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正式发布Redmi 9 入门机也要极致

这年头,如果说什么国产新机不上 5G,仍然使用只支持 4/3/2G 网络的 SoC,想来想去,也只有 1000 元以下的产品会这么做了,更高级的产品不支持 5G 已经基本上没有办法在市场上和其他产品竞争了,刚一上市路就走窄了。
实际上以当下 4G 网络的实际速度,5G 网络的覆盖面、资费,不少消费者对于 5G 是没有太大需求的,只是全世界都在向 5G 升级,所以这一部分消费者被世界推着被动地从 4G 升级到了 5G。

毕竟在当下,4G 手机已经慢慢淡出了市场,想要换机的朋友基本上只有 5G 手机可以选择,这使得消费者基本上绕不开给 5G 付费。

在当下,年龄稍大的手机用户中绝大部分对于科技的「时髦」是基本上没什么追求的,因为他们的人生中大部分时间都不存在像今天这么发达的科技,一方面新潮的科技在他们眼中有一些难以理解,另一方面他们对于科技也远没有年轻用户那么重度的依赖。
所以他们的消费观念并不是「我也要跟着世界的步伐一起升级自己的科技产品」,而是「对我来说东西能用、够用就好,没有必要投入太多钱在追求科技的时髦上」。5G 对他们来说,真的算不上是什么刚需,毕竟哪怕是对于很多年轻用户来说,5G 其实也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

当然,这是我们站在「个人」这个视角来说的,5G 给整个世界、整个人类社会带来的升级和行业变革等这种宏观层面的东西就另说了。

小到个人,确实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对 5G 有需求,也确实存在不少消费者其实是被「推着」上了 5G 这班车。即使技术不升级,在未来几年内大部分手机用户对于当下的 4G 网络也不会产生大面积地抱怨。
因而在这种现状下,即使是在国内,低价的 4G 手机,比如 1000 元左右甚至 1000 元以下的 4G 手机,它还是相当有市场的。不论是大龄用户自己购买,还是儿女买给自己的父母,相较于价格起点更高的 5G 手机来说,这样的产品仍然是很多消费者最好的选择。
所以小米没有放弃千元以下的市场,对自家的产品线做一个 100% 的全面升级,在 2020 年的今天,他们还是推出了一款只支持 4G 的入门级产品 —— Redmi 9。

在外观上,虽然受限于成本,小米没有办法用很高级的材料,但是他们还是在尽可能地提升这款手机的观感和档次,他们采用了一个和红米 K30 系列很相似的设计,增强这款产品的辨识度,同时配色上小米还颇有讲究地做了好几个简约的配色,颜色上是覆盖了经典和新潮。

毕竟聚碳酸酯机身做多配色也不会给产品添加太多的成本,小米索性一口气推了 4 个配色来满足各种消费者的需求。在现实中,这一类手机也不仅仅只是给大龄消费者准备的,其他年龄段的消费者中也有一些人会考虑购买这样的设备,只是在整个年龄层中占得比重不高。

所以小米也不能一味地把这款手机的颜色直接推向一个完全不符合年轻用户、但符合大龄用户审美的方向,毕竟低价产品的「低价」对于所有消费者来说都是具有吸引力的,小米自然也希望这款产品能够尽可能地争取到各个年龄层的用户,降低产品本身的局限性。

出于产品成本上的限制,小米还是和以往的红米入门机一样,在背面做了一个最简单的指纹识别元件。不过这个指纹识别元件的存在感被尽可能的简化了,使得整个背面看上去就像一个搭载了屏幕指纹的手机一样,这种设计能够从视觉上很好地优化掉一个扰眼的元素,保持设计上的简约感。

在之前的红米上小米已经有应用过这样的设计,这一次他们是把这种设计和红米 K30 的「投币机」做了一个结合,把原先放置第四个摄像头的地方改成了指纹识别元件。
其实相较于电源、指纹识别二合一的设计来说,这种设计并不见得没有优势,毕竟它对手性没有什么要求,左手用、右手用都舒服,电源、指纹识别二合一的设计在这方面还是局限的,除非做成左右都有一个,不过一般厂商都不会这么做。

正面是一块 1080P LCD,水滴屏,作为一款入门级机器,屏幕上我们也确实没什么好挑剔的。和此前的红米入门机相比,这一次红米至少使用了一块 1080P 的屏幕,这能够给用户提供一个基本的、清晰的显示。
话说回来,由于这块屏幕还是 LCD,所以相较于很多市面上不少使用 1080P AMOLED 的产品来说,单就显示的清晰程度,这款产品反而可能还要更胜一筹,毕竟 AMOLED 的像素排列往往会带来 ppi 上的折损,在大于 6 英寸的屏幕上,颗粒感还是比较重的,而 LCD 则更没有这个问题。
很有意思的是,即使是在这样的低价入门产品上,小米也没有吝啬成本去做一个低蓝光认证,这款产品的屏幕和市面上的很多其他产品一样都有德国莱茵的低蓝光认证,虽然这个认证没什么实际意义,更多只是起一个营销上的作用,但是在这种低价入门产品上,这并不多见,毕竟往往这种产品本身的成本就卡得很死,而这种认证往往又要求厂商按一定标准交认证费,所以很多低价入门产品不会去做这样的认证。
就像一些旗舰机为了压缩成本不愿意去做 IP 防水防尘等级认证等一样。在 Redmi 9 上,这个认证的存在说明小米这一次把这款产品的物料成本控制得非常好,使得他们还有富足的成本空间去做这样的认证。

