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算法控制的人生没有未来吗 谁在为互联网产品付费

夜晚,当你临睡前拿起手机,回顾朋友圈,或者刷抖音复习今天的热点。每一个点赞,在看,收藏,每一次你在视频流中滑动手指的暂停和继续,都有大量信息反馈到我们称之为工具的互联网产品端。

信息的获取从未如此简单,社交的效率从未如此高速。

一边,用户在欢呼和享受新时代工具带来的便捷性。他们沉迷其中,有些人甚至无法自拔。
一边,编写这些工具的人,聚会在IPO现场,用力表达自己的开心,为过去拼搏出的光明未来,为至高无上的算法成功而雀跃。
似乎是一场双赢。

在互联网的世界里,免费是第一定律,羊毛出在猪身上。羊毛必须出在猪身上!

谁是猪?
后来的投资者?后来的用户?股市上追高的游资?

上个月,我在美股以1650美金一股的价格买入了Google的股票。昨天,美股收盘,Google的收盘价是$1827。

我当然看好Google,这家居于垄断地位的互联网公司,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广告收入。我用Google搜索,用Google收发邮件,用Google相册整理照片,但我没有给Google的互联网产品付过一分钱!

我不知道有没有人想过,这些免费的工具,让Google坐上流量巨头的宝座,用户却没有花一分钱。Google园区里的高薪员工,超级美好的食堂和办公环境,是谁给的?

这问题真蠢!当然是广告主。

哦,原来广告主是猪。
真的吗?

广告主凭什么给Google钱,不给你,不给我呢?

这问题真蠢,因为用Google的人多啊。看它广告的人也多。看广告的人多了,自然有人买单。
哦,原来我们才是最后那头猪。

当你不需要为互联网产品付费的时候,你就会成为产品的一部分。是的。Google不会蠢到出售用户数据给广告主。Twitter也不会,Instagram不会,抖音不会,头条不会,微信也不会。这些数据是它们用免费工具辛辛苦苦从用户那里拿到的,为什么要卖给广告主?

它们出售的,是用户注意力,是用户的停留时长,是对用户未来行为的预期!为了追求用户时长,在上帝规定好的24小时内,尽可能多的黏住用户,互联网厂商用尽各种办法。

大部分用户懵懵懂懂,甚至天真地以为,信息流推送是算法的优化,是新时代高科技带给人类最伟大的发明。那些批评它们的,排斥它们的,说它们制造信息茧房和狭隘认知的,不过是白玉微瑕,顶多是码农小哥的无心之失,无伤大雅,瑕不掩瑜。

他们大错特错。

斯坦福的劝服技术
劝服技术,非常拗口的词,没办法,我也不知道如何翻译。

1997年,B.J. Fogg在斯坦福大学创立了一件实验室。它的名字是Stanford Persuasive Technology Lab。

Persuasive,谷歌翻译提供的中文意思是,有说服力的。Persuasive Technology,有说服力的技术。

是的,劝服别人,说服别人,在斯坦福的人类行为研究中,1997年,23年前,就已经是一门学科。

在Persuasive Technology Lab中,影响人类行为的心理活动,因素,都被提取出来。斯坦福甚至有一门课,叫做Persuasive Technology Course,中文叫劝服技术训练班?

当傻傻的用户还以为“有说服力”是天赋技巧时,参加过斯坦福这门课程的互联网精英,已经开始将核心技术应用到自己的产品上。

2018年10月27日,Google发送邮件,庆祝全球Gmail用户数达到15亿!也就是说,全世界每5个人,就拥有一个Gmail账户。嗯,青椒有3-5个,我自己都记不清。不过,据说拥有多账户的人只占很少的百分比。而且,2020年,Gmail的用户数据说已经达到20亿!

