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长不注重这4方面培养孩子会落后

现在的孩子们普遍都特别幸福,家长为了孩子,努力工作,任劳任怨。在生活上,尽自己最大能力给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住最好的,宁愿委屈自己,也不委屈孩子;在学习上,孩子入学前挑选学校,入学后,报各种辅导班、兴趣班,生怕孩子被其他孩子落下。

然而,事实呢?有很大一部分孩子不仅不爱学习、作业敷衍,甚至对父母丝毫没有感恩之心,看不到父母的辛苦,只考虑自己的要求有没有得到满足。家长表示也很无奈:我为了这孩子辛苦工作,没日没夜,这孩子怎么就这样呢?下面,让我来告诉你,你的孩子是怎么一步一步从小和别的孩子拉下距离的。

1. 感恩之心的培养

我之前做班主任,从一年级开始带,入学一段时间基本就能看出来哪些孩子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哪些孩子是父母有参与的。

现在的很多孩子从出生就被扔给爷爷奶奶带,因为爸爸妈妈白天都要上班。这部分家长还分为两种:一种是孩子基本上都是爷爷奶奶带,家长上班带不了,下班了不带,到了入学,接送都是爷爷奶奶的工作了;另一种是上班的时间爷爷奶奶带,下班了多陪陪孩子。作为旁观者,大家感觉哪一种带孩子的情况会更有利于孩子成长?

还有很大一部分家长,孩子完全是给爷爷奶奶生的,从出生爷爷奶奶就负责起孩子的衣食住行。不仅如此,这部分家长往往认为爷爷奶奶就应该帮自己带孩子,谁让这是他们孙子孙女呢?在这里,我恐怕要纠正这个错误认知了,在法律上:父母有养育孩子以及让孩子接受教育的义务,孩子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可是没有哪条法律规定爷爷奶奶有养育孙子孙女的义务。这部分家长把孩子丢给爷爷奶奶丢得理直气壮,爷爷奶奶平时不管怎么辛苦,家长都不会感恩之心。家长没有感恩之心,更不要说孩子了,孩子更不会有感恩之心,孩子同样也会觉得这是理所应当。所以,不难理解,孩子对家长也不会有感恩之心,只会想着自己的要求怎么得到满足。

孩子不用教就能学会的是复制,复制父母的态度,复制父母的举止。

家长白天上班忙,那么下班呢?有的人要说了,上班那么累,下了班聚聚会、玩玩手机放松一下啊。当然可以,可是能不能一周挑出来三天晚上下班陪陪孩子给孩子聊聊天、看看孩子怎么写作业的、让孩子读读课文、陪孩子玩玩游戏?不,这对于一部分家长难以上青天,他们上班忙,下了班或者休息的时间看电视、玩游戏、聚会,就是不陪伴孩子。他们不知道孩子心里想的是什么,不知道怎么和孩子沟通,孩子犯了错不知道怎么去引导。

这部分家长我真的提起来就气愤,整天就是忙忙忙,累累累,搞得比世界首富还要忙。这让我想起来我们班一个资产上亿的家长,经常开会出差,但是只要他有时间,他就会早上七点半之前把孩子送到教室。所谓的忙、累都是借口,这是为了推卸责任。

父母是孩子小时候的一片天,他们小时候对这个陌生好奇世界的认知,需要父母用言传身教来解读,无论父母采用何种方式传递都是孩子三观认知形成的第一块砖,第一片瓦,因为好[/ct]爸妈胜过好老师。

2.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孩子的生活习惯从一岁就可以慢慢养成了,有的和家长总会觉得孩子小,也有一些家长,自己的生活习惯就不好。

都说良好的生活习惯让人受益终身,在我看来,孩子还是学生的时候,在学习上受益,孩子会整理物品,才能梳理知识;孩子走出校园后,良好的生活习惯让他们更自律、更有计划性,规划好空间,才能规划好人生。

我在当老师的时候,总是有家长问我:李老师,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本子上总是很脏,字也写不好怎么办?孩子平时的生活习惯就是鼻涕一把泪一把,随后用手一擦完事,写作业怎么会干净整洁?有的家长问:李老师,孩子总是丢三落四,每次来学校我都要帮着整理作业,不然总是带不够怎么办?一年级的孩子了自己还不会穿衣服,穿了这一件忘了那一件,请问在学习上怎么不会丢三落四。这类问题我都归结到生活习惯上面,让家长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可是家长们不以为然,在他们看来,这和学习没有关系。怎么没有关系呢?生活习惯和学习是相辅相成的。
请问你看到一个孩子房间整整齐齐,东西各就各位;一个孩子房间乱糟糟,东西满屋飞,你觉得哪个孩子更有秩序感?
请问你看到一个孩子穿衣服刷牙吃饭井然有序,时间安排恰当;一个孩子慢吞吞,家长在旁边催促,你觉得哪个孩子的时间观念更强?
3.阅读力的培养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学习上潜在的差生。

