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选终极预测 特朗普与拜登谁能胜出

预测未来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去创造未来。——林肯

整个十月,从月初特朗普意外“夺冠”三天痊愈,再到月中网上“突然”出现的拜登儿子陈年丑闻,用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的话来说,今年的美国大选,“光看就已‘眼花缭乱’”。

如今,“十月惊奇”翻过了自己的篇章,距离尘埃落定的日子也已剩不到一周时间。究竟是特朗普还是拜登?这不仅是3.3亿美国人民尤为在意的事,这个世界第一大国头号人物的归属问题,同时也和未来四年世界脉搏的跳动脉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此,在最终答案揭晓前,我决定进行一场终极预测。

相信直觉还是科学?两个月前,我本人还对特朗普的连任言之凿凿,可如今,各项比民调更具参考价值的指标也都在强调:那位令我难以分辨是否已罹患老年痴呆的拜登,才是更有可能叩响白宫大门的那个人。

1、年龄不是问题
一般人对大选的预测,往往把论据的重点放在了候选人本人身上。大概两个月前,就有读者留言道:民主党难道就只能推个拜登出来选了吗?

的确,无论怎么看,迷糊到连特朗普名字都能喊错的拜登,实在很难让正常人把他和美国总统联系起来。但美国大选,从来都跟候选人个人的主观因素无关。

1984年,年已古稀的里根代表共和党,同年轻的蒙代尔竞选总统宝座。竞选期间,一名支持民主党的记者不怀好意地向里根提问:“您不认为在这次选举中,年龄会成为问题吗?”

迄今为止,美国历史上一共出现过45位总统。他们成功坐上宝座时,平均年龄在55岁。而在当时,里根已经73岁了,并在四年前创下了以69岁高龄当选总统的就职年龄记录。

竞选者的年龄对最终结果的走向会有影响吗?放到2020年,这个问题也显得格外值得关注。因为里根的小迷弟特朗普在2016年以70岁这个数字单位,打破了里根保持多年的记录,而一旦他输掉几天后的大选,那么拜登又将以77岁高龄再次刷新这一纪录。

这是两位爷爷之间的pk。

回到1984年,那名记者提问背后所涵盖的质疑,依然值得今天的美国选民思忖再三:过大的年龄可能导致未来总统精力不足、反应迟钝等问题,恐难以胜任。36年前的里根明白记者的意思,今天的特朗普也明白。他不止一次地在公开场合调侃比自己大的拜登是“瞌睡乔”,旨在让选民像36年前的那名记者一样,引导选民把注意力放到拜登那所剩无几的精力和反应力上:美国人民难道是傻子吗?不选一个反应力快到可以随时来场单口相声、还什么都懂的人,去选一个随时有可能死在任期上的瞌睡虫当总统?特朗普的这一策略看似没有问题,但里根的故事又给小迷弟特朗普泼了一盆凉水:1984年11月,共和党人罗纳德·里根斩获525张选举人票,民主党仅仅收获13张选举人票。这一悬殊比分,甚至创下了20世纪获胜方赢得选举人票最多一次的纪录。

候选人的年龄和美国总统位的归属,这两件事之间其实没那么大联系。这一残酷现实,让特朗普针对拜登的那些调侃显得格外多余。但更残酷的是,早在36年前,一名预言家就已经发现了这一规律。

2016年11月3日晚,随着一亿三千万选民的选票投出,当曼哈顿上西区的希拉里办公室充满疑惑的时候,特朗普的支持者们则陷入了狂欢。在那个令世界费解的夜晚,华盛顿特区一所高校内,一个看似平平无奇的教授脸上却异常平静。

利希特曼,美利坚大学(AU)历史教授,他曾成功预言了1984年美国大选的胜出者将是73岁的里根。在此之后,他又连续9次成功预言了美国大选的结局,并在2016年异于常人地指出不被看好的特朗普才是最后的胜利者。

指谁谁就赢,是什么让利希特曼这个非政治领域的教授成为名副其实的金手指?答案是一套神奇的大选模型,而在这套模型内,候选者的年龄并没有被纳入参考系数。

显然,川·什么都懂·普不懂这套几十年就已诞生的模型,白白费了大波口水去证明拜登真的比自己老,给大家带来了不亚于去听德云社相声般的欢乐,却对他的连任做了一堆无用功。

这让特朗普多少显得有些滑稽,但所谓杀人诛心,川·什么都懂·普他懂经商、懂政治、懂新冠,甚至还懂核物理,却偏偏不懂这个大选模型。于是,感到自己被懂王轻视了的利希特曼就根据这套模型,简明扼要地指出:2020年大选,特朗普必败无疑。从近期民调来看,拜登的确胜率更大。可如果民调真能决定总统位的最终归属,就不会出现四年前川普惊人上位的一幕了。好在除了“年龄”不重要外,这套模型还反常地把“民调”如此重要的因素排除在外:利希特曼的预言从不以民意调查为依据,他只相信自己的模型。那这套连民调都不参考的模型真的有科学依据吗?又为什么这套模型会说特朗普将连任失败?

