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们的生存困境:从“985废物引进计划”谈起

“985废物引进计划”诞生在豆瓣小组,成立于5月10日,截止目前(8月10日),已经有95003个小组成员。实际上将其称之为小组已经不合适,毕竟“985废物引进计划”豆瓣小组已经快要逼近十万人了。这是个庞大的规模。该小组的简介是:“985、211失学失业者的新校园,分享失败故事,讨论如何脱困。”

显然,这是一座孤岛,他们力图抱团取暖和自救。之前一度被热议的“小镇做题家”也是来源于这个小组,意指那些“出身小城,埋头苦读,擅长应试,缺乏一定视野和资源的青年学子”。简而言之,他们除了学历一无所有。而他们的这种割裂感,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1949年,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仅仅2.1万人,70年过去了,这个数字很快在2019年增加到了834万人——是建国之初的397倍。

 

 

一个很重要的历史节点是1998年,从1998年开始,中国每年的高校毕业生就逐年增长,再没有下跌过。原因在于,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后,虽然大陆所受到的影响不大,但是也导致了大量工人的下岗,当时就有经济学家提出建议:通过高校扩招的方式来发展经济。

高校扩招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因为高校只要扩招就势必要扩大原有的基础设施规模,从而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大学人气上来了,大学周围繁荣了,也就可以容纳更多人就业。

比如我记得有次冬天晚上,饥肠辘辘的我在学校门口排队买烤冷面,那位一边用小铲铲翻转烤冷面,一边和旁人闲聊的高大汉子就和一位外卖小哥聊道:“东北的一对夫妻,就靠推个小车车卖煎饼,两口子一年能赚十几万。”

听到这些的我,直接惊愕了,我甚至都想扔了手中的圣贤书去改行卖煎饼果子、烤冷面算了。同样的,还有学校附近的多个饭馆,额,还有酒店,生意都极好。虽然学生大多不挣钱,但花钱还是挺阔绰的。而一个大学少则几千人,多者数万人,这显然提供了庞大的市场和需求,也无疑会刺激和拉动周围的消费和经济。所以1998年国家当即决定增招47%,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也是为了适应当时的需要而提出的。

显然,我们可以看出,教育不再是一个单纯且神圣的事业,而是一门产业,一门生意。一切都是为了经济发展而服务的。此外,物以稀为贵,大学的扩招,也必然会使得大学学历的贬值,进入大学也不再是一种特权,换言之,原来的高等教育是精英模式的,而扩招之后的高等教育却是大众模式的。这就好比如果人人都有一个爱马仕包包,那么爱马仕包包就和普通塑料袋没啥区别了。

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潘懋元教授所评价的:“在精英教育时期,受高等教育是特权;在大众化教育时期,受高等教育是权利;如果普及教育时期,受高等教育就是义务。但是许多学校、家长、学生还没有意识到这点。在他们眼里,上了大学就可以从穿草鞋变成了穿皮鞋的,就是国家干部,工资就有了保证。

在他们眼里,在精英教育阶段能不能考上大学就是草鞋和皮鞋的区别。到了大众化阶段还是这样吗?当然不能。所谓大众化,就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大量的人,以前高中生做的工作许多开始交由大学生来做。现在不少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很大程度上在于思想还没有根本转变。”

潘懋元先生

也即是说,大学扩招的必然结果是大学学历的大众化、普及化,对于出身大众的青年学子们来说,除了得到一张已经贬值的学历很难再得到更多东西,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最大的用处是提高了整个“无产”阶级的智识水平,也就仅此而已。所以就业是民生之本,特别是解决大学生群体的就业更是重中之重,因为与文化水平相对有限的父辈们不同,他们是最新潮最有想法甚至是“最不安分”的一批人。如果大学生就业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这会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大局。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对于整个社会层面而言,当然是好事,因为这提供了庞大的高素质劳动力,但是对于单个个人和家庭,这又很难说不是一场骗局。我们都知道,从小学到大学本科毕业,一个学生在正常情况下得花费16年,而这16年,为了供养孩子读书,一个普通家庭可能近乎只有不断的支出甚至欠上债务,不仅难以有所积蓄,也更别说过上较为殷实的生活。

于是为了获得报酬,人们便只能在繁琐的劳动中逐渐消磨自我,再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反思自己所处的困境,加之一个看似光明实则微渺的希望(让孩子上大学)的诱惑,自己也就索性自我安慰——要不断忍耐,咬牙生活。

显然,在宏观层面,教育制度就相当于一个控制人口生产生活的有效阀门,并且它具有相当的欺骗性,它不是强迫的,它所描绘的鲜艳且美好的希望和前程,诱惑着人们一批一批地心甘情愿地投入他的怀抱,他甜言蜜语,说话又好听,但实际上却是个不折不扣的渣男。

可以预料的是,当这个梦幻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戳破的时候,以后普通大学招生将成为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甚至有的学校会因为无法招到足够的学生而破产。

二、成年人的世界,需要适者生存

写稿之前我曾问过我的朋友们,我说我想知道你们是如何看待“985废物”这个现象的,其中已经工作一段时间的朋友认为:“这些人可能接触社会太少了,学校和社会的割裂感太强了。”我想,凡是已经尝到社畜滋味的人,对此应该会很有共鸣。如果打个比方,我认为学校和社会这两个环境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一个是羊圈而另一个则是狼群。一个安全且安逸,但容易温水煮青蛙;一个是原始丛林般的森林法则,适者生存、弱肉强食。

正如萧相风在《词典:南方工业生活》中所说的:“学校的教育与社会的需求,是一对不和谐的供求关系。没有上大学在求职路上失去了一个筹码,那么念大学的如何呢,花了高昂的代价在学校里学到了屠龙术,在现实的职场中无用武之地。”因此当大学生纷纷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之后,难免会撞得个头破血流。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985废物”都是出生普通家庭,原生家庭并没有能力提供一定的社会资源,而社会资源又是有限的,因此在蛋糕还没有做大的基础上,或者说在蛋糕已经被瓜分完的基础上,必然会产生激烈的供需矛盾,换言之,阶层已经逐渐趋于固化,再想要流动已经远比几十年前的无序状态要难得多得多。

因此对于个人来讲,除了提高自己适者生存的能力外,再没有别的办法,更何况,“活着”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根本的出路在于,国家把蛋糕做大,让每个人只要努力奋斗便都能有蛋糕吃的机会。相反,如果蛋糕不变,那么人之与社会就和被养的蛊没什么区别。

三、进而引发的现实落差与个体深渊

于是在教育制度和社会现实的双重冲击之下,没有落差的就不是正常人了。而这种落差对于本满怀希望的个体而言就是深渊。如果自视甚高,那么便愈是靠近深渊。

就现实而言,岂止“895废物”们面临着这样的挑战,事实上这是大多数青年学子们的共同困境,至于那些基数更大的非985非211甚至非本科的大学生又少有人真正关心,我甚至觉得“985废物计划”能成为热门的公众话题,就和大众喜欢吃娱乐明星的瓜差不多,至于更多比普通人还普通的,则被我们遗忘了,而遗忘了他们便是遗忘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