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麻的撩人情话怎么写 肉麻情话还得学习古人

温庭筠诗云: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是说古时候贵族女子在镂空的象牙里镶入一颗红豆送给心上人取其入骨相思之意
象牙价贵寻常人家轻易不可得鸿雁传书以解夫妻之间绵绵相思情意
1、秦嘉和徐淑
傅璇琮所言:“书至汉代,其体备矣”。
两汉的书信散文种类繁多,体例也已较为完备。而其中为夫妻之间书信往来以互诉衷情,则首推秦嘉、徐淑二人。
秦嘉、徐淑的生卒年月,历来文献皆曰:“不详”。其生平事迹未得详细记载,只得从零星史料中获悉。
经过后来史学家考证,二人皆出生在陇西(今甘肃通渭),大概生活在东汉桓帝时期。
桓帝时期,已处于东汉末年。此时宦官外戚轮番执政,政治腐败。秦嘉因公务从陇西调往洛阳,但此时徐淑因病居家,分别之前夫妇没有相见。
陇西至洛阳千里迢迢,关山难越,夫妻二人将长时间分离,而心中又有万千思念有所嘱托,因而只得以书信往来互诉衷情,聊以慰藉。

秦嘉徐淑诗文合抄

不能养志,当给郡使,随俗顺时,僶俛当去。知所苦故尔。未有瘳损,想念悒悒,劳心无已。当涉远路,趋走风尘,非志所慕,惨惨少乐。又计往还,将弥时节,念发同怨,意有迟迟,欲暂相见,有所属托。今遣车往,想必自力。——秦嘉《与妻子徐淑书》
秦嘉的感情是复杂的,既有对此行前途的担忧,也惦记牵挂妻子。对秦嘉而言,有机会到洛阳为官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不能养志,当给郡使”他直言不讳,表明自己志向不在官场;“趋走风尘,非志所慕”,陇西和洛阳相隔千里,道路难行,夫妻之间必会长时间分离;“未有瘳损,想念悒悒”更兼妻子抱病在家已久,因而秦嘉心中有所郁结,作《与妻子徐淑书》。

秦嘉徐淑诗文合抄

徐淑收到丈夫的来信得知夫妻二人将要久别,自己又因抱病无法前去相会,百感交集之下,作《答夫秦嘉书》。
室迩人遐,我劳如何?
深谷逶迤,而君是涉;
高山岩岩,而君是越,斯亦难矣。
长路悠悠,而君是践;
冰霜惨烈,而君是履,身非形影,
何得动而辄俱?
体非比目,何得同而不离?
于是咏萱草之喻,以消两家之思,
割今者之恨,以待将来之欢。
今适乐土,优游京邑,
观王都之壮丽,察天下之珍妙,
得无目玩意移,往而不能出耶!
——徐淑《答夫秦嘉书》(节选)
“深谷逶迤”“高山岩岩”徐淑因想到丈夫赴京途中十分艰苦而放心不下;“身非形影”、“体非比目”她要像“影子”和“比目鱼”一样陪伴丈夫;接着劝慰丈夫,“观王都之壮丽,察天下之珍妙”莫要心系别处而“不能出郊”。
徐淑善解人意,并能宽慰丈夫心中所虑,她以“比目鱼”的自喻,充分表现了对丈夫的牵挂和寄托。
《艺文类聚》记载“秦嘉妻与嘉书曰:分奉金错碗一枚,可以盛书水,琉璃碗一枚,可以服药酒”。徐淑在给秦嘉回信时,还一并赠送了成对的金错碗和琉璃碗。
秦嘉读罢书信,思念更浓,故又作书信《重报妻书》,并附赠给妻子明镜、宝钗等物,,取“明镜可以鉴形,宝钗可以耀首,芳香可以馥身,素琴可以娱耳”之意,如定情信物一般随书信一同来往,眷恋之情溢于文字。
徐淑又作《又报秦嘉书》,诉说对丈夫的思念深情。

秦嘉徐淑公园

清代陈裴之在《香畹楼忆语》中写:“可人夫婿是秦嘉,风也怜他,月也怜他。”
秦嘉、徐淑夫妻二人的结局并不完美。秦嘉赴洛不久,虽仕途一帆风顺,高升为黄门郎,却不久抱病而客死异乡。此番赴京,竟是永别,已然是阴阳两隔。徐淑欲为秦嘉守节,抗拒兄长让她再嫁,竟然自毁容貌,以证其与秦嘉坚贞之爱。
在流传至今的散文作品中,仅存秦嘉文2篇,徐淑文3篇,除去徐淑《为誓书与兄弟》外,其余4篇散文皆为夫妻二人赠答文章。
2、陆游与唐婉
传闻陆家的传家宝是一只精美无比的凤钗,这只凤钗被当做定情信物由陆游送给唐婉。
宋高宗绍兴十四年,二十岁的陆游和唐婉结为伴侣。风华正茂的诗人夫妇二人吟诗作对,互相唱和,宛如一双翩跹于花丛中的彩蝶,成双成对。
情深不寿。唐婉流露出的才情和思想不被陆游的母亲所容,陆母亲借口唐婉与陆游耽于情爱不求上进,且成婚后一年未有孕,逼迫夫妻二人分开。
陆游曾另筑别院安置唐婉,被陆母察觉后,命陆游另娶一位温顺本分的王氏女为妻。
不久,唐婉在自己父母兄长授意下,再嫁给濮王的第七子赵士程。赵家与唐家是世交。
赵士程是陆游的文友,对陆游十分钦佩,也很同情唐琬,想尽力令她幸福。唐婉与他成婚后,生下了二子一女,新的情意也在心中萌芽。

