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为,“三观”不能作为评价剧集口碑的标准

“我爱上了你的身体,和另外一个女人的声音。”

谁也没有想到,播出以来声响平平的《创业时代》因为黄轩扮演的郭鑫年的这一句台词,瞬间被“骂”出了圈。

我们认为,“三观”不能作为评价剧集口碑的标准

尽管黄轩自我调侃“郭鑫年这傻子,真的不适合网恋”,但对于“渣男”的唾弃又怎能用一次“自黑”就洗白。观《创业时代》的各种短评、长评、弹幕,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大型的批斗会现场,而成为“众矢之的”的原因不过“三观不正”四个字。

说起来令人费解,互联网时代似乎总有一些无法撼动的“政治正确”。站在道德的制高点的“三观党”们,在这场“影视101”的比拼中,悍勇无畏,所向睥睨,“C位”至今已经毋庸置疑。

或许可以借用刘若英导演的一句话:“我什么都想到了,却没有想到观众会说它三观不正”。

舆情风向

言必“三观”的批判式看剧

“黄轩啊,你是欠高利贷了吗?”当雷人狗血的台词一经面世,便有不少吃瓜群众前来围观,在微博这样的一句调侃被获得了一千多个赞,被顶到了热门评论。

我们认为,“三观”不能作为评价剧集口碑的标准

今年六月初,中国青年报社发起的一项社会调查结果显示,90.4%的受访者观看影视剧时会关注其传达的价值观,76.7%的受访者拒绝看三观不正的影视剧。

这样看来,《创业时代》播出后,网络“键盘侠”制造的这些舆论乱象,或许只是整个影视行业的一个缩影。

曾经存活于“马哲”书本上的哲学言论,开始被信手拈来。带着批判式的评判标准,用现实生活中的眼光,去审视经过艺术加工后的影视作品,尽管听来让人颇为啼笑皆非,但也的确正在成为影视圈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而在《创业时代》之前,刚刚在一片争议中走过的是《娘道》。

我们认为,“三观”不能作为评价剧集口碑的标准

放在特定时期的“时代特征”,成为了“封建糟粕”的标志物。即使《娘道》所反映的是旧时传统的真感实情,但仍未能阻止割裂的“键盘侠”,所面对的网络暴力一浪接一浪。

带着所向睥睨的主角光环都无法逃脱三观党的压迫,那些拿到反派剧本的演员是何遭遇就可想而知了。

上一个受害者,就是被“爱上身体”的宋轶。即使有于曼丽的光环加身,宋轶也还是未能逃出被批判辱骂的命运,诸如“你什么时候可以死,一秒钟都不想看到你”的人身攻击,真让人不知是应该为演员的演技叫上一声好,还是应该将角色本身钉入耻辱柱。

我们认为,“三观”不能作为评价剧集口碑的标准

与剧中角色较“三观”的真,稍有不慎便触发网络暴力,这样的现象成为如今最屡见不鲜的存在。

甚至连古装剧都未能逃出“三观”的手掌心。《延禧攻略》袁春望社交软件一片乌烟瘴气,《香蜜沉沉烬如霜》的天后周海媚退博,而尽管《延禧攻略》中出演尔晴的苏青,在角色在线期间加入“炮轰尔晴”的阵营以求自保,但对于用心塑造角色的演员而言,也无不让人颇感悲哀。

之前,有媒体发文笑说,“三观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现在看来,似乎也不仅仅只是一句笑谈。

创作“维谷”

“三观”枷锁下的脸谱化危机

事实上,作为反映社会存在的文艺创作,过分要求在生活本色上经过艺术加工的影视作品披上“三观”的外衣,或许才是真正的“一厢情愿”。

回过头去看网络的种种呼声,“令妃就是心机婊”、“何书桓妥妥的大渣男”,这些如同“段子”一样的影视剧评论,简单粗暴的人物标签下,是零包容的僵化价值体系,强烈个人色彩、批判眼光让影视圈变成一个带着镣铐跳舞的舞台。

我们认为,“三观”不能作为评价剧集口碑的标准

把古装剧定义为魏璎珞“天生脾气爆,不好惹”的花样打怪之旅,把年代剧定位为反抗封建残余、追求自由人生的路径,把现代剧当作“真善美”的聚集地,处处皆充斥着“诗与远方”的阳春白雪。

更让人难过的是,尽管深知所谓“三观不正”不过是网民在语境错位下的情绪宣泄,但这些年的影视作品为了迎合观众变得越发小心却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面对此情,我们或许也可以换种思路,假如温迪痛哭认错、柳瑛娘冲破封建禁锢、如懿绝地反击……三观是正了,但或许又要再次被打上“不切实际”的标签吧?

不论如何写剧,终究要背锅的编剧大概也想喊上一句“心累”。

真正的“C位”

美学价值与历史意识

那么造成这种割裂的,到底是观众的“三观”在变,还是审视影视作品的眼光在变?

回顾曾经的经典作品,论“三观不正”,专业生产“渣男渣女”的琼瑶阿姨和金庸老师,大概就要是被绑在“耻辱柱”上的头号角色。

毕竟,不论是认不出和妈长的一模一样的亲闺女的乾隆,还是一边升级打怪一边撩妹的金庸牌“中央空调们”,这类“毫无道德”的角色放到如今,或许只有诸葛亮的一句“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知之徒”足以形容“三观党”们的感受。

我们认为,“三观”不能作为评价剧集口碑的标准

都在讲“三观不正”,那么到底什么才算“三观正”,却很少有答案。这是因为,作为一道主观题,“三观”从来不能用“正确”或者“错误”来修饰。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对于一部影视作品而言,我们可以从“美学”角度评价它艺术表达是否新颖,影像制作是否精良性,也可以从“历史”的角度去讨论它现实关照的程度深浅、历史意识是否先进。

以上种种,又怎能用简简单单的“三观”二字加以形容。

导演贾樟柯曾在说过这样一段话“真话是最大的正能量,见不得说真话和真相的做法,是负能量。”

在电视剧里,有的角色因纯粹单一而让人过目不忘,比如《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也有因为复杂多面而让观众得以窥见“人性”的角色,比如《琅琊榜》里的“梅长苏”。

影视表达从来只是一面镜子,折射的是复杂多维的现实。合格的影视剧作品从来不是一句是非对错可以评判,它是立体式、多层次的表达,自然也能允许多角度的解读。

我们认为,“三观”不能作为评价剧集口碑的标准

回归到文艺创作,所谓情绪极端的“狗血”还是要撒的,四平八稳的“三观”也还是要挑战的。否则,诸如《红楼梦》这样的名著经典,又怎么有机会出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