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三迁而学,终成亚圣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些大家从小就会背的三字经故事,讲述了中国家长为了子女教育所付出的艰辛,而其中的主角之一孟子,也没有辜负他母亲的期望,最终学业有成,被列国国君尊重,还影响了中华文化两千余年。

孟轲(公元前372年-前289年),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今山东邹城),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与孔子并称“孔孟”,父孟激,母仉氏。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后家族没落而迁居邹国。他授业于孔子之孙孔伋的门人,一生致力于游说诸国,寻求以仁政换取和平,所提观点符合普世价值观,著有《孟子》一书,其中多篇文章入选中学语文教材。

说到孟子,就不得不提及为了儿子教育甘愿付出的孟母。首先,在学习环境的选择上,孟母为了给孟子营造好的学习环境屡次搬家,从坟地旁搬到了集市里,又从集市里搬到学校边,终于找到了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其艰难不亚于今天的家长寻找学位房。在言传身教上,孟母能够以身作则,一次孟子问母亲为何邻居家要杀猪,孟母随口说是为了给他吃,但随即便后悔了,觉得这样欺骗孩子会让他将来成为不讲诚信的人,于是就去买来猪肉给孟子吃。

在鼓励孟子学习的道路上,孟母懂得以理服人,开始孟子对学习并不上心,有一次孟母考校他的学业,孟子反反复复只会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孟母非常伤心,用刀子划破了快要织好的麻布,教育孟子说学习就像织布一样,如果半途而废便会一事无成,说到伤心处竟哭了起来,孟子非常受触动,从此之后便刻苦用功了。

可以说孟子的成功,离不开母亲良好的家庭教育,但也离不开他自己对儒学的努力。他继承了孔子的“仁政”思想,并进行了很大的提升,提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等诸多深入人心的具体论点,让儒家学说立刻立体鲜活起来。

孟子也和先秦诸子一样,有着一颗旅人的心,他曾游历过齐、宋、滕、魏等多个国家,说服君主们施行“仁政”。当然,大家也知道战国时期多数君主都是目光短浅的,孟子的仁政理想得到很多人的尊敬,并愿意送金子给他和他的学生们,但没有一个国君被说服,他的仁政理想直到过世一百多年后的汉代,才被董仲舒“独尊儒术”。

如果说孔子为儒家学派树立了中心思想,那么孟子学说的最大意义就是儒家的方法论了,他以多篇文章阐述了君王该如何爱民、臣民应如何效忠、君子当怎样守节等,他的这些方法论后来也被后世很多忧国忧民的士大夫尊崇并实践,例如范仲淹等,为后世多个盛世提供了理论基础。爱国爱民的孟子被尊奉为“亚圣”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