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变局下 为什么孩子们需要读历史

历史不只在于获得了多少知识,最重要的是,学会明事理、辨是非、知进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汲取智慧,在大局观和高眼界下认识世界,关照人生。

从人类兴衰起伏中总结和分析,孩子更能在无形中培养出当今时代最需要的“全球化能力”,这一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Ruth Vinz 教授提出的概念,包括四个要素:批判性思维、创造力、沟通力和全球意识能力。
总之,有了历史这位良师益友,不论何时何地,当面对人生际遇和未来挑战,孩子们都更能保持本心,轻松应对。

 

它可不得了:

“中国史”上市一年销量近百万册,“世界史”更厉害,不到一个月,便登上当当新书榜榜首!

还获得了歌手李健、女神洪晃、主持人王芳、国家图书馆少儿馆馆长王志庚、刘媛媛、河森堡、演员沈月等100多位名人的阅读、转发。

同时,也引起了学界老师的一致好评,来自北大、复旦等高校的22位老师倾力推荐。还有一条、谷声熊、钱儿频道、十点读书等的青睐……

也因为超高颜值插图,得到了国际安徒生插画奖提名者熊亮老师的盛赞……

不仅可以由爸妈带着孩子们一起读,7岁以上的孩子完全可以自己阅读。

考虑到小读者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这套书在内容设置上有一定的深度,但得益于深入浅出的讲述,轻松活泼的语言,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历史也完全能读懂,如果有一定知识积累的孩子,更不用担心太浅显!

为什么强烈推荐中国史和世界史一起阅读?

20册“太喜欢历史了”,共400多章,几千个小主题,实在是每个家庭都必备的历史启蒙工具书,贯通古今中外,把碎片化的知识归结起来,全面、系统地帮孩子建立完善的历史认知体系,从宇宙大爆炸开始到21世纪的人类大事件,衣食住行等生活小细节,全都收纳其中,带孩子了解不同文明的特点和联系,形成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当把它们放在一起时,最直观的感受便是:

很多知识点,发生了自我联系、自我打通。

比起分开单独学习中国史、世界史,“太喜欢历史了”运用比较的方式,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打通壁垒,时空双线并行,帮助孩子从全人类的高度看历史,迅速建立起历史大脉络。

比如,页面底下的时间轴巧妙地将中国史和世界史有机连接起来,一起感受下:
1946年的时候,历史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而当时的中国,在前一年才刚刚打赢了抗日战争,接着拉开了内战的序幕。·

与康熙皇帝同一时期的俄国,出了个彼得大帝。康熙禁海禁商,闭关锁国,而彼得大帝仿照西欧模式创办学校,大兴科技。中俄君主看似两条平行线,但当他们在近代再次交集的时候,一个被逼连连向另一个割地求饶。

这些“听起来不在一个年代”的历史,对比着看,是不是更清楚呢?曾有历史学家说自己是“站在月球上看世界历史”,跳脱开来,看得更深、更远,往往更能发现本质和规

这一点上,“太喜欢历史了”力求打破地域限制,将那些影响中国发展历程的世界因素,都加入了进来,世界史同理。

这样的全球视角下,我们才能理解历史进程和文明兴衰,也才能理解“伟大复兴背后深沉的历史底蕴”,正如“横看成岭侧成峰”,多角度切入,孩子更容易有新的认识,思考很多新的问题。

再回到当下,与国际接轨是当今每个人的必修课,孩子也不例外。

或许有人觉得这些离孩子比较遥远,但是,现在的学习和阅读,意在培养统筹全局的观念和深度思考的习惯,都是在为更远的将来做准备,绝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或者某件具体的事儿。

积累下来,熟读历史的孩子,即便遇到困难,也能拨清迷雾,迎刃而解;机遇来临,更能当仁不让,牢牢抓住。

专业团队打造,有颜又有料

给孩子选历史读物,“准确专业”非常重要。一套可靠的历史书,必然需要不断打磨:“太喜欢历史了”的编撰历时多年,编审都专业至极,分量颇重。

专业团队出品。专注原创内容的品牌“知中”团队,邀请了数十位来自北大、复旦、南开、康奈尔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历史学专业作者,共同创作完成。