20亿!如果你是Gmail的产品经理,每一个图标的变化,每一个功能点的增加或者删除,都会影响20亿用户。对,这些工作在谷歌总部的工程师,某天早上的一个灵感迸发,可能就是下一版中产品的一丁点变化。

从颜色,样式,信息布局。20亿用户没几个人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喜欢什么,他们对产品的期望和满足,完全寄托在开发者身上。为了精准预测用户的喜好,一系列的行为追踪工具被开发出来,聪明的精英们,通过这些数据不断分析行为背后的心理特征,然后用得到的分析结果,去改进产品。

你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因为你不知道未来的产品是什么样子。但他们知道,是他们决定了你未来的喜好。

用Gmail举例,可能太远了。事实上,基于社交功能设计的互联网工具,无一不在大量应用劝服技术去优化产品逻辑,令用户无法自拔。比如抖音,快手,Instagram,Youtube。

强大的中国力量

互联网刚到中国的时候,人们对它一无所知。大洋彼岸的成功代表,象征着未来互联网产品的方向。

对类似的人群选择相同的解决方案,是最简单的路径。于是中国的创业者开始一窝蜂的模仿已经在美国成功的产品。

Facebook的高速成长让它拥有无数追随者。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失败了,剩下的人找到了更简单的办法。虽然他们不知道为什么Facebook的产品会设计成这个样子,但不妨碍像素级Copy。

那时候,可能全中国也没几个人懂什么行为科学,劝服技术。所以也无法深刻理解,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图标对用户心理会产生什么样的反馈,只能照抄。

不过,这段时间也没有很久。

Chamath Palihapitiya,Facebook早期的增长官,Chief Growth Officer。他特别喜欢用A/B测试来找出产品功能点在用户中的反应,最终确定胜出的那一款,更加符合用户行为逻辑。

这个方法被头条学会了。在头条起势的过程中,更多人知道了A/B测试。把相持不下的产品意见做成两款,投放到用户群中做测试,看反馈数据来决定选A,还是选B。这几乎成了中国互联网产品制造的标准技术,只是大部分中文用户不知道,它来自美国。

抖音占领美国,占领全球,不是偶然的。对于互联网产品来说,想要得到人群中更加精准的结果,当然是用户越多越好。

哪儿,比中国人多呢?

通过海量用户测试得到的数据,让免费互联网工具的中国制造很快超越美国,甚至在美国开枝散叶,无人可挡。

这里面最大的奥秘,是人类心理的共通性。

迟钝的大脑

虽然地球上的国家林林总总,人种各不相同,但人类社会有着最基本的行为准则。贪婪,恐惧,自私,懒惰,只要你是人,就会有同样的情感表达。

宗教,当然是利用人类心理深层恐惧的最佳范例。但宗教的发展,足足用了几千年。互联网就不同了。

上万年来,人类的大脑没有长足的进步,起码计算量不是按照摩尔定律进化的。但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在不断变化的技术中,如何能够锚定用户心理,准确预测他们的行为?

只要人心不变,或者人类心理变化的速度远远低于技术发展。它就是算法方程式的锚点,常量。

拼多多的拼一下,淘宝的游戏,京东的红包,抖音的小姐姐,头条上骇人听闻的标题。你逃得过一个,还能逃得过所有吗?

不,当然不能。那些令人欲罢不能的内容,恰恰是人类潜意识中千百年来形成的固定模式。你随时勾引,它随时上钩。

这些钩子有多少种?我不知道。但在行为科学的研究里,在劝服技术培训班上,在书店里流行的增长黑客,占领用户心智的书里,方法众多。

潜意识控制

有意,无意,真正的技术是润物细无声。真正厉害的产品会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它交待的任务,实现一次增长,卖出一份广告。

你还记得上一次刚放下手机,又拿起来是因为什么吗?
是对信息的渴求?对认同感的追逐?对同伴的回应?还是焦虑的释放?

2013年,我建立了自己的QQ群,从10个人到1000个人。我理解了社群活跃的精髓,陪聊。每一次发布信息之后,用户在最初的30秒内,希望得到回应的焦虑感最强。谁能够及时缓解用户焦虑,谁就能保持群活跃度。

不仅是社群,所有带评论的内容讨论区,都有类似的规律。不管用户深思熟虑还是头脑发热,基于人类底层心理诉求而产生的回应焦虑,人人都有。除非你不是人。

缓解焦虑,增加幸福感。这些小手段在当今的社交工具中,已经是小儿科。让用户成瘾,形成固定的行为模式,才是它们的终极目标。如同游戏一样,当你每次刷视频,上下翻看抖音,那种对未知内容的期待,都会形成心理焦虑,而一旦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大脑会立刻分泌多巴胺,提供幸福感。还记得巴甫洛夫的喂食试验么?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并非一定如此原始。

