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瑟琳·德纳芙:活着的欧洲电影史

75年前的今天,1943年10月22日,凯瑟琳·德纳芙生于巴黎。

毫不夸张地说,她是新浪潮50多年以来,唯一一位亲历整个欧洲电影史,且尚在人世的女演员。

电影手册派视她若掌上明珠,左岸派令她大放异彩。

她见证了波兰电影的崛起,亲历比利牛斯半岛最辉煌的时刻。

北欧电影闪耀的瞬间,她推波助澜。

比利时电影的未来,她鼎力相助。

有的人活着,像一本书。

书贯北东西欧,以电影之名载史录。

凯瑟琳·德纳芙:活着的欧洲电影史

高卢瑰宝生

历史传奇始

德纳芙出生于一个演员家庭,父母都是电影圈人士。

13岁那年,即1957年,她因出演《女中学生》正式出道。

凯瑟琳·德纳芙:活着的欧洲电影史

《女中学生》中的德纳芙,二排左一

影片中,德纳芙首次出镜,虽然戏份不多,却足够惊艳。

德纳芙青少年时代的银幕形象十分固定,皆为清纯懵懂的少女,仅凭那双水灵的眼睛及微张的丰唇,她就足以征服观众。

1964年,是德纳芙最为重要的一年,年仅21岁的她,将在戛纳电影节上令世人震惊。

法国从来就不缺性感女神,60年代尤甚,彼时的法国,令人神往的女演员灿若繁星。

就在前一年,小野猫碧姬·芭铎在戈达尔的《轻蔑》中惊煞了法国人的眼球。

凯瑟琳·德纳芙:活着的欧洲电影史

碧姬·芭铎

再向前一年,知识女性的化身让娜·莫罗在特吕弗的《祖与占》中让欧洲人窥到了自由。

凯瑟琳·德纳芙:活着的欧洲电影史

《祖与占》中的让娜·莫罗

加上之前的安娜·卡里娜,法国女神俱乐部似乎再难有一席之地给新人。

出人意料的是,这一年中,德纳芙仍旧杀出重围,大有超越所有前辈之势,那年的戛纳,所有男人为她侧目,所有女人因她失去色彩。

之前的法国女神大多出身于新浪潮手册派导演的电影,德纳芙反其道而行之,她的光芒来自于左岸派。

那位出身南特的导演为她送来“冰美人”的称号。

那部让她名留影视的影片名为《瑟堡的雨伞》

凯瑟琳·德纳芙:活着的欧洲电影史

《瑟堡的雨伞》中的德纳芙

德纳芙在影片中饰演雨伞店老板的女儿,她与修理工的爱情浓烈又哀伤。

浓烈来自于影片童话般的色调,哀伤来自于影片婉转悠长的歌舞。

浓烈与哀伤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咫尺之遥却永不得见。

歌舞片似乎头一回摒弃了好莱坞式结局,悲剧的结尾令所有人惋惜不已。

影片有影史最美的镜头之一,在一个固定的俯拍镜头下,打着五颜六色雨伞的路人,按对角线相像而行擦肩而过的自行车,按照导演的精准调度来回穿插走动。

仿佛乐谱上跳动的音符。

影片的结尾,德纳芙开车带着女儿离开,男主角的老婆孩子也回家来和他拥抱。

她的表情十分冷漠,这在音乐片中难以见到,她因此收获“冰美人”的称号。

那一年的戛纳,导演雅克·德米捧回了左岸派唯一的一座金棕榈。

那一年的棕榈滩,一个名叫凯瑟琳·德纳芙的小姑娘被世人铭记。

凯瑟琳·德纳芙:活着的欧洲电影史

欧洲电影常青松

法西葡单西北东

《瑟堡的雨伞》令德纳芙名声大噪,她因此开始了自己的欧洲电影之旅。

21岁的她绝对想不到,几十年后,她的表演将记录在全欧洲导演的胶片之上。

1965年,英国人先发制人,他们盯上了初出茅庐的波兰天才波兰斯基。

毕竟,那部《水中刀》太过耀眼。

这将是波兰斯基第一部大制作影片,英国制片方许诺他可以随便挑选演员。

波兰斯基毫不客气,将身价不菲的德纳芙划入自己的版图。

于是,有了波兰斯基风格奠定之作——《冷血惊魂》

凯瑟琳·德纳芙:活着的欧洲电影史

《冷血惊魂》中的德纳芙

新好莱坞之前,影片是对“焦虑”这种心理状态最完美的呈现,这一切离不开德纳芙无与伦比的表演。

影片令观众大跌眼镜,一年之前的冰美人完全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慵懒的疯婆子,她将食物留在房中直至发酵,杀了人任凭尸体烂在浴缸之中无人知晓。