芯片方面,为了做到尽可能的价格,小米再次选择了联发科。最近一段时间,红米和联发科已经联手推出了很多款性价比很高的产品,这一次的 Redmi 9 也不例外。
它选用的是 Helio G80,虽然不是更高级的 G90,但是相较于此前红米入门机使用的高通骁龙 4 系 SoC 来说,产品整体机能的提升还是十分显著的。Helio G80 的 CPU 部分是 2 个 2.0 GHz A75 大核,6 个 1.8GHz A55 小核,GPU 是 Mali-G52 MC2,整个芯片采用 12nm 制程工艺打造。

这颗芯片的亮点主要在 CPU 上,其性能对比高通骁龙 670 是小胜,对比高通骁龙 710 是稍弱,这样的性能给用户的日常使用提供一个基本流畅的体验是完全没问题。雷军表示这款芯片已经媲美高通骁龙 835,这个还是略有一些夸张的说法,实际上二者性能对比,高通骁龙 835 还是要小胜的,毕竟大核数量多。
续航方面,为了照顾到大龄用户的需求,减少手机需要频繁充电的情况,小米也和 Redmi 10X 4G 版本一样给它塞入了容量高达 5020mAh 的电池,这个电池容量已经能够媲美一些相对小一些的充电宝了,用一整天是基本没有问题的。轻中度使用甚至可以用两天。

充电是 18W,对于这样一块入门级产品来说够用。虽然现在很多手机有线充电功率都达到了 30W 甚至更高,但是也有一批产品还在 22.5W,这么一对比其实 18W 不算很逊色,只是考虑到电池容量本身较大,充电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速度上不会非常快。

就像你用 5V 1A 的充电器给 iPhone 和 iPad 充电,iPad 的充电时间会漫长到令人发指,而 iPhone 很快就能充好,因为 iPhone 的电池本来就不大,所以充起来哪怕是小功率,速度也还是可以的。
电池容量大意味着用户等手机充到满电需要等待更长的时间,你可能会说这是小米在堆料上的不良心,但是要考虑到这款产品本身只是一款入门级的产品,其实 18W 快充没什么不合理的,而且要知道,小米用的 SoC 是联发科家的,他们还不能直接简单地套用 QC 3.0。
拍照方面,虽然是一款入门级的产品,但是小米还是很强硬地把它对上了四摄。

产品虽然看起来是三摄,但是实际上是四摄,「投币机」设计的右侧还有一个小竖条,这个地方还有一颗摄像头。

考虑到这款产品售价都还不到 1000 元,所以自然而然这个四摄也只是空有数量没有质量,小米采用了一个 1300 万 + 800 万 + 500 万 + 200 万像素的四摄系统,主摄本身和 Android 手机主流比就已经有了一段差距,传感器本身已经比较落后。

在主摄带头拉胯的情况下,整个系统虽然有四摄,但是出来的照片是好不到哪去的。其实小米如果胆子大、算法强,他们完全可以调整成以 4800 万像素摄像头为主的单摄 / 双摄系统,给用户一个更好的拍照体验,没有必要像现在这样做一个四摄出来。
在这种级别的产品上,摄像头真的不是数量越多就越好,哪怕是上到 2000 元的产品,这个逻辑也是不成立的。只有在不计较成本的旗舰机上,厂商为了覆盖更多的场景上焦段更丰富的摄像头来优化最终的拍照/视频拍摄质量,这个时候堆数量才是有意义的,单纯的凑数量对于用户体验来说其实起不到什么很实质性的提升。

Redmi 9 起售价是 799 元,对应的存储配置是 4GB + 64GB,看起来是很不够用的样子,但是不怎么讲究的话,其实这远不至于不能用。
现阶段小米并没有提供 6GB + 64GB 的版本,这个版本可能会在后续视这款产品的销售情况补上,6GB + 64GB 在笔者看来是对这款产品来说最理想的存储配置,而不是 4GB + 128GB。在低价产品上,影响用户使用体验、成为使用体验瓶颈的往往会是内存而不是闪存。

在现有的几个存储配置上,往上选择 4GB + 128GB、6GB + 128GB 都不是很合算,要加的钱比较多,顶配的价格直接顶破了千元,达到了 1199 元,对于这样一款产品,买这种配置实属没有必要,到这个地步不如加钱上更好的产品。
就现有的配置来说,799 元的版本是最合适购入的,如果未来会有 899 或者 999 元的 6GB + 64GB,那么 6GB + 64GB 的版本会相对来说更加合适一些,具体怎么选择主要还是看最终使用这款产品的人对体验到底有什么样的要求,如果只是「基本够用就好」,那么上 6GB + 64GB 也不必要。
在现有的红米产品体系里,某个产品的高配版加钱后如果会上到 1200 元及以上的话,那么不如直接一步到位到红米 10X 5G,特别是对于红米现有的这些 4G 产品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