我们当然是靠不断分泌的多巴胺活着。那些不能通过日常行为获取多巴胺的人群,有固定标签:抑郁症。

于是,从劝服技术到行为控制,免费的媒体工具再次升级。

你以为那些吸引我们一次次翻看朋友圈的,一次次滑动屏幕寻找新刺激的诱惑可以轻易抵抗。但已经形成的奖励行为,你不仅要对付产生喜悦感的多巴胺,还有放下手机之后的空虚。

对,空虚,是空虚让你不停地拿起手机,企图回到幸福的怀抱。一旦放下手机,忽然产生的疏离,令人感觉刚刚从一场海天盛筵的现场转到阴暗潮湿的小巷。不,你不要。于是又拿起手机,消耗着原本属于你的时间。

从按钮,颜色,视图排放,社交工具在潜移默化的培养用户行为,通过奖励机制来强化用户的某些行为。让更多的看见,评论,点赞,甚至打赏。所有这些反馈都在建立用户的行为模式,通过操纵人性中对群体认同感的潜意识需求,释放多巴胺,从而让TA上瘾,欲罢不能。

兔子洞

其实,无所不能的算法,并不能准确了解你心中所爱。每一套机制都在不断测试用户,通过反馈来提供更多“感兴趣”的内容。

Youtube上的内容推荐,会有一行小字:“看过此视频的用户,还看了xxx。”

这行字本身是推荐,也是解释,Youtube为什么会给我推荐这条内容。Youtube并不知道我的爱好,我的性取向,我的人生目标和情绪好坏。它只能通过已知数据来推测我的行为。与我关注相同博主的用户偏好,是非常好的参考材料,可以用来对我进行分析和内容推荐。

这种基于类似兴趣的内容推荐机制,他们叫做“兔子洞”。

算法并非无懈可击,它并不能真的直抵人心。但你只要给出一点点暗示,它就能寻隙而入,发掘每个人心中隐秘的角落。

早期互联网上流传的名言,没人知道屏幕后面是条狗。

现在也没人知道。但,算法知道。只要在算法的世界里稍有动作,它就会侦知你的感受。通过更多数据的反馈,可以描绘出屏幕后面到底是谁。

TA是你吗?是我吗?
都不是。TA不在现实里,TA的表现不受真实世界的约束,TA更浮夸,更坏,更嚣张,更加贴近我们潜意识中真实的自己。

真实世界里被人类藏得很好的道德瑕疵,在算法世界一览无余。高效率的个性化信息投喂更是加速心中恶魔的成长。每个视频下面的观看量,直播间中的在线人数,都在告诉你,别怕,你不是一个人,我们都喜欢这里。

不知从何时起,Youtube会给我推送萌宠视频。它们的确可爱,极为治愈,除了一身的毛发让我鼓不起做猫奴狗奴的决心,别的都很好。

从萌宠,到非洲大草原的各类动物,从动物展示到猎杀。当我好奇地观看了一些非洲狮群捕猎的手拍视频之后,Youtube的推荐内容中开始大量出现xxx eaten alive,猎物被活吃的视频。

在这些视频下面,居然已经有用户总结出Warhog,野猪是最惨的猎物。因为它们在被鬣狗套肠挖肚的同时,不会放弃惨叫。瞪羚,角马,斑马会安静看着自己被分食,直到咽下最后一口气。

对成人来说,这些血腥杀戮的视频,完全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但我依然感到不适,我很担心某些不良情绪会被这些内容催发,鼓励。我爱这些动物,爱自然,但不爱杀戮。

我拒绝了一些看上去更加血腥内容的推荐。我知道Youtube开始在“我”的标签下增加sensitive敏感用户的权重。

我敏感吗?也许。但根本原因,是我在抗拒某些内容对内心阴暗的召唤。我不能给恶魔投喂食物。

更有效率地分裂世界

时间就是金钱,互联网的高效有目共睹。

在算法的世界里,看似无序的内容正在被有序地推送给用户。这种机制的高效,打破了过去几千年人类认知的形成模式,更容易出现极端的选择。

不说抖音,快手,B站,打开大众点评,男性用户大概率会看到好看的小姐姐。被俗称奶头乐的社交内容,圈定了新的审美观。大胸,大屁股,大长腿,毫无瑕疵的面孔,还有如雪肌肤。

想想看,我们从传统美,真实的美,达成互联网的美,才用了几年?
从何时起,不适合黄种人的丰乳肥臀变成了美的代表?

