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读了两遍《胡雪岩》 他会不会想成为下一个胡雪岩

马云不喜欢胡雪岩。
但偏偏,马云又最喜欢读《胡雪岩》,曾称其传记认真看了两遍,受益匪浅,甚至评价:“胡雪岩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不只马云,普通民众对胡雪岩其人大多也以赞誉为称。
其“诚信为人”和“八个坛子七个盖”的商业巧思更是为外人道也,有后人还歌颂其为“爱国商人”。
坊间,则更是有为官须读《曾国藩》,经商必看《胡雪岩》之言。
但是商业故事“造神”的背后,大多数人看到的只有浮现在水面的冰山一角,没人去深究胡雪岩中饱私囊、卖国求荣的事实。

正如只知马云赞誉胡雪岩为“好榜样”时,很多人不知道他的后半句话却是:“他也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很坏的榜样。”
甚至还经常在公众场合将胡雪岩作为“反面教材”,三令五申“官商不能走太近。”
到底是何方神圣,能让这位已经去世近半世纪的昔日“红顶商人”,在21世纪仍能叫马云念念不忘?

1、放牛娃“逆袭”成中国首富
根据史料和民间故事记载,1823年,胡雪岩出生于安徽绩溪县湖里村,自小家境贫寒,幼时曾帮人放牛为生。
父亲胡鹿泉去世时,胡雪岩年仅12岁。
失去了家里的顶梁柱,身为长子,年幼的胡雪岩不得不挑起养家糊口的重担,孤身一人从浙皖古道向南,辗转于各地的粮行、商行和钱庄之间。
迫于生计,他扫过地,倒过尿壶,也帮人洗过碗,一路颠沛流离,最后终于在杭州落脚。
但在杭州落脚后,胡雪岩之后是如何结识自己贵人王有龄的历史大都语焉不详,各个史料记载均不相同,歧义较大。
有人说胡雪岩在跑堂时结识了当时同样穷困潦倒的王有龄,认为此人大有前途,便私自挪用钱庄的500两银子资助王有龄进京谋官,才一步步青云直上。
有人说胡雪岩因拾金不昧而被无后的钱庄老板收为义子,老板弥留之际将钱庄留给他,并在王有龄发迹后结识此人向其输诚,才得王有龄青眼相看。

但无论事实如何,结识王有龄成为胡雪岩人生中第一个转折点。
借着王有龄任湖州、杭州知府期间,胡雪岩借着王有龄做大了自己的钱庄,并以战死沙场的罗尚德无字据取款一事而将自己的守信扬名天下,为自己的大业打下牢固江山。
根据民间传闻记载,在做大钱庄后,胡雪岩抓住好友为官的机会,办起了政府性质的丝绸行。
他用清政府的钱辅助当地农民养蚕,再就地收购生丝,最后运往沪、杭脱手变现,不仅从中获利颇丰,还大举办起了药店、杂货铺,最后甚至开始负责军队粮械、政府漕运等大型项目。
随着好友王有龄一路高升至浙江巡抚,胡雪岩的生意也四面开花。
据说在太平天国和八国联军侵华的乱世之际,多数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而胡雪岩却已经掌握有鱼米之乡之称的浙江一半以上的战时财产,富甲四方。
而此时,胡雪岩也有一句话被做生意的各路商人们至今奉为赚钱圣经:“八个坛子七个盖,盖来盖去不穿帮,这就是会做生意。”

2、盛极必衰,悲剧开幕
1861年冬,浙江巡抚王有龄自杀了。
自杀的原因,表面上看王有龄是因太平军攻破城池,为守大义而死。
但实际上却是曾国藩想与左宗棠争功,顺便铲除敌人何桂清,于是让何桂清麾下的大将王有龄变成了这场权力争执下的牺牲品。
好友和顶头上司都死了,胡雪岩必定不能独活,于是他带着准备做生意的20万石粮食去投奔了左宗棠,美名其曰给缺粮的左宗棠“雪中送炭”。
因捐粮有功,胡雪岩便得了左宗棠的赏识,成了他手下的“总管”。
那时候,胡雪岩不仅主持浙江全省钱粮,甚至开始经办采买军饷军火,并受理从战乱中掠夺来的“赃款”。

