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被天下人所认可 却没有国君敢于重用!

孔子:被天下人所认可 却没有国君敢于重用!

个人的奋斗虽然可贵,但也是要考虑历史进程的。孔子可悲而可敬的失败,就在这方面出了问题。他想壮大大宗和王室,但却在过去寻找依据和力量。他想打击的势力,反而更接近历史的去向。所以他所珍视的理想,反而是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实现的。

孔子推崇周礼的时代背景

孔子:被天下人所认可 却没有国君敢于重用!

受到后世影响 孔子的名声一度不是很好

现代人提到孔子郁郁不得志,一般认为是其主张过于陈腐。但结合时代背景仔细辨析,便会发现孔子的主张和具体的施政措施,也有符合时宜的积极一面。为了实践理想,孔子在这一过程中采用了比较强硬的策略。

东周的几个主要的时代主题包括:蛮夷和诸夏之间的战争与互相同化、天子权威的衰落与霸主的交替兴起、卿大夫与国君的权力之争以及国君诸公子之间的斗争。

孔子:被天下人所认可 却没有国君敢于重用!

东周是一个上层贵族内部撕斗不止的时代

随着天子与诸侯-大宗与小宗-诸夏与四夷的平衡被打破,无论在哪一组关系中,以往较强的一方,都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很多世卿世禄的贵族们即使是含着金钥匙出生,在衣食无忧的环境中长大,也可能死于诸侯混战。一直面临同僚争权,甚至是家臣的谋反。

比如在孔子的出生地鲁国,就上演过国君近亲的三桓家族讨伐国君。到了孔子时代,三桓家族的家臣们也不甘寂寞。他们跃跃欲试,发动各种叛乱,干预到主公废立。挑战已经十分混乱的秩序。

孔子:被天下人所认可 却没有国君敢于重用!

孔子在自己的母国就要应付讨人厌的三桓家族

与此同时,以往被高级贵族和各国乐官、史官掌握的知识,因为天子的衰败和诸侯的混战而逃亡民间。造成了知识的向下传播,给了低级贵族乃至普通国人改变命运并获得进用的机会。这也是孔子能够从没落贵族的身份走上政治舞台的背景。

在性命朝不保夕的政治生态恶化下,贵族们开始想念起西周时代尊卑有序的礼乐制度。孔子就鼓吹周礼,而且不厌其烦的以身作则。与其说是恋旧,不如说是敢于实践、积极救世。只是他主张维护大宗地位,恢复统治秩序。礼仪音乐只是秩序的外在形式,意义在于是赋予统治秩序以仪式感。

孔子:被天下人所认可 却没有国君敢于重用!

恢复过去的秩序 是当时一批人的美好理想

以强力推行理想

孔子:被天下人所认可 却没有国君敢于重用!

作为最低级贵族 孔子也是一个崇尚武力的人

虽然一面怀念周礼和古代圣王,但是孔子本人就是春秋时代巨变的产物。 他仅有的政治和军事经历都表明,为了恢复秩序,此人崇尚霸道的军政策略。

在当时的宋国和鲁国,都有大量的殷商遗民。他们喜欢进行仲春祭祀等群交性崇拜,孔子就是他的父母激烈野战的成果。以如此粗犷的方式诞生的孔丘,性格里有着先秦时代热烈而积极的成分,不可能完全是一个抱残守缺的腐朽之人。

孔子:被天下人所认可 却没有国君敢于重用!

先秦的君子六艺中有两项是和军事有直接关联的

孔子年幼时,年迈的父亲就去世了。这位父亲死前已经沦落为最低等级的贵族--士,他的死也让家里失去了稳定的经济来源。所以算是贵族后裔的孔子,得以有机会从事一些底层的管理活动,并在各种场合参与实践,身体力行,积累了不小的声望。虽然孔子主张的是仁和礼。但是在具体的外交和军事层面中属于典型的霸道之策。

作为周礼的倡导者,孔子必然知道在贵族教育六艺中,射箭与驾车都是军事技能。他的父亲叔梁纥就是鲁国著名的武士,曾经在战斗中用双手擎起城门。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之中,孔子本身还是武德的。

孔子:被天下人所认可 却没有国君敢于重用!

