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物警探》犯人会有心理问题 那警探呢

《细物警探》是一部需要放对期待的片子,绝对不要期待成动作片,可以部分期待成犯罪侦察,但只是部分,并没有太多的着墨或复杂的抽丝剥茧,主要的重点反而在主要角色(警方)查案过程的心理。所以它完全不是爽片,甚至步调挺慢,气压沉重,适合的是看角色内心的观众,而不是看犯罪娱乐片。

电影是以丹佐华盛顿〔Denzel Washington〕的老巡警角色为主轴,让他回到以前待过的地方,我们只知道他当年在那里发生了一些事,但内容不清楚,随着剧情会慢慢把这些资讯给观众。雷米马利克〔Rami Malek〕则是接替他当年位置的新警探,刚好在侦办找不到凶手的杀人案。乍看之下,《细物警探》似乎是要说两世代警探联手破案的过程,但那只是乍看之下。

在一边找线索的过程中,观众是和雷米的角色一样对丹佐一无所知的,然后一点一点认识这个人,他到底为什么要协助办案,其实也是要破解的谜。这两条破案故事线交织在一起,同时发展,这部分的设计算是不错的。

另外,大部分的犯罪电影会研究罪犯的心理,但《细物警探》转过来,去探究办案的警探在压力之下会有什么反应,不仅是找不到证据的压力,还包括办案过程中可能会犯错,犯错之后有什么后果的压力。这部电影中的角色都不是完人,不是神人,这也不是大神探出马协助当地警方找出蛛丝马跡的那种娱乐片,反而是呈现这些有瑕疵的角色在现实的压力之下的反应、转变、心情等等。

也因为这样的重点,《细物警探》的步调会显慢,很多时候,观众得要和角色一起熬,体验那种漫长感,那种沉重的气压,那种一直找不到证据的烦闷。也就是说,如果你是想看剧情发展,希望步调快一点,进去房子找东西就赶快间接到找到,而不想看角色到处找半天才找到,那可能看《细物警探》就会不耐烦了,因为《细物警探》放了很多这种磨的过程,没有想要一起磨的话就会被磨掉耐心。

《细物警探》的三位主角都是演技实力坚强的。丹佐大家比较熟悉,他比较内敛,一些演技在眼睛的执着当中。雷米马利克在《波希米亚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演主唱展现过演技,这次他的角色会一点一点改变(心理),可以看到转化的过程。杰瑞德雷托〔Jared Leto〕是《自杀突击队》〔Suicide Squad〕的小丑,能演小丑的都不是简单人物,这次他是嫌疑犯,有着会让人气到牙痒痒的无赖特质,不是讨喜的角色但他抓得很到位(所以很不讨喜)。要看角色,有这些实力派演员,都把心境演绎得很传神。

会不会喜欢这部片子,主要可能还是要看是否能接受慢步调、且重点在看角色的心理。它蛮着力在铺陈人物如何转变的过程,只是这个重点本身就是偏闷的。如果这两点都很OK,那《细物警探》是不错的作品,如果是想看娱乐性高的犯罪破案电影,大概会觉得想睡了。(或只想看动作、或只想看解谜…也不很适合。这片几乎没动作,警探是在查不是在打,但就解谜面来说,连电影的结局都是偏心理的,只想查个水落石出的观众会不太甘心。)

电影看完之后还有些思考空间。每个人做每件事的目的或动机都可能不同,也有可能因为执着或其他的原因而有主观的判断,没有谁是完美的,事情的对错也不是单面向资讯就可以黑白分明做判断,《细物警探》是显得黑暗,却也描绘出了真实人性的一面,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有可能遇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