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华:赛读,我和学生共成长

梅子涵老师说:一个希望优秀的人是应该靠近文学的,亲近文学的方式,当然就是阅读。海量阅读、深度阅读、全科阅读,是为人生奠基、润色最好的画笔。在学生成长的路上,做学生阅读路上点灯人的执念一直在鞭策、激励着我要做些什么?于是,一场和学生比赛阅读的旅程在二〇二〇年九月一号拉开了序幕——

制作阅读单、打卡单、阅读攀登者夺冠榜,让学生的阅读之旅,有了依据,有了目标,有了分享,有了成就感。我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赛读之争在悄然生根、发芽。

历时十天,读完了《爱丽丝漫游奇境》《偷莎士比亚的贼》两本童书,《偷莎士比亚的贼》这本书共233页,11万字,这是一本获国际大奖的童书,引起我读这本书的兴趣首先是题目,我想知道偷《莎士比亚的贼》到底是谁,他偷了莎士比亚的什么。一直读到书的三分之一处,疑惑之处才渐渐明朗起来,原来是一个剧团(无证剧团)逼迫文中的主人公仔仔靠速记的方法去听剧院记录“哈姆雷特”剧本的内容。

这本书以真实的历史为背景,虚构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冒险故事。这部小说让你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个活生生的莎士比亚和那个古老而又充满激情的英国。正如莎士比亚说的:美德是勇敢的,为善永远是无所畏惧。

书中所折射出来的人性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善与恶,美与丑,仔仔的勇敢,法肯纳的卑鄙,阿敏先生的包容,以及莎士比亚先生的热情和幽默。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跃然纸上,为我演绎出一部不亚于哈姆雷特的精彩戏剧,故事中的人物个性鲜明,感情丰富,内心世界复杂。这也正是莎比亚剧本中所塑造人物的特点。

之前,并不喜欢看这种纸质陈旧,纸张看似如报纸的书。因为印有国际大奖的头衔,必须一鼓作气看完。本书的的可贵之处:一是表现人物品质,主人公的品质是由一次次波折升华的,而隐性的主人公莎士比亚并没有用过多的笔墨去刻画,而是简单的通过剧场中演员的谈论、转述来表现的。这恰恰给莎士比亚这位伟人又增加了几分神秘感。

阅读的成效如何?我引领班里的学生通过围绕人物、根据故事情节绘制思维导图进行分享。按人物出场顺序圈人物,用“情节绳”、“情节梯”或“六宫格”等形式梳理故事情节。因为本书故事性强,情节波澜起伏。看着孩子们“情节梯”的形式完美呈现故事的起因、发生、发展、转折、高潮,我的成就感溢满心怀。

获国际大奖的小说果真有其不同凡响之处。当我在我们班里分享自己的读书感悟时,赢得了学生的啧啧称赞,同时,我的学生们也晒出了九月一日至九月十日以来阅读的书单,看到学生的书单,一时间,我被吓到了,在短短的十天时间,七个孩子阅读了至少四五本以上的书。此时的我,既为孩子们的精彩表现感到欣慰,又为自己只读了两本书而着急,这样的阅读速度怎么和学生比赛?不甘心落后,对阅读的渴求,让我迅速投入到第三本书的阅读中——

《柳林风声》是一部经典童话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四个性情各异的小动物,四位主人公在弥漫着真挚友谊与温情的柳林中,演绎了一段扣人心弦的故事。读完这本书的相关链接,知道了这本书的创作背景,作者以自己的儿子为原型,将儿子身上所拥有的个性,移植到了故事主角之一的蟾蜍身上。因此可以说,一部经典伟大的作品,必定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亦能看到这样的生活缩影。