子路就是一个武德充沛的人

在孔子的学生中,有勇武刚毅的子路,还有熟知兵法的冉求。冉求参与了大贵族季孙氏指挥的曲阜之战,并在战斗中打败齐军。后来他谦虚的表示,自己的兵法来自能文能武的孔子传授。所以后来在卫国,卫灵公曾经请教过孔子军事,希望他能为卫国练兵。这不是随口说说,而是有现实依据的。

比如在齐鲁夹谷之会上,孔子出任司仪。齐国人想用东夷人雇佣兵捣乱,还认为孔子不懂得武艺,于是准备迫使鲁国君臣屈服。但孔子对于可能的胁迫早有预料,建议国君带上充足的甲士作为护卫。

孔子:被天下人所认可 却没有国君敢于重用!

夹谷之会让孔子名噪一时

结果在会盟现场,齐国国相一声令下,让莱夷雇佣兵包围鲁国君臣。但是被孔子指挥的鲁国武士驱逐出场。后来在演奏严肃礼乐时,齐国人故意安排小丑粉墨登场。孔子命令武士将这些人的手脚当场剁掉,让齐人大吃一惊。

在会盟的最后阶段,齐国要求鲁国要派出300乘兵车追随齐国出战。孔子则寸步不让,拒绝不平等条约,要求齐国退还被鲁国叛臣阳虎带到齐国的城池与土地。这一做派很有战国时代不卑不亢的蔺相如的风范。

孔子:被天下人所认可 却没有国君敢于重用!

孔子非常反感齐国想将鲁国变为附庸的做法

理想与现实的悖论

孔子:被天下人所认可 却没有国君敢于重用!

孔子最为经典的传世形象

孔子在夹谷之会后名声大躁,回到鲁国升任司寇。以强硬手腕执行强大公室,削弱三大家族"三桓"的政治活动。但是他力挺的大宗,根本没有实力支持他恢复秩序的理想。

孔子以三家的家臣经常叛乱,割据自立为理由,要求拆毁三家作为大本营的主城。但孔子只是打着为三家除害的幌子,实际上是为了削弱其自立的资本。孔子成功地摧毁了叔孙氏的城池,但是在摧毁季氏的费邑时遇到了家臣叛乱。好在是叛军成功地被孔子镇压。最后剩下的孟孙氏城池,因为国防的需要才被勉强保留。

孔子:被天下人所认可 却没有国君敢于重用!

东汉壁画上的孔子拜见老子

虽然如此,但是孔子的野心已经暴露了。为了夺回大权,鲁定公任命孔子为大司寇兼摄相事。孔子虽然以身作则,申明君臣礼仪与等级次序,整顿陈年积弊。但是种种努力,却得不到鲁国的三大家族的认可。

此时,鲁国的三大家族已经瓜分了鲁国的公室军队。而且各自都征调野人加入军队,制定了不同的兵役和赋税政策。在经济上大量收集庶民开垦的私田,将大量人口与土地集中到自己的封地。导致以公田为主要收入来源的鲁国公室进一步衰败。鲁国君主拿不出足够的实力支持孔子。再加上他本人也只利用孔子向三桓夺权,并没有冒险变革的强大决心。

孔子:被天下人所认可 却没有国君敢于重用!

鲁国的田产大都控制在兴起的贵族手中

于是孔子选择出国流亡,带着一部分弟子寻找真心愿意支持自己理念的君主。但是在所到的国家,卿大夫业已做大。孔子的理想总是遥遥无期。虽然国君们对这位著名人物颇为尊重与敬仰,但是大都不予以重用。如果说周礼繁琐无用,不合时宜仅仅是不用孔子的表面理由。那么国君被卿大夫架空的情况下,他们要任用孔子并实现强大公室的主张,很容易引发卿大夫们的强力反弹。这才是主要现实因素。

比如孔子前往齐国。主张虽然受到齐景公的赞赏,但是受到了著名的晏婴反对。卫国也存在着公子与士大夫对立,地方势力反抗君主的情况。所以卫国国君只敢把孔子作为一个礼仪性的高级摆设,带着他招摇过市。空有俸禄,但是没有实际权利。

孔子:被天下人所认可 却没有国君敢于重用!