听起来吓人,但不无道理。

据调查,坚持阅读的孩子,学习成绩平均会高出10分以上,80%的高考状元爱好阅读。

一位高考语文得了148分的同学说:书读多了,就会培养出语感。从小我妈妈就爱给我讲故事,我对阅读的喜欢也是从那时开始的。

尹建莉说,一个孩子的智力与其他孩子拉开距离,最重要的手段就是阅读。

然而很多家长的做法是:要求孩子看书,但是你在玩手机;要求孩子写作业,可是你在玩游戏。都说要和孩子共同成长,孩子在成长,你却没有在心智上成长,你怎么和孩子共同奔跑?

阅读应始于胎教,妈妈边抚摸肚子,边柔声朗读,让胎儿感知语言的节奏和韵律;

1岁左右开始亲子阅读,用睡前的20分钟让孩子享受阅读带来的愉悦;

5岁后,可以尝试教孩子认些字,为独立阅读做准备。

我姐姐每天晚上睡觉前都给女儿读书,从两岁开始,现在她女儿四岁,表达能力强、说话清晰、平舌音和翘舌音分得很清楚。

爱读书的孩子思想更丰富、成熟,不容易陷入偏见和固执中;爱读书的孩子人格独立,见解独到,不容易盲从。

阅读不仅是一个好习惯,更是孩子洞察内心、感知生活的仪式感。

4.财商的培养

中国的教育就是从小不和孩子谈钱,这就导致很多人缺少财商的教育。现在的孩子有的四年级五年级了,不知道多少钱都有什么概念,更是拿钱不当钱。

有的孩子知道家长手机支付密码,看直播的时候打赏就是几百几千几万,就是父母时候看到了,孩子们也无所谓,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几百块几千几万块是什么概念,家长挣到这些钱需要多长时间。

不仅仅是孩子,很多成年人不知道怎么会分配自己的资金和收入,有的月光,有的欠债,这都是缺乏财商的表现。

我在上理财课的时候,看到一个家长从孩子两岁来开始对孩子进行财商的培养。这个家长带孩子出来玩,以下是两个人的对话。

家长:宝宝,今天咱们出来只能买一个玩具啊。

孩子:妈妈,我想买这个挖掘机。

家长:宝宝,只能买一个,你想好了吗?

孩子:想好了。

家长:不能耍赖啊。

孩子:妈妈,我也想要这个恐龙。

家长:宝宝,咱们刚才说好了,你可以买一个玩具,但是你太心急了,你怎么不慢慢挑一下自己想最喜欢的一个呢?而且我告诉你,你刚才买的挖掘机另一个店里也有,而且有红色、黄色、蓝色,还有消防车(孩子更喜欢消防车),而且还要比挖掘机便宜十块钱。

孩子:妈妈,十块钱是什么?

家长:十块钱咱们又可以多买一个奇趣蛋了(孩子特别喜欢奇趣蛋,这个时候解释十块钱的时候用奇趣蛋引诱他)。

孩子:那我以后买玩具的时候要慢慢挑。

还是我当老师的时候,有的家长说:李老师,孩子都一二年级了,出去玩只要看到玩具就要买,不买就撒泼,坐地上哭,拉都拉不走,这位家长的办法你尝试了吗?

还有一个家长,给五岁的孩子每个月50块钱的零花钱,并且告诉孩子,如果这个月你不花这50块钱,下个月我就对给你5块钱,这个时候孩子对5块钱没有兴趣。
这个家长接着说:如果这一年每个月的50块钱你都不花,到年底加上我给你的奖励和利息我可以给你1000块钱。

孩子问:1000块钱是多少?

家长回答:我每个月给你50,一年就是600,如果你每个月都不花,相当于存起来了,年底我给你1000块钱,等于是多给了你400块钱的奖励和利息,你就可以用这1000块钱每一套恐龙套装了,但是600块钱可是不能买的。

孩子听了妈妈的解释之后两眼放光,当时就决定要把每个月的50块钱存起来。

财商教育是我们一生都不可或缺的教育之一。

看了以上内容,你知道孩子之前的差距都源自哪里吗?归根到底是家庭,是爸爸妈妈的言传身教。都说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如果父母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还指望影子对到哪里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