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垃圾站的守望者

我常去垃圾站。我送垃圾,老人接垃圾。

老人七十多岁,头上常戴一黑色小帽,胸前系一个盛放垃圾的棉布袋子,深深的眼窝,眼睛眯眯的,干枯的一双手拿着铁锹或扫帚,一年四季穿着胶鞋。无论严寒还是酷暑,无论黎明还是夜晚,他总呆在垃圾站,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如此。

据婆婆讲,老人是本村人,年轻的时候英俊潇洒,本来有一个幸福的家,没想到在他四十岁的时候,临近婚期的唯一的儿子突然死于意外,中年丧子,悲痛欲绝,老人经不起打击,一夜之间变得神情恍惚,之后就在垃圾站,这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

这两天去倒垃圾,不见了老人,以前干净的垃圾站变了模样,垃圾堆积如山,纸片满地就是,臭气刺鼻难闻,老人怎么了?累了,病了,还是……

垃圾站紧邻一所小学,一百米处又是菜市场,附近有几个小区和一个村庄。老人每天都是忙碌的:凌晨五点,天空中还布满星星,他就帮助早起的环卫工人,或推,或拉,把一车车菜市场的垃圾送进垃圾箱;早饭后,接送附近居民送来的垃圾,年轻的,年长的,年幼的,三轮车,电动车,自行车,一个挨一个,一桶接一桶,但老人却始终微笑着,一一接过垃圾,倒进垃圾箱,时不时还用力磕掉车上、桶上残留的脏东西,倒干净了再给你。

夕阳下,学校的孩子们把几十个垃圾箱推到这里,老人把垃圾先倒在一旁,然后认真地、仔细地把有用的纸一片一片整理在一起,再把无用的垃圾一点点打扫到垃圾箱,时不时把卖废纸的钱,五块、十块的捐到学校,给孩子们买期中、期末的奖品。晚上八九点,再帮助垃圾运送工人把垃圾装到垃圾车上,运到城外的垃圾集中点。老人把垃圾站打扫得干干净净,如同梳洗过的小姑娘,这才离开陪了他一整天的地方。晚上十点左右,老人必到村上的祷告所默默地祷告,来回的路上,一路圣经一路歌,歌声细细的、轻轻的……

看不到老人,心里对他多了几分担心和牵挂,多方打听,才知道是一辆垃圾车在黎明的时候由于天黑碰到老人,头上划破几寸长的口子,腰也扭伤了,老人真该好好歇歇了。

没想到老人第三天就出现在老地方,头上裹着厚厚的白纱布,渗透出的血迹还清晰可见,手里拿着扫帚,吃力地扫着,头埋得更低,腰弯得更深,身子颤颤巍巍,似乎站不稳。我赶紧扶住他说“叔,碰着你的人没让你住医院治疗吗?您别干了,回家歇着吧!”“没,没事,只碰了一下,不住院,你,赶紧走吧,走吧,别,别误了,上班。”语气断断续续,我不再说话,一步三回头,眼里噙着泪水,心里祈祷老人,赶快好起来,赶快好起来!

垃圾站怎能少了您这位守望者:下雨了,学校门口有些泥泞,我们不用担心,您会一点一点清理干净;下雪了,路上结了冰,我们不用害怕,您会一铲一铲除掉冰冰;学校门口孩子们的车子放乱了,我们不用发愁,您会一辆一辆摆放整齐……

又去倒垃圾,我把二百元钱放到老人手上说:“叔,您买些东西补补身子吧。”“不要,不要。我花不着钱。不缺吃的,不缺穿的,拿走,赶紧拿走。”是呀,您不缺穿,您穿的是可是别人不要的破衣服,您不缺吃,您吃的是大家扔掉的“垃圾”。哪还有像您这样给钱还不要的人呢?您,真的傻呀,傻得让我心里难受。

无奈,想了一个办法,去超市买了些软的面包,香的火腿,甜的橘子,咸的饼干,放到垃圾堆旁,不料却被老人发现了,他拿起袋子,快步把东西放到我的电动车上,两眼瞪着,推着我大声说:“走,赶紧走,给孩子吃。” 我被老人的声音吓住了,也许是我伤了老人的自尊心?

垃圾站的守望者,可敬的人,政府给您钱,您不接,大家给您东西,您也不要。打扫肮脏的垃圾,却成了您每天的生活,干净这一方土地,却成了您每天的任务。清扫垃圾的您!无怨无悔的您!任劳任怨的您!我用什么表达对您敬意呢?我苦思冥想……

于是,在倒垃圾的时候,时而混在垃圾里半新的棉衣,半旧的鞋子,时而几根火腿,几包面包,几个水果。几年过去了,老人不曾发现这个秘密,我的心里也少了几许愧怍,那是一个幸福的人对一位老人的敬意。

夕阳西下,一群少年推着垃圾箱,走向垃圾站,帮助老人整理碎纸,打扫垃圾,和老人有说有笑。余晖下,映着晚霞,多么美的一幅画,我突然读懂了这位老人——垃圾站的守望者!

作者简介:
王艳,西华县教研室中学语文教研员。中小学高级教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教研员,河南省中考、高考作文评卷组组长,周口市优秀教师,主编校本教材《魅力西华》《高中作文写法指导》,参编《考场作文高分秘籍》《新高考新时文》《高中议论文序列化写作学案》,主持省级课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研究》《思维导图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