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是中国传到外国的?

眼镜是中国传到外国的?

说起戴眼镜,很多人都深有同感,「鄙人近视,10米外六亲不认,50米外雌雄同体,100米外人畜不分」,这说的都是客气的。我一个朋友,早年寒窗苦读熬出了八百度近视,戴眼镜戴成了习惯,后来跟我说和女朋友接吻时觉得眼镜碍事,随手把眼镜摘了,这边刚要步入正题,「等下,有点别扭,我戴眼镜。」滚烫的热水撤了火。

当然,后来的事情就不便多说了,我虽然没到那种地步,但也是个名副其实的睁眼瞎,前两天等一个朋友的时候还把Tom N Toms Coffee看做了星巴克,俩人的标都有白色和绿色……我在里边坐了半天,最后定位的时候凑近了商标一看,咦,这个锤子是什么鬼?

现代人戴眼镜,古人也戴眼镜。那中国人是什么时候开始戴眼镜的?

网上有一种说法,据《世界之最》介绍:「在公元前2283年,中国皇帝就通过透镜米观察星星。眼镜是中国传到外国的。」

我很佩服《世界之最》的性子,能把眼镜的历史考究到四千多年前,还能把眼镜的老祖宗归功于我们劳苦功高的祖辈——我们是有多爱高帽子?

这明显不符合现代意义的矫正用眼镜,甚至连望远镜也算不上,充其量,这是皇帝观星的放大镜。况且,公元前2283年,比之夏朝还要久远。

这显然不大靠谱,维基百科关于眼镜的发明者也给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符合现代定义的矫正用眼镜的发明者众说纷纭。1268年,罗吉尔·培根最早记录了用于光学目的的透镜,然而,与此同时,将装入框中的放大镜用于阅读已经在欧洲出现了(和中国皇帝通过放大镜看星星如出一辙)。在欧洲,最早的眼镜出现在13世纪的意大利。」

眼镜乃中国人发明的相关佐证,还指向了意大利人马可·波罗。这一点与维基百科给出的「最早的眼镜出现在13世纪的意大利」不谋而合。

根据马可·波罗的生平事迹:「在西方国家,眼镜的最早出现是在13世纪末叶。当时有个意大利人,名叫马可·波罗,他曾旅居小国十七年,为元朝宫庭办事,跑遍中国各地,当时他见到元朝宫庭里有人戴眼镜,对此他很感兴趣,在他回国时就把眼镜传到了西方,所以在西方最早制造眼镜的地方,则是马可波罗的故乡威尼斯。」

马可·波罗大约在1260年记载:「中国的老年人看小字时戴着眼镜。」

眼镜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元朝宫廷?我未找到相关资料能佐证马可·波罗与元宫廷的眼镜有过一面之缘的其他证据,这一段暂且抛开不谈。

我国最早有论及眼镜的记载在明万历年间,田艺蘅《留青日札》卷二:「提学副使湖阳林公有二物,如大钱形,质薄而透明,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细书,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笔画倍明,中用绫绢联之,缚于脑后,名曰叆叇(àidài)。」

叆叇一词,被认为是中国早期的眼镜。万历年间,田艺蘅的《留青日扎·叆叇》对早期的眼镜——叆叇的样子作了大概介绍:「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笔画信明。中用绫绢联之,缚于脑后。人皆不识,举以问余。余日:此叆叇也。」明末张自烈的《正字通》很直白地给出了叆叇的解释:「叆叇即眼镜」。

明万历年中国人已经戴上了眼镜,这种说法除了文字资料,在明代永历年间仇英(1494—1552)所作的《南都繁会图景物图卷》,也可印证。

眼镜是中国传到外国的?

《南都繁会图景物图卷》(局部)

在《南都繁会图景物图卷》描绘的南京秦淮两岸的市井图中,有很多细节表明了明人戴眼镜的情形,比如上图右下角「兑换金珠」旁有个戴黑边眼镜的老大爷。

当然,这也极有可能是个老花镜。

明代之前,未有对于眼镜的记载,倒是对近视,有过述说。

早在隋朝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对近视作了一定的认知和阐述:「中医近视症状」、「目不能远视」。近视作为一种当时可能被认定为疾病的症状,不过近视眼在中国古代算是一种富贵病。

能在后天得近视眼的人,一般家境都不错,联想到用眼过度的情景,大致只有读书,所以古时候符合这种条件的一般都是读书人,且读了很多年。

南宋大文豪欧阳修可能患有眼疾,根据叶梦得在《石林燕话》卷十中的记载:「欧阳文忠近视,常时读书甚艰,惟使人读而听之。」

得了近视,且没有眼镜,怎么办?有钱人家自有办法,欧阳修的应对措施就很好,找一个书童,让他念给你听呀!

