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诸葛亮刷起抖音 一代名相沦为“后勤部长”

“商王帝辛之后,中国再无人皇”

“诸葛亮就是个管后勤的”
“刘备其实是个伪君子”
“《西游记》中取得真经,成为斗战胜佛的不是齐天大圣,而是六耳猕猴”
……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满脸疑惑:“What are you saying?”,但是如果你看过抖音,你也许能够刷到类似的视频与言论。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网络上流行起了一些对历史人物与经典著作的“新解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看待问题的方式不一样,得出的结论自然也不尽相同。
只是这些“新解读”到底有几分是“真知灼见”,又有几分是“哗众取宠”,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盘点那些光怪陆离的新解读

近年来流行的“新解读”对象大概有两类,一类是虚构人物,另一类是历史人物。
在对虚构人物的新解读上,人们最钟情的莫过于齐天大圣孙悟空了。以孙悟空为主角进行创作的作品比比皆是。
比如周星驰主演的《大话西游》、2015年火爆全国的《大圣归来》,以及最新播出的网剧《大神猴》等,都从不同的角度对齐天大圣进行了解剖,向人们展现了“另类”的孙悟空形象,有的甚至能令人眼前一亮,好评如潮。

孙悟空本是罗贯中在《西游记》中虚构的人物形象,其他人对其进行自己的解读,并能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这样的“解读”虽然与传统的切入点不同,但未尝不是一种良性的“再创作”。
在对历史人物的新解读上,被“黑”了两千多年的帝辛则得到了一次完全的形象颠覆。
在传统的史学书上,帝辛时常以一种暴君的姿态出场,被世人称为“商纣王”,“纣,残义损害也”,世人以“纣”称帝辛,无疑是一种蔑称。

后世亦有一些有识之士为纣王鸣不平,孔子的学生子贡说:

“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史记》中对帝辛的评价除了“傲慢自负”之外,亦有正面的评价。只是有人将“帝辛”解读为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位人皇,却有些“言过其实”,混淆了小说与历史。

自古以来,“三皇”为神袛,是人们口耳相传的传说,却并无具体的史料可论证“三皇”存在于世。
纵然是有迹可循的“尧舜禹”等,也只称为“帝”,而帝辛虽贵为商朝国君,亦在“人”之列,如何当得起“人皇”之称?

后世亦有说法,对部落与国家有杰出贡献的君主可以称之为“人皇”,若是如此,秦皇嬴政等后世君王难道便不可称之为“人皇”吗?又何来“帝辛”乃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人皇”之说呢?

这样无厘头的“新解读”则显得十分滑稽,令人难以接受。

在一些抖音“史学家”的口中,诸葛亮,只有在《三国演义》中才是那个“多智近乎妖”的孔明,但历史上的他就只是个管后勤的,更有甚者,以《三国志》为例证,言之凿凿。

然而在《三国志》中,陈寿是这样评价诸葛孔明的:

“诸葛亮之为相国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诸葛亮在治理国家方面,是一个可以与管仲、萧何相匹配的人物。只是相对于他杰出的政治才能,行军打仗并非是他所擅长的。即便是诸葛亮的对手司马懿都对他赞叹不已,称他为“天下奇才矣”。
纵然《三国演义》中对诸葛亮可能有神化的倾向,但他也绝非某些人口中的“庸人”。“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的“武庙十哲”被解读为一个“管后勤”的,是否有所不妥?

被恶性解读的历史人物又何止孔明一人,譬如史书称赞“宽仁有德”的刘玄德也被解读为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若是他们泉下有知,也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了。
恶性解读背后的牛鬼蛇神

以“野史”代替“正史”、以狭隘的视角揣度博大的胸怀、以局部的瑕疵掩盖整体的光芒,在这些恶性解读的背后,不乏有人因个人喜好而提出有失偏颇的见解,也不乏一些“不择手段”的营销号为了吸引流量而提出这些“背离传统、夺人耳目”的观点。

这些营销号未必对历史有多深的涉猎与了解,他们也并不关心事实的真相,他们所需要做的仅仅只是博取眼球、引导舆论,来增加自身的热度与流量。

除此之外,有部分所谓的“学者”与“专家”,同样时不时地会冒出“反叛历史”的冲动。他们在研究历史这一方面可谓是激情四溢,仿佛历史上的人物皆是他可以肆意批判的对象,生于当代,却能勘破历史的种种迷雾。
借用某一网友的话来说:“他们举起了手中的键盘,以为自己是至高无上的神”。

正因如此,那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成了一个管后勤的乡野村夫,那个“怕因羞见刘郎才气”的刘备成了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那个出使西域十三年,始终未改其志的张骞成了一个抛弃妻子的“渣男”……
用全新的视角去解读传统,本应是一件值得推崇的事情,可“解读”却应有度。
在融媒体时代下,社会大众的话语权得到增强,世人的观点得到了更加充分的表达,但并不是所有人的观点都值得被认可与推广。

有些观点只要细加推敲便能发现其中的纰漏,可是这些充满漏洞的观点往往能够误导他人,在网络上传播开来甚至能够引得诸多认同。
当那些有着学者身份与专家地位的人言之凿凿之时,不明真相的观众就像是一个个“蚕宝宝”,陷入他们构建的“茧房”里,难以破壳而出。

纵然一千个读者眼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不是任何一个哈姆雷特的形象都可以拿出来取代已经得到世人认同的那个不朽形象,“新解读”可以,但请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