他们化身成跋山涉水的收集者,尽可能在书中还原最真实的历史,让孩子越过时间,去感受真实与震撼。

大咖审校加持。可以说聚集了历史研究领域里最专业的学者,给予了它专业与严谨的面貌:

比如负责“世界史”全书审读把关的李永斌老师,他是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老师,同时也是英国牛津大学古典学系访问学者。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包伟民老师;“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模块的首席专家潘迎春老师;以及代表作被称为“阅读晚清最佳读本”的社科研究员,名校历史教授……在请来专业学者保驾护航的基础上,团队的参考书也很可观:
“中国史”部分有二十四史、《中国通史》等,“世界史”则涉及400余部中英文著作,论文则更多。“世界史”还在封3罗列出来一部分:

1000+高颜值插画,读图是游戏更是享受

能够恰如其分地帮孩子还原历史氛围,离不开书里的插画:

两套书,大大小小加起来超过1000幅,不仅让遥远的历史也变得亲近可人,更是成功地缓解了孩子阅读文字时的压力。

而且,秉承现代拼贴画的简约,在追求国际质感的同时,又不失中国韵味。它们的存在,本身就值得收藏,也让这套书化身为培养孩子美育的绝佳教材。

而打造这些一流视觉元素的,是多位海内外新锐插画师。他们有的来自英国圣马丁、美国罗德岛等世界顶级艺术学校,有的曾为BBC、DK、《纽约时报》等国际媒体供稿,有的还在设计届屡获大奖,是童书插画界的“高端玩家”。先来看看他们笔下北宋初期的贸易场所“榷场(quèchǎng)”。插画中的女孩,正在选购化妆用的香粉,老板站在旁边卖力推销,跟我们现在逛街购物一模一样呀.

这些插图不仅美貌,在创作时,参考的资料均是历史古画、文物,有理有据,与文字非常贴合,是孩子们理解、进入某段历史的强大助攻,也是他们展开想象力的素材。

比如:宋代所配的插画中,抬轿子的轿夫、路边的店铺等元素,它们的原型就藏在《清明上河图》中。

最好的历史书,能让孩子像读故事一样
这套书中,将“人类积攒了几千年的财富,所有的知识、见识、智慧和艺术”,都化成一篇篇可爱又有趣的文字呈现给孩子,有用的东西孩子不一定想学,但有趣的东西他们肯定不会错过。小标题“戏精附体”,分分钟抓住眼球:

“一场有着生命危险的宴会!”“南梁:文艺青年聚集地”“五百年乱世,究竟会如何收场?”“这个皇帝不好惹”“古希腊城邦的两位大佬! ”“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爱恨情仇””“分公司造反啦!”……光瞄一眼,就能get历史的魅力,迫不及待要读完全部!
另外,不同于普通的大部头历史书,《太喜欢历史了》不仅有朝代更迭等宏观大事,更关注各个历史时期下的寻常生活,挑选每个时期有价值、有意思、有启发的小事、人物和生活片段,多角度立体再现。

让孩子读来津津有味,欲罢不能。
比如下面这一段:
征服全世界的火锅,你知道什么时候有的吗?
“除了食材品种大大增加外,西汉时还出现了新的饮食器具!西汉江都王刘非就曾经发明了“分隔鼎”,它有点儿像今天的“鸳鸯锅”,可以把不同味道的食物分隔开。”

再比如下面这一段:
“20世纪最著名的饮料之一可口可乐,在美英盟军和德军中都深受喜爱,而可口可乐公司在德国则最先推出了苹果味的芬达,在此基础上,橙味芬达才出现。这两种饮料现在依然被世界人民喜爱。”读完这段我们发现,原来“快乐水”这么早就问世了,而且全世界人民都对它“上瘾”!

随时阅读,随时有趣。

每一册都有三个版块,时代背景/世界局势、衣食住行、历史事件;几篇到十几篇文章,就把一个时期最重要的内容讲得清清楚楚。10~20分钟,就能真正读懂一段历史,随时阅读,随时有趣.

20本“太喜欢历史了”,中国史和世界史全收纳!一套书让孩子爱上历史,掌握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