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不该担心国产商业电影中知识分子的缺失

近日,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绿皮书》在国内院线上映,口碑及票房均取得不错的成绩。影片是一部讲述白人司机护送黑人钢琴家去往当时美国种族歧视严重的南方地区进行巡回演出的公路电影。

我们该不该担心国产商业电影中知识分子的缺失

这部影片作为奥斯卡最佳影片,在完成度上中规中矩。但是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关注到了影片关于种族歧视以外的思考:即群体知识分子的自省。

影片中由马赫莎拉·阿里饰演的黑人演奏家唐·雪利是一位有身份认同矛盾的知识分子。他是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上层阶级的黑人,由于当时美国黑人的普遍社会地位较低,所以他在自己所处的白人主导的上层阶级和自己的黑人种族出身之间找寻不到自己的位置。困境中的唐·雪利实际上塑造了一个黑人群体知识分子的形象。

从《绿皮书》可以感受到,美国电影在文化内核的嵌套上也已经极尽成熟。因为好莱坞无论是独立电影还是主流商业电影都能够看到美国人对于自身社会文化思考的痕迹。

票房一路飙红,还要担心什么?

在刚刚过去的2月,中国电影市场刷新了多项票房纪录,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以110.9亿的成绩刷新了全球影史纪录。然而,在国内电影市场一路飘红的同时,许多之前不甚明显的问题也都暴露出来了。其中之一就是,中国电影极少有像《绿皮书》这样有社会文化思考痕迹的电影。许多国产院线电影,不仅看不到文化思考,甚至透露出浓浓的“痞气”。

我们该不该担心国产商业电影中知识分子的缺失

遥想中国电影这些年来的发展,许多现象很诡异。一方面,以贾樟柯为代表的独立电影仍然受到国际电影节的承认;一方面,国产商业电影也逐渐出现庸俗却卖座的商业电影;一方面,陈凯歌和张艺谋等精英电影艺术家还在向大众商业电影的方向努力;这其中可以感受到一种电影文化的断裂。这种断裂体现了中国大多数普通观众观众与知识分子文化精英的沟通障碍。

近几年来,不乏文化社会思考的国产电影,但这些电影仅有少部分取得了票房的成功,如《无问西东》、《我不是药神》、《我不是潘金莲》等。这些电影的票房成功的原因大多不在于电影本身,而在于特殊的营销事件。此外的更多同类型电影,如《罗曼蒂克消亡史》、《妖猫传》等,都遭遇滑铁卢。

我们该不该担心国产商业电影中知识分子的缺失

因为这样的高风险,时至中国电影票房单月已可创造110.9亿票房的今日,制作一部有文化和社会思考的电影仍是一件让资本避之不及的危险事。这其中正是说明了中国的观众和知识分子之间明显的断层。

知识分子的缺位不是偶然

说一个我自己的亲身经历。上大学的时候,我曾偶然听到保安大叔们在谈论大学教育和大学老师,这些四五十岁的大叔们表现出对学校老师的极端不屑,他们认为这些老师们拿着高薪、享受着良好的社会福利,日子却过得很舒坦,简直是“国家的蛀虫”。大学毕业,同学们各奔东西。一天,一位毕业后回到自己小镇当公务员的大学好友跟我聊起了她生活不顺心的事。令她难受的事情之一就是,她以大学生的身份回到了镇上,本应显得优越的教育背景却让她与周围人产生了隔阂。特别是老一辈的许多人认为读书无用,认为读了大学的人回去只会耀武扬威,显示出一副了不起的样子,让人讨厌。

认为大学是“蛀虫”和“让人讨厌”这两件事曾令我一度震惊不以。我生长在一线城市,大学和研究生也都在大城市。在我所熟悉的环境里,受教育是受人尊敬的,我也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常识。

然而这些故事告诉我,在教育普及度不那么高的地区,人们似乎不这样看。

对于国产电影受众状况的关注让我发现,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影响着票房。虽然一线城市是大多数影片重要的票仓,但是因为我国版图辽阔,一线城市毕竟是少数,一部电影在国内票房的成功与否还是要看影片在二三线城市和城镇的表现。