不仅如此,胡雪岩还抓住与外国军官结识交往的机会,为左宗棠训练一支装备了洋枪洋炮的千人军队,帮助左宗棠收复新疆,兴办杨武,创办历史留名的福州船政局。
由此,胡雪岩便成为了左宗棠的左膀右臂,在全国铺起了商铺,据说鼎盛之时个人财富直超清政府,在全国名声大噪。
至此,胡雪岩左拥富可敌国的财富,右抱数十娇妻美妾,看似已走上人生巅峰。
可惜中国有句老话,叫做“盛极必衰”。

而胡雪岩的悲剧,才刚刚开始。

3、从全国首富到一贫如洗,仅用一天
恐怕胡雪岩也没有想到,从全国首富到一贫如洗,自己只用了一天。

1882年(光绪八年),胡雪岩发现做生丝生意的商机,便大举收购生丝,想借此垄断整个江浙沪的生丝贸易。
高估了自己能力的胡雪岩,在筹备两年后用2000多万的白银买进1.4万包生丝(这数量在当时相当于上海全年生丝交易的2/3),向洋行发起了挑战。
但是他却没料到,隔年外国生丝就开始丰收,而自己囤购的生丝根本卖不出去,最后只能烂在仓库里。
无奈之下,胡雪岩只能被迫低价出售,几乎将大半家产全部赔了进去。

为了挽回损失,胡雪岩又回到上海做银钱投机生意,却没成想这次又是一亏再亏,到最后手上只有五百万两白银,外债则是超过千两。
彼时,李鸿章和左宗棠正撕的不可开交,自然而然,成为左宗棠左膀右臂的胡雪岩也成了李鸿章的眼中钉,甚至李鸿章还喊出了“倒左必先倒胡”的口号,摩拳擦掌想要干掉敌人的大将。
而当胡雪岩以商人的身份迈入朝堂,以左宗棠的左膀右臂之身份触手政治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他沦为政治牺牲品的结局。
在李鸿章的示意下,胡雪岩两次亏空、负债累累的消息被传出,随即便引发了信任危机,各种债主和顾客纷纷前来胡雪岩的钱庄要求兑换现银。
胡雪岩资金一时周转不灵,又眼看着自己之前为左宗棠作担保、在汇丰银行的还款日将到,于是便去找了负责每年协饷的上海道台府讨之前没取的现银,想借此缓解资金压力。
而李鸿章及其幕僚盛宣怀早已料到胡雪岩会去要这笔钱,而恰好上海道台府的主管又是李鸿章麾下之人——
于是在李的授意下,主管邵友濂再三拖延发饷银的时间,问,就是资金没到位。
紧接着,李鸿章又去找了各位等胡雪岩还钱的银行行长,跟人家说:胡雪岩要没钱了,快去找他要钱!
债主讨钱,顾客要钱,银行催债,左宗棠病逝,再加上有人告密说胡雪岩私下吃朝廷军饷的回扣……
五座大山同时压了下来,胡雪岩被大发雷霆的慈禧革职抄家,仅仅一天的时间就一贫如洗,并在同年于饥寒交迫中郁郁而终。
因政治兴,又因政治亡,一代首富,就这么烟消云散,而曾经不可一世的胡雪岩,来的时候有多风光,死的时候就有多凄惨,实在叫人唏嘘。

4、败于贪婪无餍,死于骄奢淫逸
关于胡雪岩之死,有人曾尽数怪罪于他以商人之名涉身朝堂,而投资经商失败则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其实却不尽然。
早在他崛起时,胡雪岩便以商人身份和朝廷命官勾结,并以朝廷的名义大肆向杭州富户敲诈。
不仅如此,根据清末名将赵烈文的日记记载,胡雪岩为了挤垮自己钱庄的对手张存浩,并为自己谋利开方便之门,说动王有龄将绍兴太守换成四处骚扰百姓、掠夺钱财的好友廖宗元,最终引发太平军攻陷绍兴与杭州。