后人所绘的孔子与曾子

在陈国和蔡国,孔子也遇到了类似的困境。蔡国位于吴国和楚国之间,大夫们分为亲吴派和亲楚派。国君因为将国都迁移到吴国势力范围之内,而被反对的大夫射杀。所以孔子在这种国君权威弱小,大臣权利过重的国家,难以行事。后来,因为担心孔子受到楚国重用,威胁到自己的既得利益。陈国和蔡国的大夫甚至出兵,将孔子一行人包围在荒野之中。

所以孔子困顿的原因,是在实践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触动各国卿大夫的蛋糕。所以即使孔子本人多才多艺,有一定的军事和政治才能。但是其主张直接挑战了卿大夫们的利益,所以处处碰壁。

孔子:被天下人所认可 却没有国君敢于重用!

控制周游列国的路线图

自治封地的落空

孔子:被天下人所认可 却没有国君敢于重用!

近代西方著作上的孔子形象插图

既然无处可以投奔,那么能否自己成为一邦之主,推行理念呢?在南蛮楚国,孔子一度非常接近自己的理想。

按照传统的夷夏之辨,楚国和戎狄一样自外于诸夏。但楚昭王出兵帮助孔子解除陈人与蔡人的包围,并且计划赐予孔子七百里封地。实际上是想把孔子纳入到楚国的半贵族半县制的体系之中,成为楚国的藩屏。楚国的贵族封君既有楚人王族,也有南蛮酋长,还有诸夏诸侯的后人。楚王喜欢把这些人封在边境上,作为楚国的第一道防线。

孔子:被天下人所认可 却没有国君敢于重用!

地广人稀的楚国也不愿意收留孔子

此时的楚国,刚刚从吴楚战争的重创中恢复,边境上地广人稀。所以楚昭王册封孔子,很可能是看中了他的军事才能和在中原的名望。他能为楚国吸纳一些诸夏移民,丰富楚国的人口,加快国力恢复。

虽然如此,但是孔子即将实现的理想遭到了无情的打断。楚国的重臣子西认为:孔子培养的弟子,本身就是一个可畏的大臣班底。子贡是出色的使者,颜回可以做相国,子路可以统军,宰予能言善辩懂治国。所以给孔子封地无异于养虎为患。孔子的国中之国,很可能引发对王权的威胁,进而造成楚王担心的叛乱。

孔子:被天下人所认可 却没有国君敢于重用!

孔子因自己弟子们的才能而容易遭到嫉妒

而且孔子尊奉周礼,但是楚国长期对周天子不敬,多次挑战诸夏和周礼。这与孔子尊奉周礼并坚持夷夏之辨,从本质上是矛盾的。孔子一旦做大,难保不会执行对外夷的强硬政策。所以,在距离其理想最近的一个时刻,孔子也没有如愿以偿。

如果再往后看,无论是周天子还是东方的几个古老诸侯国的君主,都不足以承担恢复秩序的大任。虽然加强国君权利在大方向上是正确的,但是孔子主张的其他东西依旧怀有理想与怀旧色彩。

孔子:被天下人所认可 却没有国君敢于重用!

在孔子的时代复兴周礼 已经是没有基础的事情

西周尊奉大宗的制度,本身是过去时代的理想化设计。诞生于发展相对平缓的时期。天子在军队、城池和仪仗规模上的优势,在段时间内很难被超越。但是周公等先贤无法预见到其他的气候、经济和文化变量,对于静态平衡结构的干扰。历史更不会如老牛拉车般慢速前进。当时的诸夏世界,正在进行着局部统一。爱人、轻徭薄赋与贵贱有别的理念,很难被大国君主采纳。

所以问题的答案不在于回到和缓、单纯和理想化的过去,而是向前看。

孔子:被天下人所认可 却没有国君敢于重用!

孔子生活的时代 已经不是他在书里读到的那个天下

政敌与后学的选择

孔子:被天下人所认可 却没有国君敢于重用!