健身房里挥洒汗水,手机前搔首弄姿,被社交工具裹挟每个人都在网上企图变成圈子里最靓的女,或者仔。如果美颜不行,那就整容。

我无意评价或者定义什么是美。这股改造自己的潮流如此巨大,以致于催生出医美行业,并通过海量资本回过头来固化审美认知。

我只想说,高效的互联网工具,正在迅速让人群达成共识。通过对兴趣相近的用户推送类似内容,社交媒体得以在短时间内搭建出一个虚拟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你只会看到你想看到的信息,周围的人群具有相似的特征。一条立场相同的评论会让内容发布者迅速得到喜悦感,并且加深已经形成的认知。

16年,在美国忽然有一则谎言流行,华盛顿的“乒乓彗星(Ping Pang Comet)”的披萨店是一张地下虐童网络的核心节点。不管老板如何解释,甚至邀请网友上门查验,都无法阻止Twitter上披萨门#Pizzagate话题的诞生。这起闹剧的高潮,是一名持枪男子企图闯入披萨店解救困在里面的儿童。

很可笑吧。但,傻逼的共识,也是共识。2020年,傻逼的共识,我们见得还少吗?从新冠病毒到分裂的美国,还有不停闹腾的香港。你看,最有意思的是,立场不同的人群互为傻逼。极端思想让他们之间最基本的沟通变成不可能。

对,不和傻逼沟通,这份共识倒是一致。

在虚拟的社交网络中,不受管制的键盘侠,畅所欲言的假象,让偏执得以加强,进而产生恶,恶意伤害,网暴。始作俑者还振振有词,认为这是自己的权力。

他们是坏人吗?严格的说,还不算。
他们只是在自己的认知中,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千人千面
为了在小小的屏幕上,展现足够多吸引你的信息,社交工具提供的内容必须做到千人千面。每个人看到的都不一样,都是属于你的定制。

我们打开微博,打开头条,打开新闻客户端,看到的是各不相同的首页推荐。很棒,对吧。

人类认知是从周遭信息中提取出来,有选择的“知识”。你每天在看什么,周围都是什么,就会认为世界是什么。拘囿在手机屏幕里的信息流,在你沉浸其中的时刻就是你的世界。

虽然我们每天打开的就是那几个App,但形成的认知,差异却越来越大。

成熟的人类个体,可以通过真实世界来校正认知。但真实世界的联系和反馈一旦中断,偏执会格外加强。2020年尤其如此。

对于更加脆弱的青少年,认知水平更低的小镇青年,真实世界的反馈是如此乏力,以致于他们更容易在虚拟世界中找到快感,认同感,幸福感,进而迷失。

还记得那个要学弟“社交死亡”的清华学姐吗。在Z世代的人群中,虚拟和真实之间的界限几近于无。

实际上,没有人能逃过网络人设和现实的纠缠。虚拟人设被爆,人肉伤害只是或早或晚。越是年轻,越容易被虚拟世界中的情绪控制。

在大家每天都看新闻联播的年代,认知分裂是少数人的觉醒。绝大多数人,对世界的认知有基本共识。

我们当然不能倒退回那个年代,但在有效的控制下,依然可以完成基础认知的建设。

现在你知道微博热搜为什么有人工置顶,今日头条为什么有雷打不动的内容推荐。社交媒体推动世界分裂的认知,不止我有,早就有人知道了。

免费陷阱
我们把每天使用的App当做工具,微信,支付宝,京东,淘宝,滴滴打车,饿了么,大众点评。。。

但你想过没有,原本的工具是什么样的?

原本的工具需要花钱买,你需要工具来解决实际问题。当你不需要它的时候,它会安静地躺在那里,不会打搅。互联网工具是吗?

