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谏诤之臣 士大夫之担当

大时代几乎决定了诗人的身家背景,盛唐的文豪基本童年都很幸福,而中晚唐的文豪们则各有各的悲苦,诗写得很好、文章更撼动千古的韩愈,幸福的童年居然只过到三岁,然后就开启频繁更换监护人及居住地的模式,颠沛流离用在他身上再合适不过。

韩愈(768-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人(今河南孟州市)。韩愈出身自官宦世家,父韩仲卿官居秘书郎,在他三岁时病故,随后他的监护人变为长兄韩会,后来韩会受元载之事牵连遭贬韶州,身为幼弟的他也跟去了,可惜没多久长兄也病死任上,他随寡嫂郑夫人回老家安葬兄长后,便一起避居宣州(监护人又换成了嫂子),后来他又投奔族兄韩弇。

在丧父后花式换监护人的时候,韩愈就深知身为孤儿的自己没什么可依凭,只有靠苦读成才方能出人头地,在这样悲壮的前提驱使下,他读书十分刻苦,加之天资聪颖,所以他在十八岁那年便参加了科考,可惜还是太年轻,考场经验不够丰富,第一次尝到了惨痛的失败。在又丰富了几年考场经验后,他于二十四岁进士及第,这年他遇上了落第的诗囚孟郊。在参加吏部的博学宏词科考试时,韩愈又遭遇了接二连三的失败,其间他失去了对他照顾有加的族兄韩弇和长嫂如母的郑夫人(这悲催的人生啊)。

初入官场的韩愈十分耿介,喜欢说实话,擅长揭发检举同僚的不法行为,这若是个久经宦海的老手自然会讲究策略,而韩愈这种愣头青注定被反咬一口,因揭发关中大旱实情反被诬告,直接从监察御史被贬为县令。不过命运没有过度折磨韩愈,很快新帝登基得到了赦免,他先后历江陵法曹参军、权知国子博士、都官员外郎等职,后来又不知道什么原因被贬为河南县令(估计又是说了什么实话),在这里他洞悉藩镇动向,发现藩镇蓄养士兵、窝藏逃犯,他以揭发此事为要挟迫使他们停手。

很快韩愈又回到长安,他在文史方面的才华得到了认可,当了七八年各种编撰类文官,直至遇到影响他一生的上司裴度。一般人跟对人只能升官发财,韩愈跟着裴度可以救命呀。他随裴度出镇平乱有功而被封刑部侍郎,接着便干了一件差点要自己小命的事情。当时唐宪宗治国有方,藩镇被很大程度的削弱,对外战争也屡有成功,大唐形成了短暂的统一,史称“元和中兴”。

对自己政绩颇为欣喜的唐宪宗就想整点宗教活动犒赏自己,决定派使者去凤翔迎接佛骨,不信佛的韩愈觉得这事不靠谱,不但没有科学依据还劳民伤财,就进了言辞犀利的《论佛骨表》,说中国的王朝和皇帝不信佛之前都很长寿,信了之后都很短寿(某种程度来说这确实是事实),建议将佛骨烧毁。宗教信仰受到攻击的宪宗十分震怒,他就像所有虔诚的教徒一样炸毛了,想用极刑干掉韩愈,这时裴度带着崔群站出来了,极力劝阻了皇帝的冲动行为,韩愈被贬谪到了潮州。

彼时的潮州还很蛮荒,韩愈含泪给自己送别的侄孙韩湘写下《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就是八仙中的韩湘子),连将来韩湘去潮州给他收尸的事情都安排上了。不过这首诗终究没成为遗书,韩愈在潮州为民做了很多实事,加之上表为自己辩白,很快又辗转腾挪回了京城,出任了兵部侍郎。

韩愈为潮州刺史时,曾做过一件让潮州人感怀至今的事情,当时潮州有条江里鳄鱼横行,百姓渡江常葬身鳄鱼之腹,韩愈对此亦很苦恼,为了永绝鳄鱼之患,韩愈下令准备祭品设坛祭鳄。祭品摆好后,韩愈对江水喊话:鳄鱼,鳄鱼,以前你们在这里为恶就算了,今天韩某人来此地为父母官,这里的百姓就是我罩着,限你们七天之内滚去海里,否则我就放大招了!其《祭鳄鱼文》中有云“夫傲天子之命吏,不听其言,不徙以避之,与冥顽不灵而为民物害者,皆可杀。刺史则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以与鳄鱼从事,必尽杀乃止。其无悔!”其言铮铮,恩威并施,自此之后鳄鱼悉数远离此江,为纪念韩愈之恩,祭鳄之处被称为“韩浦”、“韩渡”,此江此山被称为“韩江”、“韩山”。

韩愈的一生因为人耿介过得跌宕起伏,不过他最为后世所知的却是文才,他掀起的古文运动影响了整整几百年。身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所著《师说》和《马说》至今仍很有教育意义,是我们中学必读的古文。他还与另一位同时期的文豪柳宗元组成“韩柳”CP,并被后人与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组成跨时代的“千古文章四大家”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