在结束下一段落后,除了这两个问题外,此次美国大选的答案亦将大概率被提前揭晓。

2、神奇的大选模型
上世纪80年代初,加州理工大学举办了一次晚宴。在晚宴上,来自苏联的地球物理学家和地震学家波洛克恰巧坐在了“神算子”利希特曼的身边。

当时,利希特曼还只关心自己的人文历史领域,对这位研究自然科学的苏联专家聊不到一起去。家长里短瞎扯过后,波洛克突然对利希特曼说道:我们合作吧!

利希特曼很是吃惊,两个八杆子都打不着的领域,能怎么合作?“这人要么是疯子,要么就是苏联间谍。”利希特曼口头上答应了下来,心里却这样想着。

几天后,波洛克找上了门。利希特曼有些困惑,但还是招待了他。在沟通中,他惊奇地发现,这个苏联地震学家的想法有点意思!

“把现任总统谋求连任当作一个研究对象,如果败选,在政治领域,不就相当于发生了一场地震嘛。只要是地震,就可以用研究地震的思路去构建模型,识别是否会发生地震的预兆。”利希特曼被这惊人的想法打动了,最终接受了地震学家的建议,一起合作。他们既不研究地震,也不研究历史,而是把落脚点放在了一个他们俩都不属于的领域:政治。

对美国历史了如指掌的利希特曼提供有可能影响结果的各项指标,苏联地震学家将其作为参数,按照预测地震的方式搭建缜密的数学模型,并将1860年到1980年间的总统选举结果拿来一一验证,最终把复杂的数学模型简洁明了地归纳成了12个决定性指标。后来,经过反复测试,他们又把这12个指标修正成为13个。

不是直觉,也不是经验。这13个关键指标,均是严格按照自然科学的逻辑算法缜密推导出来的。

就此,自1984年里根连任成功起,美国大选开始拥有了13把通往白宫的钥匙。眼花缭乱的总统位之争,就此变为一场“保七大作战”:执政党能守住至少7把钥匙,就百分百胜出,反之则百分百失败——30多年来,除了00年的小布什因最高法院的介入获胜,无一例外。那么这套模型为何判定今年的大选,获胜者会是拜登呢?理由也很简单:与民调和摇摆州都无关,那个看起来啥也没做的拜登,已经拿到了7把钥匙。

而抢夺钥匙的战争,自特朗普任职之日起,就已打响。2017年1月9日,距离特朗普就职典礼还有11天,利希特曼就预言:特朗普在任期内会被弹劾。果不其然,2019年10月31日,在南希佩洛西的领导下,众议院以232票对196票通过了对特朗普的弹劾调查程序。

事实上,所有人都知道,弹劾的成功率为0。不仅如此,如果弹劾调查启动,特朗普就多了一个“受害者”的身份,从而进一步煽动特朗普支持者的情绪,不利于2020年大选。但民主党还是启动了弹劾,这不是因为他们喜欢白忙活,而是为了率先抢到其中一把钥匙——“丑闻”[/ct]。

弹劾案并不是真的要把特朗普赶下台,而是为了让人重新关注到特朗普的“通乌门”。在利希特曼那个神奇的大选模型中,“现任政党无重大丑闻”[/ct]正是其中一项指标,也是四年前,压死希拉里所代表的现任政党,民主党阵营的最后一根稻草。

前阵子,关于拜登儿子的陈年丑闻再度被翻出来,有媒体说很多选民都希望能把投给拜登的票收回来,并就此认定大选走势仍旧扑朔迷离。可遗憾的是,非执政党是否有重大丑闻不在模型考虑范围之内。只要现任政党有丑闻,这把钥匙就自动送到了对方手里。只能说懂王不懂大选模型,又多做了一次无用功。

说到弹劾案,就不得不提中期选举了。2018年11月6日,美国迎来中期选举投票日。最终民主党在众议院435个席位争夺中获得218席,超过半数,从而赢下众院。也是因为赢下了众议院,才让民主党对特朗普的弹劾启动有了可能性。而“执政党在众议院获得更多席位”[/ct]恰好又是另一项关键指标。

