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必读绘本版《原则》 帮助每个孩子发现自己向上生长的力量

世界上最浪费时间的事情就是跟年轻人讲经验讲道理。面对青春期的孩子,父母们就常常能体会到这种挫败感。

或者,有些人生经验和道理,就是需要外人讲给孩子的。

每个人,每个孩子,其实都不甘心自己和自己的人生变得无聊而平庸。

对于成功,虽然每个人的定义不同,但都是每个人每个孩子深藏心底的梦想。

作为父母,你能看到这种成长的力量吗?

人们常说,世界上最浪费时间的事情就是跟年轻人讲经验、讲道理。

作为父母,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我们就常常能体会到这种挫败感。

读完绘本版《原则》,我们不禁要感慨——这一切,可能还是因为我们真的不太会讲道理。

或者,有些人生经验和道理,就是需要外人讲给孩子的。因此我们还邀请了两位13岁左右的中朋友,来读绘本版《原则》,来告诉我们她们真实的阅读感受是什么,详情请见一个有钱老头给孩子讲的 《人生道理大合集》。

所以,我们要向所有10岁以上的孩子推荐这本绘本版《原则》,年龄的上限不限,即使你是四十多岁的人,不想看相对枯燥的纯文字版《原则》,我们也推荐你和孩子一起来读绘本版。

2017 年,作者瑞·达利欧基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经历而撰写的《原则》,一经上市就广受好评,位居经管畅销书的前列。中文版《原则》出版半年时间即畅销百万册,登上各大商业畅销书榜。
直到现在,中文版《原则》在当当管理图书排行榜上还位居第11位,有24万多条评论,各种长评、读书笔记、章节评论有160多篇。可以说,从60后70后到90后,无数有追求的有为青年的案头,都摆着一本《原则》。

作者其人:桥水创始人瑞·达利欧
美国桥水投资公司创始人瑞·达利欧(Ray Dalio),出生于纽约长岛一个普通的中产家庭,26 岁时在自己的两居室公寓里创办了桥水。经过 40 多年的发展,桥水跻身美国最重要的私营公司榜单第五位(《财富》杂志)。

作为美国桥水投资公司董事长兼联席首席投资官,瑞·达利欧在中国财经界非常有名,他是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掌门人,被称为“金融界的乔布斯”。

瑞·达利欧一路以来积累的原则,帮助他和他的公司桥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二十多年来,桥水基金创造了超过20%的年平均投资回报率,管理基金规模超过1500亿美元,累计盈利450亿美元。

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就被桥水基金成功预测。2006年开始,瑞·达利欧几度提及债务负担过重的问题,2007年7月,他去白宫说明了次贷的巨大破坏力,直到2008年9月雷曼公司破产时,所有人才恍然大悟,危机已经来了。
瑞·达利欧白手起家,成功故事堪称传奇。而且和巴菲特一样,他非常乐意分享自己的商业经验和人生哲学。
他坚信,在资本市场中依赖的箴言,同样适用于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如职业发展和管理。他写了大约100页厚的《行为准则》,并将其列为员工手册,与员工一起分享他的生活和经营管理原则。

瑞·达利欧说,自己一生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一种以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
在绘本版《原则》中,他也把这些“原则”作为遗产,馈赠给他的孙辈和所有的孩子。所以,真的有必要把这么一本非常成功的商业图书的绘本版,推荐给孩子吗?
是的,在读完绘本版的《原则》之后,我们一致认为应该让孩子看,10岁以上的孩子都应该读到这本书。
我们也让自己家十来岁的孩子读了这本书——他们都表示能读进去、他们喜欢,而且这样的人生原则,真的给了他们很多启发。
我们总结了孩子要读绘本版的《原则》的六大理由,如果你都一一认可,就可以直接下单了。
1. 在没有思维定势之前,让孩子读这本书,之后的痛苦会比成年人少很多;
2. 每个孩子都是在犯错中成长的,跟着瑞·达利欧学习,成为"专业的犯错者";
3. 要成功,就要摆脱“我是对的”这种自我感觉良好的假相,直面真相,才能做出好的决定;
4.不以世俗的成功作为诱饵,正视每个孩子都渴望的自由和自主,人生的道理就能讲到孩子心里去。
5.瑞·达利欧还总结了切实可行的五步流程,引导孩子把握人生;
6. 让孩子有意识到:要去寻找、结识和凝聚不同思维的伙伴,而不是党同伐异,陷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陷阱。

