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职太太地位怎么样 全职太太承担社会中坚力量却被“妖魔化”

全职太太在中国的地位之低,未曾想竟到如此地步。
据说爱喝茶的潮汕人哪怕去讨债,东家只要“喝杯茶先”,事情都还有得商量,最大的决裂就是“我不喝你们家的茶”——这位去给母校捐款的太太大概没想到,张佳梅校长比不喝茶的潮汕人还刚烈,不喝你的茶,不要你的钱,还叫你滚出去。

我一直认为中国人对全职太太的态度有点妖魔化,这种妖魔化在于“有失偏颇”,总是摆不正一个全职太太的位置,这个普罗影视剧的编剧们有很大责任。

要么把中国全职太太拍成了女明星,比如顾佳那种不毕业个什么外语外贸会三国语言不住在汤臣一品那种豪宅里,就不配做太太;要么就是马伊琍版的罗子君,大红配大绿,坐在马路边嚎哭“我老公不要我了,我后半生完蛋了”。

要么拔高,要么踩低。这不是对全职太太的态度——这是当下中国人对生活的一种态度,毕竟,全职太太是最代表“生活化”的一群人,要么你够有钱,不然你就够惨。这就是我们的日常态度:要么就是追求一夜暴富,要么就是自称屌丝打工人宣扬丧和惨,反正就是过不好一个不偏不倚的日常。
但实际上,我们不能忽略的是全职太太在当下社会承担了怎样的中坚力量。

一个是全职太太的普遍性。只要你家里有一个学龄儿童便会知道我在说什么——在未来的很长时间,高中到本科学历的全职太太会成为主流。

大部分全职太太的全职,是因为孩子而全职,而非因为丈夫而全职,她们最大的功能不是买100件情趣内衣取悦丈夫,或者待在家里享福,而是作为一个学龄儿童的家庭教育陪伴者,和作为家校沟通的桥梁,以及接送课外班的司机,学校义工的参与者……

换句话说,全职太太是校外教育的志愿者,是学校教育的补充者。
妈妈,将在未来成为孩子非常重要的老师。教育在今后中国将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力量,假如任何一个家庭抱有那种“随他去读不读书”的想法,建议你们不要生孩子。未来的孩子们最大的问题不是吃什么奶粉,而是“谁来陪伴她从进幼儿园到住校”这个过程,细化到什么程度呢?

举个例子,我女儿刚上一年级,开始学拼音。a,o,e刚刚还不太怎么搞得明白,于是要开始标音调。但是她还写不完一句话的拼音,那么你需要给她把一句话的拼音写出来,让她去标调,这整个过程在每天下课后大概要有1-2个小时,然后再进行跳绳的打卡。
这2个小时谁来负责呢?
爸爸要上班。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是连n,l都分不清的大弗兰人,我爸甚至连普通话都不怎么说得好,你让他们去辅导吗?OK,这个光荣的任务就落到了我这个全家唯一能说好普通话的人身上。但是,我还是有全职自由工作的——但那一两个小时我常常都会想,我就是没有全职工作,全家人真的谁要是敢诟病我,我就撂挑子不干,you can 辅导,you up.
还有,假如一个孩子是学了课外班的,那么整个周末,妈妈基本就会处于一个接送司机的状态,尤其家里有两个孩子的,妈妈的周末就会变成八路军。

我想这就是大部分中国太太在面临的困境:我不辅导,谁辅导?我不全职,谁全职?我不开车,谁开车?很多人把家庭生活想象成为可以用钱解决一切问题,但是我想说的是,那需要有足够的钱,比如2个保姆的费用,比如一个司机的费用,但更惨的是,如果说还有钱解决不了的问题,那就是对一个孩子的引导和陪伴。
只有你,对,只有你,才能够真正对一个孩子的成长负起责任,你才会真的关心她今天语文作业做得好不好,数学作业做得对不对,她跳舞的时候开心不开心。
这个过程为什么不交给别人——比如托班老师。我发自肺腑的说,其实陪伴孩子写作业,也不是没有乐趣的。有时候我泡杯茶,有时候她会稍微读一会儿书,有时候我们一起读一会儿书,放弃这个过程,其实有时候会放弃你和她的一些时光。
全职太太,很多时候是作为一个孩子的陪伴者而存在的。

第二,就是全职太太的一个阶段性。在创业中国,大部分企业属于中小企业,大部分被社会不屑的全职太太,也是从这些中小企业里因为结婚怀孕而走出来的。因为身体,因为保胎,因为家事人手不足,在某个阶段,女人们要被迫忘记她所受的一些高等教育,要被迫收回发散性思维,成为一个简单,听话,照做的母亲。这个时间段普遍来说,在1-3年左右,没有帮手的母亲会坚持到把孩子送进幼儿园;有帮手的大概在断奶后就会出来工作了。
换句话说,不要看你现在多潇洒,但凡动了生孩子的心思,每个女人都有可能在某个阶段,以全职太太的身份生活一段时间。所以用一个阶段性的身份,去覆盖甚至是打击一个女人全部的人生,我觉得是很残忍而且很不客观地一种世俗态度。
我们忘记了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30出头,新婚生育,丈夫在外面挣钱,女人想要安心在家生两年孩子。这听起来,本是一个平常,朴实,你浇水我耕田分工合作而且不怎么值得讨论的话题。
还有,很多人说,这个时候,比拼的就是你丈夫的良心,看你嫁了一个怎样的老公。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一个全职太太的保障如果要全数放在一个男人的身上,那整个社会就没有资格去享受一个孩子的未来去创造的一切成果。因为在这个过程中,缺乏的不是全职太太要多么努力,而是我们缺乏整个社会一种“向好”的精神。

我们不肯给丈夫更多的心理建设和教育,太多妈宝不肯从婆婆的庇护下投身小家庭,女人之间甚至不肯给全职太太很多的支持。这才造就了,因为妻子不安心,所以不肯生孩子;丈夫不够承担,妻子不够信任——整个乱套的局面。
中国社会还不太明白:孩子不是妈妈的孩子,是爸爸的孩子,是整个家庭和社会的孩子。

如果硬说,非要我去描述在未来一个怎样的丈夫是合格的,也许正是一个,被大格局,大智慧,大爱的妈妈养育起来的男人才是合格的丈夫。假如从现在起,就没有太太是安心的,没有母亲是开心的,那么她们手里的儿子会怎样?轮回,因果,子子孙孙无穷尽也,我无法想象未来是一种怎样的局面。未来的女孩子,大抵真的会“不婚不育保平安”。
女人之重要,在于男人也是被女人养大的。如果如此妖魔化一个全职太太,那么不如说,在妖魔整个社会的抚养者。

我身边其实有一批家庭,他们不太出声。他们是那种你看起来其貌不扬的家庭,没有什么豪车也没有什么豪宅。丈夫有一份工作,妻子曾经也有,后来辞职了。丈夫没有太多的钱,但家用上交。妻子带几年孩子,给丈夫做点饭,闲暇时光看看电视打个小牌,但丈夫也不认为这有何不妥。大周末他们一起送孩子去上上辅导班,开个小破车一起回家吃个饭。
她们很难界定自己和你们说的“全职太太”是不是一路人,但是她们知道,日常生活就是如此,简简单单过下去。
最后他们的孩子长大成人,大部分变成了你,变成了我,变成了你身边那个爱喝奶茶的老闺蜜,变成了巷子里那个愿意喊你名字骑自行车去载你上学的邻居小哥哥。
我觉得这种平安和乐是属于我父母那一代人的浪漫,也是我和你这代人的幸运。
那时候,我们不怨恨妈妈,不嫌弃她们不上班只会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