接下来,在我书桌上尘封了许多天的另一部获国际大奖的小说《山居岁月》成了九月份赛读之旅的第四本书,这是一本一个14岁男孩儿山姆野外生存的历险故事。

“不负岁月不负生”!白天上班忙得团团转,根本没有时间阅读,但和学生的比赛却从不敢停止,每天晚上,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简单洗漱就开始醉心于阅读,或蜷缩坐在沙发上阅读,或躺在床上背靠床头阅读,读累了,倦了,趴在床上、侧着身子读,直至深夜十一点多,这本九点五万字的世界大奖小说被我读完了。也正是这本书的阅读,再次让我对整本书的阅读获得了“开光”的灵性,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幅幅绘制整本书思维导图的清晰轮廓。

阅读,是一个输入的过程;思考,是一个大脑思考加工的过程;分享,则是一个输出的过程。如何由部分学生的阅读带动更多的学生爱上阅读——最有效的方法依旧是让“学生告诉学生”。如何进行阅读后的“输出”?首当其冲,我依旧想到的是用思维导图呈现阅读感悟。

于是,我引导孩子们绘制不同主题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主题可以是文中出现的小动物,以小动物所吃的用天然食材做的食物为主线,再梳理对人体有益的野生植物(文中多次提到了蒲公英),其中附以文中主人公山姆学会的生存技能:亦可以以季节为主题,书中一年四季景物描写很有特色;亦可以以书中人物为主题,把孩子们今天的生活和书中人物山姆的生活对比……这样思维导图让整本书的文字鲜活起来,由此让孩子体悟到获国际大奖的文学作品果然有许许多多的可圈可点,可品可赞之处。

《腰门》这本优秀儿童文学作品是儿童文学作家彭学军的另一部描写湘西凤凰古城,从最原始的美演绎到古朴、繁华古城的渐变过程。书中语言的魔力来自于对人物、景物的细描,来自于场面描写,来自于文字的动态感和画面感,更来自于拟人、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尤其是关于声音的比喻,流水声如蚕丝绵绵不绝,说话的声音如水珠、如清流、如羽毛,像一根柔韧的丝带,歌声如魔网,耳环碰撞的声音像露珠一样清亮。美妙的比喻句把美如仙境的“南凤凰”渲染的神秘莫测、古色古香,令人神往。

《腰门》是一部文学作品,吉忠兰老师对这本书的解读更让我眼界大开,找到了一种又一种解读整本书的方法。在地貌、乡土、民族风情中,在人、在物,在语言的魔力中,在故事情节中,在对比,思辨,拓展阅读中……

文学作品犹如一盏明亮的心灯,照亮我们的阅读之路。《总有一天会长大》《我是白痴》,这两本书从儿童的视角描述了孩子成长过程中从天真、纯洁、自卑、彷徨到自立,自强,自豪的曲折历程。读儿童本位的书,能让我们多角度了解儿童的心理和行为。从而更好地引领每个孩子做到胸怀理想,心中有格调,有灵魂的未来接班人。

和孩子们的赛读之旅,就这么愉快地飞逝着。两个月的赛读之旅转瞬即逝,我在与学生的赛读、比拼中阅读了十八本书,共计三百多万字,我们班的孩子的阅读量也令人瞠目,其中有3个达到了五百万字,有25个孩子达到了三百万字。

和时间赛跑,和书赛跑,和学生比赛,我知道可能永远比不过他们。但是,我愿!他们在一部部文学、科学、自然、数学、科幻作品的熏染下,爱上阅读,爱上经典,爱上科学,从而热爱生活,热爱我们这个生活得美丽、可爱的世界;我愿!用阅读的光照亮孩子们的阅读之旅;我愿!努力加快阅读的步伐,争取向一个优秀的阅读点灯人靠近!

作者简介:
朱建华,新密市市直第三小学语文教师。河南省骨干教师、郑州市优秀教师、“上海真爱梦想”三星教师、“亲近母语、星星点灯”阅读种子教师。喜欢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愿做孩子阅读路上的点灯人,伴孩子一路阅读,收获最美好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