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星扮丑,究竟是在讨好谁?

毛孔粗大、肤色暗沉、满脸色斑……不论哪一样,似乎都和光鲜亮丽的杨幂沾不上边。

10月19日,被称为杨幂转型之作的《宝贝儿》上线,银幕上的江萌,和各大电影节上精心打扮的杨幂不同,她丑陋、有着严重先天缺陷、是一个为了拯救另一个将被父母抛弃的婴儿儿四处奔走的弃儿。

女星扮丑,究竟是在讨好谁?

正如影片海报上的slogan:如果我不完美,是否还是你的宝贝?《宝贝儿》在围绕着先天缺陷弃儿“不完美生命”主题下,也将女明星的扮丑话题再度搬到了观众的面前——“不完美”的女星,是否能够赢得“完美”的口碑?

“扮丑”挑战

2018年,杨幂32岁。

对于常年以偶像形象示人的她,这是一个有些尴尬的年纪。

不久前,赵丽颖公布婚讯,昭示着85后小花时代的终结。作为85后花旦的领军人物,相比于更为年轻貌美的90后乃至95后新生代,即使一直保持着“少女感”的杨幂也已经过了吃青春饭的年纪;而在一众在大荧幕发光发热的70后大花面前,多年来沉浸于偶像事业,在一众仙侠虐恋中演艺生涯,铸成了杨幂十几年来始终如一的明星光环,但也成为了她转型之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女星扮丑,究竟是在讨好谁?

从2015年《我是证人》开始,杨幂一直在不停在寻求转型之路,即使是今年夏天的传统大女主戏《扶摇》,也在拼尽全力塑造一个不同以往的黑化角色。

可杨幂这些年,加持在身上的标签,依旧是古偶大女主。高产量和高密度的曝光度下,杨幂的一举一动似乎皆是话题,但“演技”却成为了难以攻克的壁垒。

一直以来,流量所代表的刻板印象,注定了他们演绎之路的艰难。不久前,群嘲“娘炮”的现象,就暴露了长期积压的反流量情绪,以至于即使有着实力,但只要是年轻帅气的新生代偶像成为了被攻击的对象。

这一点,对于流量型女艺人而来,显然更加不友好。过于熟悉的大众面孔,精致妆容的滤镜加持,都成为了她们转型之路上的最大难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走向完全极端的方向的扮丑,似乎成为了最行之有效的转型途径。

纵观杨幂此前的作品,无论是大荧幕端的《小时代》、《何以笙箫默》,还是《宫锁心玉》、《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即使是恐怖电影《孤岛惊魂》,也无一不在人物形象上追求美感,像江萌这样一个面容黢黑粗糙的弃儿角色,在她的演艺经历里,实属新鲜。

女星扮丑,究竟是在讨好谁?

暂且不论影片中的演技如何,对于一贯以颜值称道的杨幂而言,粗糙的造型及反差大的角色本身,就已经撩拨起观众的好奇心。

毕竟,相比于在十几年如一日的印象烙印下的“杨幂演技”,用“杨幂扮丑”来证明自己显然来得划算多了。

话题“风雨”

刘杰说:“这会是我票房最高的一部电影。”

杨幂说:“这也会是你评分最低的一部电影。”

在《宝贝儿》的点映场上,导演刘杰和杨幂这样评价这部电影。

的确,刘杰与杨幂的合作,是一个意料之外的双向选择。一位以艺术片见长的导演,一位沉浸在古偶中的流量担当,实在难以被相提并论。

但同时,这也是一个寻求市场与艺术平衡点的导演,和一个急需用作品和演技完成转型的流量小花,这次合作却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互相成全。

流量提升了《宝贝儿》的知名度,能够让这部小众的文艺电影被更多人看到,但流量也注定了相比于关注社会弃儿的讨论,影片更大的争议点在于主演杨幂。

女星扮丑,究竟是在讨好谁?

而上一次文艺片能够获得铺天盖地的话题的,是冯小刚与范冰冰的《我不是潘金莲》。

即使是村妇,对比《我不是潘金莲》中的范冰冰与其他人,依旧有着巨大的区别。单从海报而言,美版范冰冰对“丑”版温柔俯视,形象对比之下,范冰冰扮丑转型的大肆宣传,似乎才是这部作品的最大话题度。

女星扮丑,究竟是在讨好谁?

甚至连冯小刚导演自己都这样表示:“找公认的演得好的女演员来演,得奖了,跟我有关系吗?我要是找了一个大家都觉得不行的,在我的指导下演了,得了奖了,那就跟我有关系了嘛。”

对于《宝贝儿》里的杨幂,似乎也不过重复了范冰冰的旧路。但可惜的是,即使话题不断,对于范冰冰的演技而言,还是有不少观众表示肯定,但对于杨幂,多数人的评价为:尊重她的勇气,但这还不足以成为判断她将改写事业的依据。

毕竟如果无法将人物的内核与深层次的行为驱动,通过演技传达出来,那么这类的“形象突破”将仅仅只是停留在表面,甚至会让部分观众产生“这只是噱头”的既有印象。

上线第四天,《宝贝儿》的总票房累计至2246万,豆瓣评分从6分跌至5.7分,两人当初在点映场上的玩笑话一语成谶。

只靠“扮丑”,转型之路道阻且长。

“审丑”悲哀

事实上,杨幂和范冰冰也不过是女星转型中的一个小小缩影。在如今的大荧幕上,美貌女明星想拿奖先“扮丑”,似乎已经成为了电影圈不成文的规矩。

赵薇凭借《亲爱的》中粗鄙无知、买卖孩子的农村妇女,首次拿下金像奖最佳女主角;颜丙燕凭借《万箭穿心》中的城市底层妇女,将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电影百合奖、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女主角奖等一众奖项统统收入囊中;在电影《杀生》中,梁静对举止夸张言语粗鄙的“接生婆”的塑造,让她获得了金马奖。

女星扮丑,究竟是在讨好谁?

即使是作为权威存在的奥斯卡,这么多年对寡妇、丧子母亲、丑女等形象也有着不一样的偏爱。最为典型查理兹·塞隆在29岁时凭借《女魔头》中的连环杀手一角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而在这之前,她拿到的都是花瓶角色。

作为观众认证的实力派,梁静曾开玩笑称:“女演员们,不要怕扮丑,你们看我,这么漂亮一美女,一扮丑,就拿了奖”。

虽然很多女演员自毁形象的或许并非出于拿奖的心态,但是颠覆形象的表演更容易拿奖,的确一件毋庸置疑的事实。

纵观受到肯定的女性银幕形象,观众似乎更偏爱于绝境下的女性角色,他们喜欢看着女性哭泣、崩溃、绝望,即使有着丑陋的容貌但有着或善良或坚定的内心……为了塑造这样的形象,女演员需要扮丑、增肥,尽量远离美丽这个词,以此获取评委的垂青。

女星扮丑,究竟是在讨好谁?

这也致使越来越多的女星加入扮丑行列,一方面是对自我的突破,另一方面也是市场环境下不得已的选择,利用“丑”在女星身上的戏谑感营造一种“审丑”心理。

复旦教授杨俊蕾在《“女星扮丑”成为形式,是对真实民间的误解》中指出,“导演与原著作者各怀心思的仓促拍摄和奢望欲念,既想让女星扮丑成为引人发噱的搞笑材料,又想让扮丑后的底层人物获得普通观众的普遍关注与道德优势。”

在这样的环境下,或许就如同爆款文中对“如何在三十天内减肥”的问答一样,“扮丑”也成为了“如何在短时间内获奖”这一问题最简单粗暴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