她的眼中常含恐惧,以致走廊中会出现蝙蝠及恶魔的双手。

凯瑟琳·德纳芙:活着的欧洲电影史

《冷血惊魂》的视觉风格及波兰斯基的意象运用

波兰斯基的双手绝活,心理惊悚与封闭空间齐聚。

德纳芙演技爆表,将性压抑与焦虑完美呈现。

《冷血惊魂》中,德纳芙饰演的卡罗尔被科林强吻后,冲入电梯,焦躁不安地用手摩擦着嘴唇,回家后火急火燎地刷牙漱口,显示出对与男性身体的厌恶。

这种表演方法,是之前从未有过的,完全源自德纳芙的独家呈现。

多年之后,阿伦·达伦诺夫斯基偷师于此,遂成那部石破天惊的《梦之安魂曲》

波兰电影走向世界,德纳芙居功至伟。

阔别东欧,她的下一站,是比利牛斯半岛。

在那里,她遇到了巅峰时期的超现实主义导演——路易斯·布努艾尔

1967年布努艾尔与德纳芙合作《白日美人》

凯瑟琳·德纳芙:活着的欧洲电影史

《白日美人》中的德纳芙

影片改编自三流情色小说,布努艾尔如此选题皆因囊中羞涩。

然而,电影在他的鬼斧神工下,成功利用现实与幻想的交错,深度展现了女人的压抑与寂寞。

两年前,德纳芙曾被波兰斯基淬火。

表演恐惧与焦虑尚且不在话下,压抑与寂寞自是手到擒来。

布努艾尔抓住了情色的本质,是幻想而非现实。

影片中,偶然马车响铃,铃声传入屋内,就像梦境的车轮驶入现实之中。

结束了比利牛斯之旅,德纳芙回到法国,距离《瑟堡的雨伞》已五年,她此番回归,终于有机会与手册派进行合作。

自此,德纳芙成为第一位在新浪潮两派之间,都出演过重要角色的演员。

那是状态下滑后的特吕弗,影片是1969年的《骗婚记》

凯瑟琳·德纳芙:活着的欧洲电影史

《骗婚记》

从焦虑的女人,寂寞的荡妇,德纳芙再次变身感情骗子,将男人耍的团团转。

她明明眉如远山含黛,眼眸宛若星辰,却像《奥赛罗》中的女海妖一般,想尽办法引男人上钩。

影片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特吕弗不再巅峰,唯一可以圈点的,似乎只有德纳芙的表演。

之后的岁月里,德纳芙历尽法国电影史。

1972年,她与法国老牌导演让·皮埃尔·梅尔维尔合作《大黎明》

凯瑟琳·德纳芙:活着的欧洲电影史

《大黎明》

影片是吴宇森《纵横四海》的原型,更是梅尔维尔的遗作。

梅尔维尔的影片风格化严重,对白极少,德纳芙被用作花瓶,不过她的演技仍然爆了搭档阿兰·德龙。

她送了梅尔维尔最后一程,这位亲历了二战的法国老导演,就像自己说的那样:

成为不朽,然后死去

80年代,德纳芙出演的作品都不太知名,究其原因,法国电影早已衰落,新浪潮退去,百代不再,高蒙黯淡。

1995年,那位将她带到世人面前的雅克·德米也早已离世,在其妻瓦尔达的纪录片《雅克德米的世界》中,德纳芙追忆了德米的种种过往。

她对德米的感激流露在每一个镜头的采访中,最后定格于墓碑上的生卒年月。

欧洲电影绝不会长久堕落,世纪之末,北欧电影正悄然崛起。

丹麦狂人拉斯·冯·提尔与他的伙伴们扛着道格玛95的大旗,突破所有秩序,横冲直撞,直至世界舞台中央。

2000年,拉斯·冯·提尔拍摄《黑暗中的舞者》,人到中年的德纳芙在片中饰演好心的邻居。

从前的冰美人,曾经的女神,如今化身美国小镇的家庭主妇,毫无违和之感。

岁月夺取了她的容颜,却无法夺取她的美丽。

凯瑟琳·德纳芙:活着的欧洲电影史

《黑暗中的舞者》

那是一种不同于惊艳的美丽,是时间淬炼以后留下的礼物与印记。

就像《往日情怀》中的让娜·莫罗一样,蛛网般的皱纹仍然无法掩盖女神们骨子里散发的气质。

终于,继东西欧之后,德纳芙头回在北欧导演的电影中出演主角。

于是,她的电影版图,遍布整个欧洲。

2015年,有一部电影在戛纳电影节上颗粒无收,却让人看到导演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那是比利时鬼才雅克·范·多梅尔,片子叫《超新约全书》,讲述上帝来到人间找寻自己丢失之物的趣事。

72岁的德纳芙在片中饰演富婆使徒,与黑猩猩擦出爱情的火花。

凯瑟琳·德纳芙:活着的欧洲电影史

《超新约全书》

令人不解的是,岁月似乎没有在她的脸上留下痕迹,她依旧美丽动人。

如今,德纳芙依旧奋战了电影第一线,金棕榈新贵是枝裕和的新作《真相》,确定由她参演。

75年前的今天,上帝送来了串联欧洲电影史之人。

她是高贵的女神,是天才般的演员,是时间的宠儿。

她是凯瑟琳·德纳芙

她的身上,有新浪潮之后完整的欧洲电影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