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至圣先师,君子典范

我们每个人都是多面的,被后人尊称为至圣先师的孔子也不例外,如果大家只知“唯女子和小人不可养也”,扯出女权的大旗锤之,这样的做法显然是有失偏颇的,其实作为儒家的创始人和杰出代表,他是有很多优点的,而儒学在变成封建统治阶级的工具之前,也并不是迂腐的,而是具有很高道德水准和积极意义的。

孔丘(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字仲尼,春秋时期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历史学家。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鲁国诹邑人(今山东曲阜),父叔梁纥,母颜徵在,妻亓官氏,子孔鲤。孔子家应该和墨子有点亲戚关系,因为他家也是商代王室后裔,武王伐纣后,对待商贵族是十分随和的,将纣王的兄长微子启封为宋国的国君,他死后由弟弟微仲继位,而这位微仲便是孔子的十四世祖。

后来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为了躲避宋国战乱,便迁居到了鲁国的诹邑,还娶了施氏为妻,连续生了九个女儿而无子,他就有些慌,在古代是讲求要有儿子为父母养老送终的,于是和自己的小妾生了一个儿子孟皮,可这孟皮是个残疾人,如何能够继承家业撑起门面?叔梁纥便去颜家求娶其女儿为贵妾,但是只有小女儿颜徵在愿意嫁给他,他俩的年龄差超过46岁,说叔梁纥能做颜徵在的爷爷也不为过,这样的结合在当时于礼不合,俩人只能私下结婚生了孔子,所以《史记》中说孔子是两人的私生子,但按照过程推算,他应该是其父合法的庶子。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是叔梁纥的原配施氏在生了九个女儿后就过世了,本来叔梁纥年纪大了并不想续弦,便和小妾生了庶子孟皮,奈何造化弄人,他只能续娶颜徵在为继妻,孔子则是续弦的嫡子。

孔子三岁的时候父亲就病故了,七十岁才去世的叔梁纥在古代可算高寿,可是对于二十出头的颜徵在和年仅三岁的孔子不啻为晴天霹雳,嫡姐们业已出嫁,只剩下母亲和残疾的庶兄,三人的生活顿时成了难题。年轻的颜徵在是一个坚强的人,她承担起了两个孩子的抚养工作,并悉心教育孔子,让他有了著书立说、为民出仕的志向。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这些古代君子的标准,实际上都是孔子自己达成的成就。他十五岁树立了人生志向,十七岁丧母并遭受了人生大辱,但却从来不辍学习,少时做一些管理仓库和畜牧的小官。在他26岁时,郯子来鲁国朝觐,他趁此机会向其请教郯国古代官制。他根据自己多年的所见、所学、所思、所感,建立了一所私人学校,从此之后广收门徒,到他三十岁时已小有名气。最终达到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的空前规模,可谓桃李满天下,孔子也被认为是中国第一位职业教师。

孔子的核心思想不过仁、礼二字,“仁”主张上位者应该对百姓怀有仁人之心,天下才能够太平,而“礼”则是要大家都谨守自己的位置,君臣父子不可乱礼。这些思想在现代来看有些迂腐,但在当时来说却是极为先进的,当时阶级分化十分严重,多数上层管理者穷奢极欲,完全不管人民的死活,而人民则过得苦不堪言,这套理论其实是解决日渐激化的社会矛盾的一种有效方式。

不过孔子这些在当时看来十分先进的思想,并不怎么受春秋列国的统治者待见,齐景公曾问政于孔子,后来他官拜鲁国的大司寇,他的理论都得到所事君主的重视,但却常常被其他奸臣谗言所害。后来他辗转于列国,屡屡被问政,又屡屡被加害,可见其理论触碰到各国腐朽贵族的根本利益了。

晚年的孔子醉心于著书立说,他系统的整理了先秦时期的各类学科,编成了《诗》、《书》、《礼》、《乐》、《易》,并撰写了中国第一部史书《春秋》,这几部书后来成为儒家的经典之作,被合称为《六经》。孔子还是一个知行合一的人,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便四处求教,相传老子还传授过他,而他的这些言论及做事标准,则被他的弟子们收录在另一部儒家经典《论语》中。

孔子虽然说“女主难养”,但他却只有亓官氏一妻;他虽提倡“君子远庖厨”,但却从未放弃对美食的追求,所以针对他这些落后言论,大家一笑而过就好。但他提出的君子之道,放在今天来看都是非常高的道德标准,很少有人能做到,而他自己做到了,被尊为“孔圣”也是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