理由之一:在没有思维定势之前读这本书孩子的痛苦会比成人少很多
《原则》中提出的第一条原则是:独立思考,保持头脑极度开放。

仔细想想想,这其实是有点矛盾的,不是吗?我们认识很多能独立思考的人,有多少人能保持头脑开放的?我们也认识不少人头脑挺开放的,却把自己的头脑当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谁说的都有道理,自己没有见地。
但是,孩子比我们更有优势,首先十来岁的孩子很少有特别固执的,他们的思维很有弹性。
前天,在我们和IPP(法国应用哲学研究院)联合的哲学阅读思考课上,一个6年级的女生一开始赞成“如果没有爱,世界就会变得很冷漠”,在听了同伴的讨论后,她也赞同“如果没有爱,还有公平、尊重和信任,世界也是温暖的”。
所以两次表决,她都投了赞成票,老师问她“改变主意是什么感觉?”,她笑着说“我觉得自己挺好玩的”,那一脸的轻松又放松的笑容,令人心生欢喜。
要知道,在成年人的哲学课堂上,很多人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对的,都会变得急躁、愤怒,甚至扬长而去。
是的,我们特别希望孩子在还没有变得固执执拗之前,得到这条原则——独立思考,保持头脑极度开放。
这样,能改变自己的想法,在他的一生中就不会变成一件痛苦的事情,因为孩子还没有形成这种思维定势。

理由之二:孩子在犯错中成长学习成为"专业的犯错者"
《原则》中提出的第二条是讲如何得到原则的——通过犯错误和反思错误,学到原则。
瑞·达利欧在书中说:起初,我并没有这些原则。我是从一生的经历当中获得了这些原则——主要是通过犯错误和反思错误。所以,你会发现,这本书的重点并不是教孩子一些原则,最核心的部分是孩子知道如何找到这些原则,如何形成你自己的《原则》。
比起成年人,孩子并不害怕错误,而"原则"的产生正是要从错误中反思得到的,如此看来,孩子又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瑞·达利欧说过自己是一个"专业的犯错者(Professional Mistake Maker)",这个"专业的犯错者"不是说他的人生就是专门用来犯错的,而是犯了错以后,他会用专业的态度去对待错误、处理错误,从而吸取经验,找到规律。
大多数人犯了错,心里都不好受,问题、错误和弱点让人很痛苦, 主要是因为人们都会陷入了不想面对它们的情绪,希望尽快忘掉错误。
这本书启发孩子能够意识到——这些痛苦是一种信号,提醒我们需要反思自己的现状,以及反思如何最好地应对现实。

在瑞·达利欧看来,人们在犯错这件事上太业余了。
我认识到所有人都会犯错,也有自己的弱点;而最终把人区分开的,是他们用什么方法应对它们(犯错和弱点)。
我认识到犯错是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因为每个错的背后是一道谜题,也是一颗宝石(如果你解决了这个谜题),例如,你得到了一个降低你未来犯错的原则。所以我们大可放心,这本《原则》不会教孩子固定的僵死的原则,因为每个孩子犯的错都不一样,要面对的问题和弱点也不一样,孩子自己反思得到的原则也是独特的、专属于他自己的。

