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算法”:当代年轻人的自救法

“节日想要礼物?不想直接跟男朋友说,但又怕他不懂你?”

“那就直接对着男朋友的手机一直说你想要的东西呀,手机听得懂!”

前段时间网上好多人都在说,如果一直对着手机说某个东西的话,手机就会推荐什么东西,这不就是推荐算法的作用吗。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发现自己的生活正在被互联网的算法给控制着,吐槽大数据“不讲武德”,窥窃自己的喜好、隐私等。

反算法,反劫持

在如今这种互联网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个性化推荐已经成了互联网产品的标配。

其主要作用就是根据用户在互联网上留下的一些行为足迹来向用户推荐他们可能感兴趣的内容,本质是为用户服务的。
虽然算法是技术创新,但同时也是“信息茧房”的缔造者。

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说过:“在传播过程中,公众会偏向于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久而久之,便会将自己置身于狭小的‘信息茧房’中”。

而当代的年轻人们也意识到了长期处于这种“信息茧房”中会上瘾,自己的视野也会变得狭窄,从而被各大APP所“控制”。所以很多的年轻人也开始用自己的方式走上了“反算法”的道路。

为了让自己不被推荐算法所“控制”,年轻人们花样百出。

他们试图通过“不登录、不点赞、不关注、不评论”的方式来隐匿自己,或者使用多个手机和账号来分隔网络环境,更有甚者还会为了不同的需求而“训练”具有不同爱好的账号。
年轻人们之所以会走上“反算法”的道路,主要的还是因为在这个大数据时代中,人们的画像被绘制得越来越精细,正是由于对技术进步的崇拜,人们也更容易被技术劫持。

是迎合,也是蒙蔽

之前有一段时间流行起来一句网络用语,“XX一时爽,一直XX一直爽”。

这句话很形象地表现了算法对于用户的迎合性,不断向用户推荐喜欢的东西来取悦用户。

这其实也是在暗示人们,应该提防被这些技术取悦和麻痹,因为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是被追求最大利益的资本所控制的。

算法推荐对用户最大的影响应该是情绪化的泛滥,因为人不一定会被别人感兴趣的东西所吸引,但一定会被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所吸引。

假如某天你点进一个APP想要搜索一些内容时,那些让你很感兴趣的推荐内容就很容易让你“点了又点”,甚至在一段时间内忘记自己原本想做的事。

除此之外,算法推荐可以不断地强化人们的某一种情绪,也可以让相同类型的人聚到一起,也就更容易导致同种情绪的不断极化,甚至让人们慢慢走向极端。

就像前段时间泛滥的“毒鸡汤”,诸如“出卖自己的灵魂和原则不丢人,丢人的是没能卖出好价钱”、“看一个人爱不爱你,细节足够说明一切”之类的。

这些毒鸡汤往往善于抓住某个特定的点来夸大其词,用苛刻的观念来“规范”所有人,有的人会被一时蒙蔽,但更多的是让那些“醒着的人”感觉到不舒服。

而“反算法”的年轻人们所做的一切努力也正是为了能让自己不被算法推荐牵着鼻子走,越来越故步自封,他们有时候也需要跳出舒适区去尝试一些新的事物和获取新的信息。

保持清醒,回归初心

算法推荐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被算法控制还不自知。技术的进步往往是把双刃剑,人只要不脱离社会和互联网生活,就总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算法推荐的影响。

而面对算法推荐,起主要作用的应该是人的独立思考。库克曾在第四届乌镇峰会上表达过一个观点,“我们不怕机器变得越来越像人,而是怕人变得越来越像机器”。
这也说明了无论技术如何发展,规则永远由人来制定这一点永远都不能改变。

互联网的出现本身就是为了让人们可以开拓眼界,在更广阔的交流环境中打破一些自身固有的认知,从而获得一些新的知识。

而并不是仅仅被包围在自己感兴趣的狭小范围内。所以勇于跳出算法舒适圈的那些年轻人们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网络精神的回归。

虽然不点赞、不评论等方法有时候不一定会有用,但只要有浏览记录,有停留时长等,算法就能通过这些信息来进行分析和推荐。
面对这些不点赞、不评论的人,推荐算法仿佛在微微一笑,“只要点击观看,你就输了”。

其实算法推荐也并不是没有可取之处,它可以将用户喜欢的内容进行整合分类,从而提高用户在下一次搜索时的效率。

信息爆炸的时代,不用算法推荐,获取信息的效率可能大打折扣。但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事物,有优点必有不足。

算法可以算出人们的兴趣爱好是因为它搜集了人们的信息,但没人能保证这些信息中不包括一些隐私、机密等等,互联网时代,隐私泄露的案例也比比皆是。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保持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才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