的利爪。于是我们看到,英国皇家海军第一艘航母“暴怒”号在1917 年出动“骆驼”式舰载战斗机时,成功突袭并炸毁了德国的“齐柏林”飞艇基地;而以伴随战列舰队行动为目的的英军第二艘航母“百眼巨人”号就直接搭载有鱼雷攻击机,不过1920 年时的飞机还很弱小,即使付出飞行性能极差的代价,也只能搭载直径为324 毫米的轻型鱼雷。因此,英军对这种舰载鱼雷机的战术定位是:“通过适时的鱼雷攻击,争取打乱敌方战列舰队的阵型”——换言之,想打沉敌方主力舰就不必了。毕竟鱼雷打击的是战舰水线以下的命门,随着航空技术的逐步发展,舰载鱼雷机可搭载的鱼雷威力越来越大,后来成了二战中最具威力的舰载机攻舰武器之一。除了鱼雷,还有炸弹呢?小型炸弹虽然足以重创敌舰的上层建筑,帮助战列舰作战,但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这些水平投放的炸弹几乎不可能击中高速规避机动中的军舰。

转机很快到来——俯冲轰炸机出现了。1917 年,英国人首次在实战中成功使用了“俯冲轰炸”战术。但随着“空军制胜论”的盛行,列强空军(包括美国陆军航空队)越来越关注那些据说能独自打赢整场战争的重型水平轰炸机,“俯冲轰炸”之类的“小把戏”便失了宠。于是,重振“俯冲轰炸”战术的重任便落到了美国海军身上。20 世纪20 年代后期,随着航空母舰和舰载航空兵的兴起,被轰炸军舰难题困扰的美国海军又开始重新审视“俯冲轰炸”这一曾经行之有效的战术。他们把试验地点放在了北岛海军航空站,主角是VF-2 战斗中队的寇蒂斯F6C 战斗机,牵头人是美国海军舰载机部队的创始人、“全甲板攻击”理论的首创者——大名鼎鼎的约瑟夫·梅森·里夫斯上校。

1926 年10 月,初步具备俯冲轰炸能力的VF-2 中队在世人面前小小地露了一次脸:他们从加州的长滩基地起飞,在3647 米的高度上模拟攻击了太平洋舰队的战列舰。F.D. 瓦格纳将军记述了这次演习:这是一场我们闻所未闻的“俯冲轰炸”,战列舰长们对此的反映最有趣……大家都认为这是一种无法抵御的进攻战法。对此,飞行员们的反应则是:前几日的试验证明了这种攻击方式可以为机枪和炸弹的攻击提供无与伦比的准确性。现在大家对此充满了热情,都想尽快让部队训练并掌握这种战法。这种热情很快就让美国海军站在了“俯冲轰炸”战术发展的最前沿。英国海军、日本海军和德国空军见状,也不遑多让,紧随其后。航空兵第一次具备了用炸弹攻击航行中的军舰的能力。

太平洋战争早期美军的“全甲板攻击”航母战术

1932 年7 月1 日,停泊在锚地中的两艘“列克星敦”级航母。当此之时,两舰所组成的编队无疑是世界上最为强大的海军航空力量。

全甲板攻击

20 世纪20 年代,飞机搭载的小型炸弹还不足以击沉水平装甲坚实的战列舰。但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薄弱,很容易成为空中打击的理想目标——只需投下两枚炸弹封住飞行甲板的前、后两端,就算航母航速再快,也只有逃跑的命。

更要命的是,20 世纪20—30 年代的舰载战斗机也难以有效拦截对手发起的空袭。早在1927 年美国海军组织的第七次“舰队问题”大演习中,美国人就发现舰载战斗机根本不能在远距离内形成绵亘有效的警戒线。凭借飞机200 公里以上的时速,对方机群极有可能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突破到军舰瞭望哨的观察范围内。想在这么近的距离内阻挡飞机,根本不可能。航母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敌人用炸弹封住自己的飞行甲板。如果这时还能击落几架敌军飞机作为陪葬,就算不错的了。这就是所谓的“战斗机无用论”。

既然“被发现等于被摧毁”,咱们还是想想怎样才能不被发现吧。精明的美国人在十几次“舰队问题”大演练后得出结论:不应该将多艘航母组成大编队作战,也不该将航母编队固定在主力舰队近旁,那样目标太大,容易招来敌军战机;应该发挥航母高速机动的特长,令其单舰在护航舰队的保护下作战,寻机突袭敌方。想清这一道理后,美国海军以一艘航母加一支护航舰队的模式组成单支航母特混舰队,每支护航舰队由一支巡洋舰中队(包括3 艘重巡洋舰)和一支驱逐舰分队(包括9艘驱逐舰)组成。护航舰队负责保卫航母免遭敌方水面舰艇(尤其是同样快速的巡洋舰)的打击,并在防空作战时组织轮形阵。这种相对来说规模较小的航母特混舰队会远离庞大的主力舰队独立执行攻击任务,以免被敌人过早发现和摧毁。多艘航母在战术层面上应分开行动并保持距离,以防止所有航母被敌人一次性摧毁。

既然是单舰作战,为了保证航母的进攻能力,美国海军只能选择让单艘航母在一个攻击波中放出尽可能多的攻击机——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美国海军20世纪20 年代的试验结果显示,一架整备完成的飞机从机库抬升到飞行甲板,再到升空,整个过程最少需要4 分钟。按照美国海军第一艘试验航母“兰利”号18 架飞机的载机量,要从机库里放出全部飞机至少需要72 分钟,1 个小时都不够!可以想见,当最后一架飞机升空时,第一架飞机的燃油已经所剩无几了;再想象一下,“列克星敦”级航母搭载小型双翼机时的载机量超过90 架……解决方案很简单,把尽可能多的飞机排列在飞行甲板上,从甲板上直接起飞。美国航母的初代掌门人约瑟夫·里夫斯上校在试验中发现,飞行甲板不仅可以在起飞前排列飞机,还可以直接用作飞机的长期停放地,而机库仅用作转运、维修和保养之用。如此一来,不仅攻击波中飞机的起飞变得更加便利,航母的载机量也能变得更大——在甲板上停放飞机之后,“兰利”号的载机定额从18 架提高到了36 架!至此,美国海军单艘航母组织最大规模攻击波的方法也就成熟了:把航母搭载的几乎所有飞机全部排列停放在飞行甲板上,然后一次性放飞升空。这就是美国文献中提到的“total deck strike”,也就是“全甲板攻击”。1929 年的第九次“舰队问题”大演习中,“萨拉托加”号航母向巴拿马运河船闸一次性放出了多达83 架飞机!这一次演习也因此被视为美国海军航空母舰的成年礼。

太平洋战争早期美军的“全甲板攻击”航母战术

1942年10月27日与“黄蜂”号一同被击沉的“奥布莱恩”号驱逐舰,照片中远处可见正在燃烧的“黄蜂”号。

简而言之,美国海军的“全甲板攻击”就是单艘航母作战及一次性放飞全部飞机。事实证明,美军关于“分散布置航母,以防被一锅端”的思路确实行之有效,但代价却是攻击机群的进攻能力受到单艘航母载机量的重大限制:当时一艘航母搭载航空大队的规模大致是72—74架,这也成了攻击机群能够得到有效协调的规模上限。但我们随后就会看到,这样的攻击波规模在日军的巨型攻击波面前是多么的无力。至于多航母进攻,则由于通信和协调的困难,只能做到“同时发起”却无法保证“协调进攻”。

本文摘自《战争事典之热兵器时代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