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的刻板印象:自嘲?自豪?借口?

前段时间参加了公司管理者的三天闭关培训,培训的内容自然no comments, 但与组织文化无关的一些小联想,或值得一记。

程序员的刻板印象:自嘲?自豪?借口?

说到研发,大家脑海里会浮现出怎样的形象和性格特征?是否是格子衫、洞洞鞋、肩头散落着头皮屑或者若干根头发,性格害羞内向,言语木讷,读空气能力负分,情商堪忧?

在培训的分组活动里,我分到的小组几乎全是“研发GG”。有意思的是,他们似乎对社会流行的程序员的刻板印象,是骄傲认同的。他们认同的语境,可能是成为谦虚的自嘲,也甚至可能是不经意间展现自己身份的绝妙方法。

不善言谈、不修边幅,这些在传统社会上的“劣势”特征,为什么可以成为一种认同?或许,是《生活大爆炸》为nerd正了名 —— Smart is new sexy。而“程序员”三个字,在时下意味着能力、智慧、财富和社会地位;是需要哄抢的稀缺“资源”。所以,哪怕这个群体的刻板印象并非正面,也并不典型,但人们还是愿意向这个群体靠拢 —— 牛x的人有一点特殊的小缺点,不是更可爱吗?愿意承认劣势,这是源自一种由内而外的自信吧!

程序员对自己刻板印象的认同,也有很多用途。有些人把这认同当做点燃气氛的自嘲,有些人却把这种认同当成借口。借口的含义是:”因为我是XX, xx的刻板印象是xx,所以我是xx是有理由的“。

是啊,人们非常擅长用这样的催眠,来抵御自己的面对短板时的虚弱感。就用“表达”这件事来说,程序员们常用的”借口“是:“因为我是RD, 所以我不擅长表达“所以,RD真的都不擅长表达吗?RD真的不能去学着擅长表达吗?RD真的不需要去学着擅长表达吗?

要知道,“我做不到,所以不需要会” 和 “我有做到的能力,但我权衡目标我觉得此场景下暂时不需要会” 以及和”我不擅长做,所以我认为擅长这个没用,所以我不屑于做“ ,是三件区别很大的事情。

程序员的刻板印象:自嘲?自豪?借口?

作为一个内向的小孩,我特别明白,“面对自己不擅长表达”这件事情是多么困难。或许很多的人早年跟我有类似的经历,在一个公开的场合说话后,会被台下不甚善意的笑声萦绕很久。这类的负面经历,会引发恶性循环 —— 这会让ta们恐惧外界,进而封闭自己,去做一些”单打独斗“的”安全任务“。比如考试 —— 只需要依靠自身智力+毅力+勤奋就能搞定。搞定了考试之后,就能在“成绩”里收获关注、友谊和自信。而这就让人有了自己可以不需要合作、不需要去学习表达的错觉…

现代社会提供了很多”轻而易举“逃避沟通和表达的方法,比如个人的产能因技术而放大,不需要大规模协作;人与人之间似乎也可以互不干涉地独立生活;不爽的时候,人能很轻松的找到下一个互相接纳的结点……然而,社会发展的大方向还是精细化分工。只要你还在网络中,只要你还希望贡献价值并且让网络认可你的价值,你就必须持续地交换信息和能量。此时,如果能量和信息的输入对你不是问题,那么能量和信息的输出效率就会成为你的瓶颈。

表达能力这件事究竟是先天还是后天的?

不同心态的人可能看法不同。如果小时候被父母评价“ta是个不善于表达的人”,那么ta大概率会觉得这能力是天生的;如果小时候就知道了黄执中和颜如晶的故事,那么ta大概率会觉得表达能力是可以习得的。我身边擅长表达的Rd,其实非常多。原本不善表达,到极善表达的人也非常多:一些原本不善表达的研发同学,用hacking的精神来钻研口头表达,很短的时间,就成为了充满魅力的story teller;每次想到他们“before —— after”的效果,都会觉得很鼓舞:“你不是永远不行,你只是还没养成习惯。”越早放弃“我是xxx,所以我做不好xxx”的思想,就有越多的时间来练习做好。

程序员的刻板印象:自嘲?自豪?借口?

混社会,软技能重要还是硬技能重要?当然是硬技能重要 —— 这是人生立世的根本。但论修炼的性价比,软技能却更友好。

首先从概率上,“骨骼清奇“落在你身上的概率就很小;其次,如果动机不够强烈,就无法维持硬技能持续成长(可能中途几个命运事件,就能中断你养成了很久的习惯);再次,硬技能一般比较精专,通道狭窄,而且有时效性 —— 万物价值都向平均值回归,一旦一个事情价值太高,不管门槛多高,入场人数都会激增,长期就会使得技能价值回归平均值。而软技能则更为长期、通用、好入门。

对于程序员来说,有一门硬技能已经让人很羡慕了;要是还能自我突破“结界”去做自认为不擅长的事情,那真的是很前途无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