陆游画像

多年后,陆游游览沈园,正巧遇到唐婉夫妇也在园中。四目相对,昨日情梦,今日痴怨尽绕心头,感慨万端。
一阵恍惚之后,已为他人之妻的唐婉还是提起沉重的脚步,留下深深的一瞥之后走远了,只留下了陆游在花丛中怔怔发呆。
暖风袭来,陆游循着唐婉的身影追寻而去,来到池塘边柳丛下,遥见唐婉与赵士程正在池中水榭上进食。隐隐看见唐婉伸出玉手红袖,与赵士程浅斟慢饮。唐婉征得丈夫赵士程同意,亲手向陆游敬了一杯酒。
陆游饮后,在沈园的墙上题下一词《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这首词写的是陆游自己的爱情悲剧。
他回忆了与唐婉同游沈园时的柔情密意,也写词人被迫与唐氏离异后的痛苦心情。
一连三个“错”字,连迸而出,是错误,是错落,更是错责,兼有无限的落寞与悔恨。

沈园 《钗头凤》

五年后,唐婉再次来到沈园瞥见陆游在墙上的题词,不由感慨万千,于是和了一阕《钗头凤》。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寻问,咽泪装欢。
瞒,瞒,瞒!
从昨日的美满婚烟到今天的两地相思,从昨日的被迫离异到今天的被迫改嫁,已是不幸。
改嫁以后,唐婉连悲哀和流泪的自由也丧失殆尽,只能在晚上暗自伤心。
结句以三个“瞒”字作结,愈瞒,愈能见出她对陆游的一往情深和矢志不渝的忠诚。

沈园

唐婉在作《钗头凤》的同年秋天,抑郁而终。
“曾经沧海难为水”美好的爱情被毁在世俗的风雨中,只能留下多情的《钗头凤》,令后人为之唏嘘叹息。
3、孙原湘与席佩兰
孙原湘幼年早慧。四岁能诵汉魏晋及唐李、杜诗,九岁习论孟、四经、三礼,号神童。少年能诗,笔益豪荡,有奇气。
席佩兰名蕊珠,字韵芬,一字道华,号浣云。
由于席佩兰的姑母是清朝颇负盛名的诗人,于是席佩兰的父亲席光河亲自教授自己的女儿诗词歌令,教导她要以自己的姑母为榜样,知书识礼。
孙席两家同为昭文(今江苏常熟)望族,二人同年出生。乾隆四十一年冬,孙原湘与席佩兰成婚,两人门当户对,感情甚笃。
“修得人间才子妇,不辞清瘦似梅花。”当时女性文人的家庭理想,便是能与才高卓著的丈夫进行精神沟通。

孙原湘 信札

乾隆四十四年,孙原湘奉父孙镐命赴沈阳郡署省亲。
夫妻二人婚后第一次分离,孙原湘难舍妻儿,佩兰也款款惜别,写下《送外之沈阳》、《惜别》二诗,“君行无万里,妾意有干重”,“晓窗还对镜,膏沐为谁容”句,难舍难分。
乾隆四十五年,孙原湘即将回乡,酝酿归期,但因意外推迟返乡,二人因此写了一系列诗传达思念之情,互相唱和。
记得扁舟放桨迟,殷勤问取早归时。
忽看红树青山影,已负黄花白酒期。
情重料非言惝怳,愁多莫是病支离。
一缄手寄难凭准,岂是桥头卖卜知。
——席佩兰《望外逾期不归》
鹊声啼上夕阳枝,锦字书来隔月迟。
封处尚疑双别泪,开时惟有一缄诗。
黄花比瘦灯初觉,翠黛含颦镜独知。
应是望予书更切,急弹红烛写乌丝。
——孙原湘《得内人书》

孙原湘诗《画兰》

孙原湘虽才华横溢,满腹经纶,但在以清朝八股文为重的科举考试中,数词落第。
席佩兰一直默默支持丈夫。乾隆四十八年孙原湘乡试落第,席佩兰写下“人间试官不敢收,让于李杜为弟子”句劝慰丈夫,气魄之大,潇洒之姿,闺阁少有。
三年后孙原湘又赴乡试,再落第,佩兰一如既往以诗鼓励作,软语劝原湘“加餐须努力,况有白头亲”,相扶相持患难与共。
嘉庆七年,孙原湘已是三赴会试,下第,此时他已一笑置之,不以为意,回家与妻子团聚。
嘉庆十年,孙原湘终于以第二名登第,授官翰林院庶吉士,作《子潇乙卯省试第二,今捷南宫仍作第二人,诗以寄贺,并祝状头》、《子潇报授翰林院庶吉士志喜》诗二首与妻子分享欣喜之情。

席佩兰画像(正坐抚琴者)

孙、席二人才子才女的美满婚姻己传为佳话美谈。
孙原湘曾写《怜才》“绛帖愿称诗弟子,红楼许拜女先生。”将自己与妻子关系比作诗弟子与女先生,毫不掩饰对佩兰诗才学问的钦佩推崇,大方承认妻子对自己学诗启蒙的影响,这在封建的古代实属不多。
孙原湘终其一生,都十分敬重爱护席佩兰。
孙原湘与席佩兰二人携手度过了五十五年美满的婚姻生活。在这半个多世纪的时光里,两人从如胶似漆的少年男女,最后成为一对看破名利,笑谈禅机的“地行仙”。最终达到了灵魂的契合,回归到了生命的起点。
他们生命历程是两个高洁心灵的蜕变及最终圆满融合的过程。
他们之间有生活的温馨,也有离别的思念;有诗歌唱和的相知,也有共赏四季的平淡。二人处于江南富庶之地,一生安定无忧,相濡以沫地携手共度五十五年。

半妆红豆,各自相思瘦。

当爱情遇上诗词便有了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每一首看似距离遥远的诗词背后都是一段真实的故事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