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求仕无路只得隐居山水 最终寂寞柴扉

一年一度的高考刚刚结束,这是考校广大学子日常学习成果的统一标准,其中有人超常发挥,也有人平时成绩很好却因心理素质不过关而大失水准,大唐诗坛就有这样一位大诗人孟浩然,他诗才绝艳,开大唐山水田园派之先河,上承陶谢下启王维,却在入仕这件事上屡屡失利。

孟浩然(689年-740年),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人(今湖北襄阳),世称孟襄阳,又因一生未入仕,亦有孟山人之称。孟浩然出身在一个书香世家,一生并不算怀才不遇,他参加过科考,和丞相张说是好友,与高官王维是知己,曾出入各种达官显贵的聚会,还曾被唐玄宗李隆基从床下(一说为桌下)拖出来过,但却没有把握住任何一个机会,致使一生郁郁不得志。

孟浩然在青年时期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此风格一直延续到他辞世,尽管风格、题材和体裁如此单一,也阻挡不了他名动盛唐、诗传千秋。他的诗冲破了初唐诗单纯咏物的格式,将叙事和抒怀加入其中,为唐代诗坛带入新的气息。他在写景与田园生活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与王维共同引领山水田园诗派,因此他们组成了“王孟”组合,大唐山水田园诗派也被称为“王孟诗派”。

要问盛唐朋友圈谁最广,非孟浩然莫属,上至宗室、丞相,下至各界名士,谁不道一句孟哥好,尤其是他的知己好友王维。孟浩然和王维不但是一见如故的好友,还几乎是完全的命运相反体,王维年少成名状元及第,孟浩然年少的时候却一直寻思着隐居,并且真的在23岁时和好友张子容到鹿门山隐居了,不过这次隐居时间并不长,才一年他就送别了张子容(张哥去科考,孟哥好像得到了什么心理暗示),再一年他便辞亲远游,一去十载。

在这十年中,孟浩然并没有潇洒的各处看看,而是在漫游长江流域的同时,干谒各种豪门以寻求出仕,还在干谒张说的时候量身定制了千古名篇《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说此诗是后来为干谒丞相张九龄所做),张说很欣赏他呀,可惜此时的张说已被罢相多年,于他的仕途没啥助益。一无所获的孟浩然来到了洛阳,因为皇帝在此处,之后的三年他困守在洛阳,还结识了他的超级迷弟李白,可惜依旧没有得到任何机会。

后来他去了都城长安做起长漂,先是将近不惑之年科举不第,而后又浪费了一次面圣的机会。话说他在长安时没事就找好友王维玩耍,王维的工作单位在宫里,一次碰巧遇到了来巡查工作的李隆基,他一个平头百姓是不便进宫的,便躲在王维床下(一说为桌子下),恰巧被皇帝看见了,皇帝就好奇这人是谁,王维恰到好处的花式吹捧了他孟哥一番,皇帝说你诗名那么大,就吟诗一首吧。结果孟浩然好死不死的吟了一句“不才明主弃”,气得皇帝脸都绿了,说“我明明第一次见你,为啥这么碰瓷我?”这样一来他在长安也待不下去了。

要说王维对孟浩然也是真够意思,自己刚得到了张九龄的赏识,就火急火燎的向其引荐他孟哥,于是孟浩然进了张九龄的僚属,这是他离出仕最近的一次。但可能他真的不适合官场,不久又辞职去隐居了。之后的日子里,孟浩然游历名山大川,时而与好友唱和,中途因患背疽而休息了一段时间。后来他招待了从岭南北归的王昌龄,席间完全忘了医嘱,河鲜和酒吃得很香,可也让他因背疽旧疾复发一命呜呼了。

从孟浩然的遭遇我们得到一个教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人生如果太早的追求隐逸,终究会错过那些命运中重要的机遇。孟浩然一生求仕求隐皆不成(王维正相反,两样都很成功),唯有诗名垂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