App有推送,有提醒,它在手机上蠢蠢欲动,寻找每个唤醒“主人”注意力的机会。它,是有灵魂的工具。而我们,没有给这些工具花一毛钱。

免费,是人类心理最明显的弱点。谁都知道,谁都逃不开。免费,总不会吃亏。对短期利益的重视,早就根深蒂固的存在我们的大脑中。收益,损失,风险,从原始人开始形成的思维模式,到今天还在支撑人类行为。

这个世界永远不缺羊毛党,永远不缺占便宜的用户,永远都有骗子的存在。
世界是平衡的,你有了这个,就得付出那个。

在免费的互联网上,即使最小的公司也有基本目标:用户活跃度,用户增长率,广告变现。

看似算法掌控世界,不如说程序员掌控世界。构建模型,抓取数据,优化算法,精准投放,在对用户预期行为的竞争中,谁的算法更精准,谁就是赢家。而赢家通吃。

随便翻开一家互联网公司的业绩数据,用户时长都占据主要位置。因为只有足够长的时间,不,越来越长的时间,才能容纳更多的广告内容,驱使商业利益最大化。既然在工具上免费,就必须在其他地方加倍收回成本。每一款谋求发展的互联网工具的核心都是要占据用户心智,占用用户时间,以期最大化商业利益。免费工具当然好,但它需要用户付出的,是时间,是未来。

从劝服技术到行为控制,免费的,才是最贵的。

逃离
火车,汽车,飞机,轮船,大炮,宇宙飞船。每一个高科技工具的出现,都加快了人类发展的进程。而我们最终都适应了被改造后的新世界。

我有一度认为,抖音,快手,个性化的内容推荐,终将被用户消化,适应,从而脱离深度掌控,让工具回归工具的本质。

也许我是对的。如果人脑适应的速度,比算法更快,或者人类固有行为模式的路径依赖,能够压制算法带来的快感。

能吗?

现今的社交工具,底层对用户行为逻辑的设计,同样出于潜藏在人性深处的生物本能。压制本能的,除了理智,只有另一种本能。

我不知道这种本能是否存在。即使它存在,也会被研究,被讨论,被写进模型里,要么利用,要么规避。

在由社交工具构建的信息系统里,信息获取的难度是不平衡的。工具对用户偏好的追求,对用户喜悦感的追求,让它更愿意推荐用户现有认知中的内容,而不是拓展边界。这就是所谓的用户粘性。

在这样的系统中,某些行为受鼓励,某些行为不受鼓励。想要得到更加全面的信息,需要用户突破社交工具打造的信息茧房,有意识地寻找差异化,构建认知基础,规避自身的人性弱点。

是的,想要客观地观察世界,更难。尽量保持客观,不仅需要理智来对抗内心,还需要对抗算法。不,是算法背后千百个辛勤工作的码农,深刻研究人类行为的专家,商业天才,这样一群极其优秀的人类。

这是一场赌局,我们坐在老虎机前,妄想赢得整个世界。

结局是什么?
看看自己的屏幕使用时间报告,再来下结论。

没有人是坏蛋
在对抗算法创造的虚拟世界时,没有人是坏蛋。没有一个具象的人类,代表邪恶。

码农是坏蛋?行为专家是坏蛋?甚至他们的工作成果,也称得上人类伟大的进步。

只是人类太脆弱了,太渺小了。我们经常被自己制造出来的东西,轰的稀巴烂。而且,不到稀巴烂的时候,我们还沾沾自喜,以为攀上了某座神奇高峰。

在免费的互联网上,你,我,用户们,就是那头被伪装成猪的羊。羊毛,终究还是出在羊身上。

并非每家公司都在肆无忌惮地应用技术去攫取巨额财富。一个产品经理的一个念头就改变几亿人的行为模式,是有道德风险的。

现在去看张小龙在微信上的克制,对工具用完即走的定义,确实高屋建瓴。富有的苹果也在这样做,尽可能地保护用户隐私,不让用户成为产品的一部分。

但这些够了吗?你克制,不代表别人也需要克制。每一家初创企业,只要产品不卖钱,都要想办法从用户时间和用户的未来决策上赚到钱。要活着,就别谈克制。

如果有克制,不会有头条,不会有抖音,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创造如此巨大的规模。

将未来绑定在别人的良知上,不现实。
理智,才是最基本的赢家素质。
自律,才是我们的核心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