我们该不该担心国产商业电影中知识分子的缺失

因此,国产电影中票房卖座的影片,无一例外地都在二三线城市和城镇上受到欢迎。反过来说,国产电影中卖座的影片,必须要符合二三线城市和城镇观众的观影趣味。这些卖座的国产院线电影的主角是军人、小老板、富豪、都市白领、逆袭的屌丝等等,唯独没有知识分子。在这些影片中,甚至连高级知识分子视角的角色都鲜有。

这绝不是偶然。这其实代表着在很多地区,曾经的“读书无用论”还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很多老派人的意识之中。同时许多电影的创作者们为了迎合观众趣味也任由甚至宣传这样的认知。

“锅”当然不能只甩给电影这一个媒介,但这种倾向的影响绝对是恶劣的。这种恶劣在“咪蒙”现象中可见一斑。

我们该不该担心国产商业电影中知识分子的缺失

前不久因为《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而引发的咪蒙系崩盘的事件引起大家的关注。咪蒙出事后,墙倒众人推,无数人唾骂咪蒙传播负能量、造谣作假等等。但是在出事之前呢?咪蒙的千万粉丝都是相信咪蒙是社会精英、知识分子、独立女性的人。真正有社会责任感的公知实在是太少了。因此没有辨别能力的成千上万的人便毫无防备地相信咪蒙这样的“伪公知”。这正是因为在公众视野中,知识分子的缺位。

中国电影丢失了整整一代的观众

除了普通人对于知识分子的认知缺位,这种现象的背后还有历史原因。

事情要从1980年代说起。1982年,由张鑫炎执导、李连杰主演的动作电影《少林寺》在内地公映后,以1毛钱一张的的票价创下了161,578,014元的票房纪录,成为了中国电影史上划时代的作品,也表现出了当时中国观众对于电影的强大热情。

我们该不该担心国产商业电影中知识分子的缺失

与此同时1980年代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第五代导演开始崭露头角。这批电影人中,张艺谋凭借《红高粱》获得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秋菊打官司》和《一个都不能少》两度荣获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陈凯歌的《霸王别姬》荣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两人包揽了世界三大国际电影节最高奖。

我们该不该担心国产商业电影中知识分子的缺失

在《少林寺》的轰动和第五代的高调开场中,中国电影走到了一个发展大众电影还是精英电影的选择路口。然而,当时还处于国营制片厂末期,未全面开始发展商业电影。以及当时的种种时代原因,造成了第五代导演选择了继续探索精英电影而未在当时进军大众电影。

1980年代、1990年代电影走向精英化的同时,电视开始在中国家庭中普及开来、随后是录像带、盗版碟。这些使得国产大众电影的发展雪上加霜。

我们该不该担心国产商业电影中知识分子的缺失

2000年后,随着电影市场化浪潮的兴起,张艺谋、陈凯歌等第五代代表才意识到大众电影的重要性,然而已是物是人非、为时晚矣。

在那一代年轻人的记忆里,国产电影缺失了,除了少部分受过教育的人有幸在那个年代看到了第五代、第六代的作品;其他人的年代记忆中只有电视、流行乐、香港电视、电影和好莱坞电影了。

20年间,国产电影失去了一整代观众。这一代观众,当他们在这几年才走近电影院看《泰囧》、看《战狼2》,看着年轻人在电影院享受着国产电影的黄金时期,回忆起自己的年轻时代,会是怎样的失落?

当下国产电影的时代责任

贺岁档电影《流浪地球》引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全民观影热潮。《流浪地球》的热映昭示着,国产电影工业的逐渐完善,国产电影的传播力量也开始变得不容小视。

我们该不该担心国产商业电影中知识分子的缺失

但与此同时,当下的国产电影工业越发成熟,而“中国制造”的电影却还没有形成如好莱坞电影那般稳定的主流价值观。

容我杞人忧天地反向思考,电影界的知识分子如果不肩负起电影传播的责任,极其容易出现一个电影版的“咪蒙”。电影的传播影响力是惊人的,那个时候,逐渐流畅的叙事方式会将不好的价值观迅速植入到还未准备好的观众意识中,这造成的伤害必将是毁灭性的。

国产电影市场在发展,在绝对的票房数据上,已经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下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部是要形成中国式的普世价值观。

在这场价值观的梳理中,电影知识分子真的不可以再缺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