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49岁才开启军旅生涯 高龄挂帅锲而不舍

俗话说的好:是金子总会发光,而越是经历磨砺,这光芒便会愈加璀璨,唐玄宗时便有这样一位官宦子弟高适,他在五十岁前可谓一事无成,中年考举失败,终于及第了却只得了芝麻绿豆大的小官,抑郁辞职后只能再次回长安谋求发展,却在将至耳顺之年抓住了机会,这一切都源自他的坚持不懈。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沧州渤海县人(今河北景县),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他的祖父高偘是唐太宗时名将,官拜安东都护,父亲高崇文也当过韶州长史,母亲出自渤海吴氏,是标准的世家子弟。可惜高适的父亲早逝,这直接导致了他幼年十分凄苦,但他没有被现实打败,坚信“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他在努力填饱肚子的同时,也努力读书和练剑(练剑是家学啊),坚信自己总有一天能够出人头地。

或许高回报必须要有高的投入,高适在四十五岁之前一直在接受生活的摩擦。少年时他不屑科举考试,认为自己这样的专科人才,必须参加皇帝的专项选拔,所以二十岁去长安时并没参加科举,而是游历各处后选择宋州(今河南商丘)定居,过起了为期八年的耕读生活(记得不,诸葛亮也曾这么干),并开始了他的诗歌创作。二十八岁他出山给人当起了幕僚,至此方有才名传出。

可光小有才名是不足以出仕的,高适直到三十二岁时才等到参加玄宗开制科的机会,可惜这次他名落孙山,又开始了漫长的等待。直到四十六岁,他才真正的及第出仕,却只得了封丘尉这么个小官,心怀高志的他被深深的伤害了,不过他还是兢兢业业的做了三年官,才回到长安辞职谋求新的发展。在官场上最重要的就是跟对人和抓住机会,四十九岁的高适蹉跎大半生,终于在这年秋冬之际一次性做到了两者,他投到了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帐下,开启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有时家学渊源几乎是刻在骨子里的,来到军中的高适如鱼得水,哥舒翰就像是他的伯乐,他从幕府掌书记,辗转腾挪经左拾遗、监察御史等职,辅佐哥舒翰守潼关。这时正值安史之乱,这次动乱给了很多人表现的机会,也让很多人栽了跟头,而高适属于前一种。在哥舒翰因杨国忠进谗言被俘后,高适没有投敌或气馁,而是紧赶着追上仓皇逃亡成都的玄宗,解释了潼关失守、哥舒翰被俘的缘由,就是这次冒死进谏让他终于时来运转,转入了升官发财的快车道。

很快高适便进入了唐肃宗李亨的阵营,并以其家学辅佐李亨平定大唐乱象,年过花甲的他终究没能靠自己热爱的文学起家,而是靠着祖上传下来的打仗本事成为一代儒将,从修身齐家一跃成为平天下的英才,屡迁淮南节度使、太子詹事(因直言被贬)、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刑部侍郎、散骑常侍等职,封渤海县侯,死后赠礼部尚书,作品收入《高常侍集》。

旷达的高适也有被人诟病之处,永王叛乱被平定后,李白这个站错队的倒霉蛋,想要战功赫赫的朋友高适拉自己一把,但高适此时选择了沉默。高适的沉默其实很好理解,他们并非如何深交(李白风光时写了那么多赠友人的诗,结果在狱中才想起来赠高适个诗),没有必要为了救李白搭上自己来之不易的仕途,这仕途并非是为皇帝写几首慷慨激昂的边塞诗就得到的,而是一刀一枪拼来的,高适如此珍惜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