预测到特朗普将被弹劾,同时也意味着预测到了共和党的中期选举失利。在离特朗普就职典礼还有11天的时候,利希特曼就已看到特朗普将失去两把钥匙。

但这个预测其实并不难:中期选举向来被认为是总统选举的风向标。而传统上,中期选举往往都是总统所在党派会失利。过去80年,只有两次例外。要拿到中期选举获胜这把钥匙,意味着共和党要创造奇迹。但显然,越科学的模型,越不愿意把奇迹纳入参数。

如果说上面两把丢失的钥匙算党派竞争失利的人事,那么2020年发生的一切,就是特朗普不得不接受的天命了。

首先,是疫情。被大家拿来讨论最多的疫情,对特朗普的连任确有影响。但影响的点并不在于他是否防疫不利,而是触发了另一项指标:在竞选期间短期经济没有衰退迹象。2020年第二季度,美国GDP按年率计算暴跌32.9%,创下自上世纪40年代以来最大跌幅记录。如今,按美联储的说法,美国经济已恢复疫情前9成,但经济究竟有没有衰退,几无异议。

我愿意相信懂王是真的懂经济,他一定是因为不懂模型,才会在面对疫情的时候,把精力全用在了怒怼FakeNews和告诉大家没人比他更懂新冠上,才不是没有能力在疫情的大环境下搞好经济,白白送给对手一把钥匙。

但他真的只送出了一把钥匙吗?2020年这一波新冠病毒,不仅仅短期影响了美国经济,而且长期来讲,亦是重创。而这又触发了另一指标:长期经济表现强劲。至此,特朗普已丢掉了4把钥匙。

在波诡云谲的2020年,特朗普可谓是昏招频频。疫情带来的经济问题还没解决,黑人弗洛伊德事件又触发了模型中的另一项指标:在任期内没有持续的社会动荡。

因不懂模型,肯定懂维稳的特朗普还是下令军队向游行群众开火,非但不勉强一下自己向人民道个歉,减轻事态严重性,还要把影响最大化,交出了第5把钥匙。

这五把钥匙,特朗普是彻彻底底的丢了。除此之外,按利希特曼的说法,特朗普在任期内并无重大外交或军事成就[/ct],而川普本人也没有什么很大的人格魅力[/ct]。加上这两项,特朗普已失去7把钥匙,注定无缘白宫。

细心的人这时会发现,后面这两把钥匙是否丢失,尚有争议。在军事上,击毙ISIS头目巴格达迪,今年初又炸死了伊朗三号人物,这算不算重大军事成就?在个人魅力上,狂热“川粉”的存在是否能证明特朗普的人格魅力?

利希特曼个人的看法不能代表特朗普真的已经丢了7把钥匙了,但可以确定的是,特朗普铁定丢了5把钥匙,他只剩两把钥匙可以丢。而除了外交和军事上的重大成就和个人魅力这两项外,还有以下6项指标也同最终结局紧密相连:

(1)现任政府在外交和军事上无重大失败[/ct]
(2)执政党内部没有竞争[/ct]
(3)执政党把持白宫[/ct]
(4)没有特别显著的第三方独立竞选阵营[/ct]
(5)现任政府颁布了重大的国家政策[/ct]
(6)挑战者不具备超凡的个人魅力上面几项里面,至少还有1~2项存在争议。这也意味着,特朗普能丢的钥匙只剩两把,可至少还有3~4把钥匙有没有丢均是存在争议的。行文至此,虽然我们还不能百分百预测特朗普真的就必败无疑了,但可以确定的是,特朗普连任的概率,远低于拜登当选的概率。当然,即便概率极低,我们还是不能排除裁判就认定了剩下那3~4项存在争议的指标特朗普达标了。

而能对这些争议做出判定的裁判,不是你我,也不是神算子利希特曼一个人的主观判定,而是选民——这也是我们最后一部分要重点分析的地方。

3、义乌不再具有参考性
“我的客户只找我定制特朗普的,前几天刚接了一个2000的订单量,其他竞选人的几乎没有,可能特朗普的呼声比较高吧。”

距离美国大选只剩几个月时间,而义乌接到的应援订单清一色都是特朗普的。

回顾2016年美国大选,希拉里曾以72%的惊人胜选率误导了世界的判断。可当时,义乌接到的应援订单占比最多的,也是特朗普的。

不同于希拉里的大起大落,特朗普的民调支持率其实很稳定。最低也在30%以上,最高又不超过50%。其支持率始终在40%左右徘徊。即便放到历史上比较,如此稳定的支持率也是极为罕见的存在。

