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 —— “铁幕”之下的爱恋:如芒在背,寸目不离

真正的爱情是专一的,爱情有领域是非常的狭小,它狭到只能容下两个人生存;如果同时爱上几个人,那便不能称做爱情,它只是感情上的游戏。 —— 席勒

关于爱,关于信仰

爱之所以生发于人的内心,在于人与人交互形成高度主观化的自我感知,而一旦这一自我感知经由主体意识在脑海中形成不可逆转的深刻印象,便只会在不断的刺激中实现膨胀,即使是具有负面意义的刺激。

简单来讲,爱情让你变得如此极端,你会爱人到想与他融为一体,当你受到他背弃,你又在痛不欲生中获得快意。

爱与信仰本身又有何明显的分别呢?你时时刻刻希望上帝与你同在,失去信仰也就意味着堕落。

《冷战》 —— “铁幕”之下的爱恋:如芒在背,寸目不离

我认为这便是帕夫利科夫斯基在《冷战》中所要表达的想法。

他试图探讨将爱情等同于信仰的可能性,而一旦此种可能性成立,爱成为刻骨铭心的刺痛,爱成为自始至终的纠缠。

关于影像本身

波兰导演帕夫利科夫斯基凭借影片《冷战》获得第71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与之同时竞争的是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李沧东的《燃烧》等。

影片本身的叙事架构离不开两个因素:音乐和自我。

《冷战》 —— “铁幕”之下的爱恋:如芒在背,寸目不离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斯大林统治时期的苏联,作曲家维克多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了性情热烈不羁的乡下女孩祖拉,挣扎中他们接受洗礼,而那洗礼本身便是爱情。

1∶1.33的近方形画框,造成具有压迫性的叙事空间,缓移的镜头像流水娓娓诉说着历史,黑白的色调则更使得人物的一举一动背负时代的烙印。

《冷战》 —— “铁幕”之下的爱恋:如芒在背,寸目不离

正如导演自己所说“影片是为了纪念自己的父母,因为他们本身就是时间。”

关于自我

作者电影高度个人化表达的方式在于:导演有意同观众设置思想交流的障碍,这使得影片中的人物往往具有高度表现力的主体意识,同时影片所塑造的环境本身也充斥着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

《冷战》 —— “铁幕”之下的爱恋:如芒在背,寸目不离

对于年代作用于人物的追求使得影片不得不按照时间线索叙事,尽管影片更多以维克多的视角展开叙述,然而形象更为鲜活的却是向往真正自由的祖拉。

祖拉自己是与众不同的独一,与维克多的感情亦是如此,她奋力挣扎于自我和世界的冲突之中,坚守着自己炙热的爱。

而当最后两人重新回到最初相识的故地,一切似乎都已结束,一切却才刚刚开始。

《冷战》 —— “铁幕”之下的爱恋:如芒在背,寸目不离

在社会高于命运的时代里,祖拉或许不了解阶级的对立,意识形态的斗争,尽管她不得不经历未开化的状态转变到真正自我的过程,她始终忠于自己,正如躺在草地上的她所说:“我会永远跟着你,直到世界尽头。”

关于音乐

维克多无法接受政治环境对于自我追求的欺凌选择了逃避;同背景,个性和阶级大相径庭的少女祖拉爱至奋不顾身;甚至在霓虹闪烁里迷失自我——

这是他对于体制,时代的反抗吗?并不是。

《冷战》 —— “铁幕”之下的爱恋:如芒在背,寸目不离

相反,他只是追随着时代而迁徙辗转,他生活在自己所构建的虚幻的精神世界里,他借此麻痹自己。

真正在时代里坚守着理想主义的唯有纷飞的音符。影片中所有的音乐都来自于现场演奏的乐器,音乐本身便是影像语言的转化。

“开门吧,贞洁的少女,敬畏上帝。”对于上帝的信仰是分隔不同阶层的界限。

祖拉初见维克多时演唱的《爱》,一字便足以形容她的一生。

《冷战》 —— “铁幕”之下的爱恋:如芒在背,寸目不离

由歌唱爱之感伤的民歌到赞颂斯大林的合唱则是自由在苏联集中化社会主义下的折翼。

环绕在巴黎的爵士乐则是别有洞天的又一世界,音乐成了分隔世界的“铁幕”。

当聚光灯映照在祖拉的脸上,她演唱一曲改编自家乡民歌的爵士乐曲,究竟是导演出于冷战的讽刺,还是出于国际主义的情结,这不得而知。

回到波兰,当祖拉戴着假发,为从监狱里救出维克多而演绎的墨西哥风格音乐,则是她真正将爱作为信仰的开始,凌乱的音乐映射着在对峙中千疮百孔的世界。

关于尾声

天地无言,当一切随风而逝,追忆曾经支离破碎的时代不过尾生抱柱,父亲母亲留下的痕迹历久弥新。

致冷战,致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