孔子因为理想而流亡 又因为流亡而必须坚定理想

儒家主张学而优则仕。这种君主出钱财,学者出智力的模式,其实意味着新的社会风尚。这和孔子鼓吹的等级贵贱是矛盾的。但是孔子作为一个没有封地的没落贵族子弟,就是这种新模式的受益者。孔子本人多才多艺,确实用教学授徒的模式培养了一班人才。但在部分弟子和政敌中,他们对于孔子的人品与才干表示敬佩,但却用脚给孔丘的主张投反对票。

当时最有活力的政治势力,就是孔子想削弱的卿大夫。这些人具有高贵的血统和悠久的家世,有的人还是君位的潜在竞争者,在长期的内政外战中积累起足够的封地与属民。为了和其他势力争夺人心和土地,他们会破格提拔人才。给国民施恩,减小国人与野人的区别,推行更利于争霸的军事与经济策略。这样的政体反而是欣欣向荣的。

当年邀请过孔子一起作乱的阳虎,在去了晋国之后,成为了赵氏的忠臣和得力干将。为赵国成为强国而奠基立功。而在鲁国,孔子的得意门生们,也有倾向实干的子路和冉求。他们加入了三桓之一的季孙氏,为之出谋划。由于冉求支持增加赋税这种非礼的政策,被孔子怒斥为不是他的学生。

孔子:被天下人所认可 却没有国君敢于重用!

孔子自己不得志 他的政敌却在赵国打下了强国基础

时代的洪流与诸侯的选择

孔子:被天下人所认可 却没有国君敢于重用!

总是同孔子思想背道而驰的齐国 很快成为了霸主

如果将阳虎和冉求等人的选择和田氏代齐、三家分晋等事件结合起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战国初期最先崛起的是魏国和齐国。这两个国家都脱胎于之前的卿大夫势力,因此成为了春秋初期最具有政治活力的群体。

最后从历史发展来看,实践孔子理想的是鲁国和中山国。但孔子政策的实行,都不是以孔子喜欢的刚强手段实现的。

孔子:被天下人所认可 却没有国君敢于重用!

孔子的鲁国 实在是没有崛起的总体环境支持

尤其是鲁国,本身就位于东方的内陆。既没有广阔领土,也没有外来输入,不可能成为三晋那种充满活力的小整体。最终让当时的实干派儒家们明白,依托三桓实现王道大业只是白日做梦。

到了战国初期,齐国以欣欣向荣的态势改革,并大举扩张。飞扬跋扈的三桓家族里,叔孙氏和孟孙氏亡于齐国的武力进攻。失去了其他两家的衬托,国君和季孙氏的矛盾变得明显了。直到此时,支持鲁国国君的儒家集团,才反守为攻。他们联合越国的力量反对季孙氏。这个大家族的末代领主,死于儒家集团的流放或者刺杀。但是一番内外战争之后,鲁国完全上失去了参与战国争霸的体量。所以仁慈的儒家政策,反而是因为国家被削弱,才在鲁国得以推行。

孔子:被天下人所认可 却没有国君敢于重用!

走孔子思想路线的中山国 最早被反孔子的诸侯们攻灭

而另一个推行儒家的中山国,则纯粹是看中儒家重视大义名分的特点。希望儒生来自己的国家发展礼制,推行文化,加速融入诸夏世界的过程。

但引进儒教的过程,反而造成了白狄的武德衰败。社会风尚由崇拜武士,变成了崇拜浪得虚名的无为儒生。这在民风彪悍,战争多发的燕赵地区无异于自我毁灭。面对三晋中最凶悍的魏国和赵国,中山国两次被灭亡。反而从反面证明了儒家理想的局限性。

孔子:被天下人所认可 却没有国君敢于重用!

孔子没有实现理想 只能在身后沦为儒家读书人祈祷的诸神之一

所以,先秦的诸侯与大夫们无论如何尊重孔子,也不可能拥抱他的理念。有先见之明的能人,一定会对孔子敬而远之。而后来者从历史中寻找解答未来的钥匙,也自然懂得孔子思想的华而不实。因此孔子永远只能以崇高的名节为众人熟知,而军政成就却会被不削一顾。后世的真命天子或僭主,无不会在得天下后才想起来建孔庙、尊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