即便是富豪,也拿近视没有太好的办法,若是找个医生,让他为你治近视,不排除医生瞎治最后把眼疾治成眼瞎,瞎了也就不用治了。

当然,大概率是即便感到很多东西看不清,古人也有可能不当做一回事,这种富家子弟才能患上的毛病,一个书童解决问题——没瞎就能活下去。

明代陆嘘云的《世事通考‧病症》直接将近视定义为:「瞎眼,近觑。」

我国古无眼镜。有关眼镜乃中国人发明的论调,在清朝时可不盛行。比如清代赵翼在《陔余丛考》中就说:「古未有眼镜,至有明始有之,本来自西洋。」再比如为后世所传颂的「高产皇帝」乾隆曾写过一首「拒绝眼睛诗」,诗中有一句:「眼镜不见古,来自洋船径。」

清宫廷皇帝对眼镜由来的看法,也算明了。所以,那些以「眼镜中国造」引以为豪的人,基本上可以歇歇了。

搜集古代眼镜可考的历史,清朝这一段颇值得玩味。比如清朝宫廷对近视的态度,从满清条例中可以窥知一二。

按《根本與世僕: 清朝旗人的法律地位》一书中,对满清旗人参与科举明面上不仅没有诸多保障,还设了一些障碍(这里抛开清政府特意为旗人设置的其他科举后门而言),比如说,在康熙二十八年(1698),规定旗人参加乡试、会试前,必须先检验马、步射箭,通过者才准予入场考试,连八旗童生岁考也是如此。

「能射者,准其移送顺天府入场乡试。」

这样做的一方面是安抚汉人情绪,另一方面则是考量到不愿意见到旗人太过于沉溺科举而丧失尚武精神。在《清圣祖仁皇帝实录》中,康熙二十八年三月丁亥条例中,指出:「满洲以骑射为本,学习骑射,原不妨碍读书。」

这段话翻译给汉人的意思,是满人原本就是马背上的民族,学习骑射乃不忘本的表现,不要心生嫉妒,且这样做还是给你们更多学子出仕的机会,但翻译给满人的话,则是,学什么学,给老子上马射箭去,知不知道什么是「百无一用是书生」?

当然,也有清朝官员认为此举对满人不公,比如雍正年间,有人大胆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为寒窗苦读的满人打抱不平:「数年苦读不得入场,才莫能展似属可惜。」

雍正摆摆手,此事暂且不提,没有应允,制度上也未做什么调整,满人依旧要勤学骑射。

这些律令跟近视有什么关系?当然有关系。

所谓骑射,拿射箭来说,一来考校臂力,二来考校眼力,近视眼看不清靶子射什么?戴眼镜啊。

明朝时期,眼镜属于奢侈品,比如清赵翼《陔余丛考》还有一段记载:「此物在前明极为贵重。或颁自内府,或购自贾胡,非有力者不能得。」及至雍正时,眼镜的价格已经很接地气了。清初叶梦珠《阅世编·食货六》载,眼镜「顺治以后价渐贱,每副值银不过五六钱。近来苏杭人多制造之,遍地贩卖,人人可得,每副值银最贵者不过七八分,甚而四五分,直有二三分一副者,皆堪明目,一般用也。」

乾隆四年,满人科举开始与近视有联系,这一年,乾隆下发红头文件:「此后凡是近视或手有残疾者,佐领出具书面证明,即可免骑射。」

这一新规的施行对满人来说,可谓是得人心,各种骑射不精的学子拖关系、送礼,只为求一张盖了章了「近视鉴定书」。一时间,科举满堂彩。

不久后,乾隆皇帝怒了:「今考试者一百二十余人,说自己近视的,竟有七十余人之多。」

言下之意,这你们特么太过分了呀。乾隆一怒之下,改新规,新规最后修正为:「患有手疾者可免于骑射,其余近视或残疾者均不得参与科举。」罢武之风不可猖獗。

其实,根据当时的眼镜价格行情,患有近视未必不能戴着眼镜去射箭,唯能解释为何给近视眼开后门,而后又将近视跟残疾人挂钩的依据可能是:近视=不健康,当然,乾隆本身也是抵制眼镜的,认为这种西洋之物「用眼镜,则不可舍,将被彼操其权也。」

意思是,戴上西洋人的眼镜,这一辈子就要被鼻子上这个玩意奴役了,想讨圣上欢心的读书人,基本上不会选择戴眼镜。

若是手有残疾或者看不清东西,就不必参加科举了,踏踏实实在家务农即可。这条修正之后的律令大体也能看出,清朝近视的人,真的不是特别多。姑且大胆猜测,读书人近视的比例可能很低,但当时肯定有一定比例的读书人近视,这是毋庸置疑的。

尽管清宫廷尚武,但读书的风行还是社会的主流。

比如在《东西文物趣谈》中述说,就有很多纨绔子弟以眼镜来辨识有没有文化、是不是读书人,清人方朔有一首《圆光镜诗》说:「圆光大镜装近视,教人知是大伟人」;清人杨静亭的《时尚门》中也有一首《眼镜》:「眼镜戴来装近视,教人知是读书人。」

又是大伟人又是读书人的,这些戴眼镜的公子哥们的榜样肯定是存在的,即那些近视的读书人。

以上两首诗句都是写的北京的公子哥,晚清黄鼎铭《望江南百调》里,有一首词,说的是扬州的纨绔子弟戴眼镜学时髦:「扬州好,服饰竞时髦,铁卡皮鞋声橐橐(tuó),银丝眼镜戴高高,双鬓刷兰膏。」

关于眼镜的诗句,都不免有些讥诮,好端端的,鼻梁上架个玩意,你难不难受?近视眼历来被瞧不起,明代冯梦龙的《广笑府》中有一则笑话寓言,里边的打油诗有一句笑话近视眼的:「笑君双眼太稀奇,子立身旁问谁是?」后来即便是在清朝贵族圈普遍认可戴眼镜是一种时髦的前提下,依然受到很多阴阳怪气的批判。像这首《一至七字咏眼镜宝塔诗》,就是个例子:「咦,晶片(说的是眼镜),玳瑁边,两片连牵,鼻上竖齐匾,耳朵背上拉线,遮了一层倒看见。」

所以,从这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创作的打油诗中,可以看出,清朝还是有很多戴着平光镜的「近视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