换句话说,不管特朗普做了什么,说了什么,总有约40%的美国人民无条件支持特朗普。而最可怕的是,通过义乌的数据,我们可以发现特朗普的支持者更愿意付出实际行动。

有着近40%铁杆粉丝的特朗普根本就不打算拉拢中间派。因为现在的美国社会,已经走到了“左”和“右”的十字路口,红蓝泾渭分明。20个人中,可能有8个无条件支持民主党,8个无条件支持共和党,只有剩下的4个才是中间派。

结合这一社会背景,再把投票率纳入坐标参数[/ct],我们可以重建一套[/ct]义乌模型[/ct]。

美国的投票率在西方国家里是出了名的低,最高不超过60%,通常不到50%。如果按50%的投票率,那在这8个无条件支持者里面,只有4个会真正投出自己的选票给特朗普,还剩4个是弃权。

不出意外的话,正常人都不会选特朗普,但自己的支持者里面还有争取的余地,这就给了他发挥的空间。如果按常规出牌,去争取那些中间派,即便他多争取到了2个中间派——这意味着要煽动50%的中间派,然后我们再按50%的投票率计算,最终票数就是8*0.5+2*0.5=5。

而同样多煽动2个极端的支持者去投票——这意味着只需要提升2/8——也就是25%的支持者投票率,那在这个20人的小模型里,总票数就变成了8*0.5+2=6。

煽动50%的中间派,不如提升自己粉丝25%的投票率。温和的中间派已经不重要了,关键在于那些极端的支持者。这是来自义乌的数据,为特朗普提供的最合理的连任路线。而透过今年美国暴乱期间特朗普政府的做法,我们也能看到,他的确是在遵循这一规律。然而,这一规律还具备参考价值吗?

有民调显示,将票投给拜登的群体中有67%是因为反对特朗普,而真正支持拜登的只有33%;相应地,投票给特朗普的人中真正支持特朗普的占76%,以反对拜登为由者仅占24%。

这一数据从表面看,真正支持特朗普的人是比支持拜登的多,但往深了看:特朗普提高自己支持者投票率的做法,同时也提高了反对派和中间派的投票率,甚至把后两者推到了同一阵线。换句话说,让自己支持者行动起来的连任路线已经不再适用。因为建立在50%投票率基础上的义乌模型被破坏了:截至28日,美国2020年大选提前投票人数已超过7516.2万人,这一数字相当于2016年大选投票总人数的54%。这一创纪录的数字,也在强调今年的大选投票率很有可能高于4年之前。

四年前,特朗普靠来自义乌的神秘算法提前锁定了总统位,可如今,时势又不得不逼着特朗普亲手毁掉这个算法。而追根溯源,义乌模型也只是恰巧在2016年意外符合了利希特曼的神奇模型:希拉里的邮件门触发了“现任政府无重大丑闻”的指标,并连带着触发了“现任总统拥有个人魅力”这一指标,在短短两个月内,连失两把预料之外的钥匙。

四年前的特朗普也丑闻缠身,却因不是现任执政者变得无关紧要——这仍未跳出利希特曼的大选模型。

其实利希特曼的模型也没那么神奇,那13项指标,每一项都影响着选民对现任政府的看法,进而影响了选票的最终归宿。

有5项指标不达标,至少可以说明过去四年,现任执政党做得没那么糟,却也没那么好。这时的大选,讨论的才是谁更适合总统位的问题;6项都不达标,大选讨论的其实是现任总统的去留问题;而一旦超过了7项,为了让现任总统下台,没人介意要不要牵条狗来当总统。

换而言之,拜登哪怕真的老年痴呆了又怎样?今年大选,讨论的其实是特朗普个人的去留问题。设身处地的想一下,当公司开始讨论一个人的去留问题了,那么这个人还能留下来的概率又有多大呢?

当然,我们的预测,都是根据利希特曼的大选模型来的。近40年,唯一一次绕过这个模型的,就只有2000年的小布什。特朗普的命运,将不得不取决于这一小概率奇迹能否再现。

相信科学还是奇迹?

理性告诉我,再过两天,拜登将登上王座;而人之所以为人,正是我们愿意相信奇迹的存在。引用清华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教授的话就是:

“如果你问我中国的利益所在,我会倾向于选特朗普,而不是拜登。不是因为特朗普对中国利益的损害会比拜登小,而是因为他对美国的损害肯定会比拜登大。[/ct][/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