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子旁》:虫子是人类的另一面镜子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在这个小的足以被忽略和遗忘的世界里,《虫子旁》用80个独立的短故事,附上几幅精美的插画和照片,以一个独特的视角记录了这个世界的“主人”——虫子。在这部“观虫日记”里,每一个虫子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情感,都经历着不同的喜怒哀乐或爱恨情仇。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观察虫子是毫无意义的。是什么能让一个气质儒雅、为人师表的学者,一声不响地俯身低头,仔细端详,从树下到路边,从菜园里到墙沿上,从春暖花开,到大雪纷飞......
这个秘密就藏在朱赢椿的骨子里,他曾花了一周的时间去追踪蚂蚁,花了两年的时间去养蜗牛,小到每次观察虫子时的场景、时间,大到整个过程和心境,他都能用平缓的笔触,记录着这个被人们匆匆忽略的“昆虫世界”。

也许,正是因为作者那静如止水的心境以及他善于洞察的眼睛,才能在书中为我们展现这个异常精彩的世界。他用另一种角度告诉我们,昆虫所经历的,也正是人类所经历的,那些我们十分怜悯的小生命,有时候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不一样的感触和启发。

在我看来,这种启发,前提是能将人的部分与自然部分无比融洽的结合。

你也许未曾知道,蜗牛懂得运用“工具”躲避追踪,蚂蚁会采取团队协作来捕获猎物,蜘蛛会为自己的孩子遮风挡雨,西瓜虫渴望爱情又羞于表达....《虫子旁》最妙之处,就是在作者的照片和文字里,虫子有着人类一样的情感和经历,它们也有家,有同伴,有母爱,有争斗,每天要都为生存而奋斗。

而在我们的世界,每天也会上演着不同的戏码,我们经历着争夺或困难,也享受过功成名就的时刻。我们何尝不是与虫子一样,是大自然的渺小的一部分,光是这一点,我们之间就很少有人能领悟。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几乎不会像作者朱赢椿一样,愿意花时间去关注着被普遍忽略的事物。在大部分成年人的基本观念里,价值似乎成了一种做某件事的首要衡量标准。但这本书让我们体会到,观察虫子所带来的收获,远远不止于消遣。

倘若从另一个层面去解读,那些原本看起来“毫无价值”的事情,是否也会给予我们意想不到的提醒或激励,而这些,将远远超于这件事的本身意义。不难发现,书中的虫子正像人类的另一面“镜子”,这面“镜子”让我们通过观察镜中的虫子,进而了解自己所面临的世界,并且帮助我们树立一种更新更积极的观念。

——生活并非如眼前这般庸常呆板,还需要我们去期待和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书的最后,作者说:“当我趴在地上看虫的时候,在我的头顶上,是否还有另一个更高级的生命,就像我看虫一样,在悲悯地看着我?”也许在虫子的世界里,一天也许是一生那么长,它们以为眼前所看见的事物,就是它们全部的天地。

那么,我们每天所匆忙地应对着的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所居住的星球,会不会也只是别的生物眼中的只是一颗砂砾?我想,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尊重每一个生命,过好每一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