赵烈文甚至对此直批:“全省数亿万之横死,乃肇于匹夫垄断之心”,认为杭州和绍兴失守、城内死伤数千万人,全都是胡雪岩为贪名逐利而造的孽。
而在抱上左宗棠的大腿后,胡雪岩更是打着设立善堂、修复古寺等名头向官绅劝捐,短短几年就已身家过千万。
就连在同左宗棠西征借款之时,作为借款的经手人,胡雪岩也在其中收取了巨额的佣金。
据史书记载,1877年第四次西征借款时,汇丰银行收取的利息是10%,而等左宗棠向朝廷申报后利率就变成了12%,其中一半多为打倒列强而借款的现银都进了胡雪岩的口袋。对此曾国藩之子都曾诅咒:“虽籍没其资财,而科之以汉奸之罪,殆不为枉!”
而这些巨贪卖国之举,可以类比和珅。贪婪为干柴,政治为火星,胡雪岩最后落得凄惨的结局,似乎早已有了端倪。
除此之外,胡雪岩的好色淫靡也鲜为人知。不少人知道胡雪岩有个“虎妻”,却不知道他养过三十几个小妾。
而这些小妾,也并非都心甘情愿跟着他“过日子”,而是不得不留下。因为这些女孩大多是他看上后强娶而来,有些更是已经嫁为人妇,婚礼当天就被胡雪岩抢到自己家强行辱掠,令人发指。
根据李伯元《南亭笔记》上载,“浙江巨商雪岩,有妾三十六人,以牙签识其名,每夜抽之,得某妾乃以某妾侍其寝”,即三十多名侍妾还要抽签侍寝,骄奢淫靡堪似拥有后宫三千的皇帝,可谓荒唐至极。

为了挥霍财富,和几十小妾享受所谓“极乐”,胡雪岩甚至还耗资300万两白银建造了一栋10.8亩的屋宅,里面池塘鱼树、珠宝字画无奇不有,堪称中国巨商第一豪宅,至今仍存于世,成为杭州著名旅游景点,不少人前去顶礼膜拜,希望沾沾曾经富豪的财运。
而在后人多赞胡雪岩诚信和会做生意之时,也不知道这些想“沾财运”甚至夸胡雪岩的人有没有想过,他的贪婪和淫靡,究竟让多少人都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2002年,朱镕基曾参观胡雪岩故居,了解史实后亲自下笔作评价:“胡雪岩故居见雕梁砖刻,重楼迭嶂,极江南园林之妙,尽吴越文化之巧,富埒王侯,财倾半壁。古云富不过三代,以红顶商人之老谋深算竟不过十载,骄奢淫靡,忘乎所以,有以致之,可不戒乎!”
一锤定音,振聋发聩。

5、马云不想成为下一个胡雪岩
层层扒皮胡雪岩至此后,似乎我们明白了为何马云爱读《胡雪云》传记,又曾对此人评价:“胡雪岩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也给我们树立了很坏的榜样”。
而马云最聪明的地方也在于此。作为商人,他清楚地知道取舍之重要,所以会多次以胡雪岩举例明说“官商不能走太近”。

2012年,马云在接受《时尚先生》专访时,更是说道:“有人想戴红帽子,但我一不政协,二不人大,三不党代表。到今天为止(我都认为),当政治家可以报国,艺术家可以报国,企业家也可以报国,而且作用不比任何人差。”

因为有老乡胡雪岩的反例在前,所以马云不想成为下一个胡雪岩。
而有意思的是,胡雪岩在杭州发迹,马云也在杭州白手起家,而阿里巴巴的总部也正好坐落杭州。
读完两遍《胡雪岩》后,不知道马云在闲暇之余,是否会去杭州的胡雪岩故居转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