理由之三:要成功,就要直面真相才能做出好的决定
瑞·达利欧认为,大部分的失败都源于人们不愿意接受或面对真实的世界。
“真实”有时候让人不舒服,比如要面对犯过的错或自己的弱点,但如果你能做到客观面对这些“真实”,你就能够通过不同的方法处理好它们,进而做出一个好的决定。

这时,孩子就面对一个选择——是让自己感觉良好,还是面对真相?
大部分的成年人,都会把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当成自己的孩子,不断去证明“我是对的”,而我们问身边的孩子,他们无一例外,都选择了不要让自己感觉良好的“自己是对的”假象,而宁愿面对真相,哪怕感觉不是那么好也愿意,因为每个人都需要做出好的决定。

理由之四:不以世俗的成功作为诱饵正视每个孩子都渴望的自由和自主
在书的一开始,有这样一句话,会深深打动了孩子的心:
如果你不想人生被他人主导,不想被条条框框束缚,就必须自己决定要做什么,并有勇气去做。
十岁往上的每个孩子,从内心都有这样一股力量——不要让别人主导我的人生,在父母看来,这也许是青春期的叛逆和难以沟通,而从人生发展的动力来看,这正是每一个人寻找自己独特人生价值的力量,是成长的力量。
如果我们用的当下所谓的成功标准、所谓的好大学好工作的标准,去束缚一个孩子的心,无非就是在复制一个格子间里暗淡的人生,也许这样的生活是稳妥的、安全的(疫情之后似乎也不再是这样了),但很可能剥夺了孩子人生独有的光芒。

 

在世俗意义上,瑞·达利欧是非常成功的人。他是全世界最富有的1%群体中的一员。个人的财富净值达到了159亿美元,跻身全美富豪榜前30,还入选了《时代周刊》世界 100 位最具影响力人物,并被《福布斯》评为美国最慷慨的50位慈善家之一。
但是,他并没有用自己的成功作为说服孩子的筹码,而是说: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自己决定什么是成功的生活。我无所谓你是想成为宇宙的主宰......还是想悠然度日......还是有其他追求……你想要什么完全取决于你自己。所以,瑞·达利欧绝非成功学家,正是这样开放真诚的态度,让孩子们被深深信任和理解,瑞·达利欧说的“大道理”,才能被孩子接受和认同。
这也是令我们非常感慨的——有些人生经验和道理,就是需要外人讲给孩子听吧。

理由之五:切实可行的五步流程引导孩子把握人生
瑞·达利欧虽然没有定义成功,但是他在书里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论,引导孩子把握人生。
瑞·达利欧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出发,深刻剖析了做任何事情的五步流程,也是成功的五步流程,并对每一步都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这是作为成功者给予孩子做事的法则,实现目标的五个步骤:目标—问题—诊断—方案—执行。具体的步骤我们就不一一解说了,这五步流程将是孩子不断进步和跨越的阶梯。

 

理由之六:去寻找结识不同思维方式的伙伴而不是党同伐异,陷入小圈子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我们的另一个思维定势,所以金融圈投资圈、艺术圈、时尚圈……每个人都有自己舒适安全的小圈子,程序员的朋友大多还是程序员,理工男可以一起嘲笑文科生的逻辑,文科生也大可以一起嘲笑理科生的“土味时尚”……这样真的好吗?
我们要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思维相近的伙伴吗,还是从小就要有意识打破这种思维定势?
在瑞·达利欧看来:思维盲点障碍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不同的人看待事物的方式不同。毋庸置疑,没有人能完全靠自己看清身边所有的威胁和机会。
总有别人能够看到而你看不到的东西,如果你能获得这些人的帮助,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拓宽自己的视野。所以,他的建议是——致力于寻找最有想法但与我意见不同的人。

瑞·达利欧也告诫孩子:不要独自奋斗;要知道,人与人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所以,能站在那些聪明但与你观点不同的人的角度看待问题,才是明智之举。

 

所以,如果你想和孩子谈谈人生,如果你想让孩子开始思考人生,就从这本书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