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对于精神病人,了解是消除误解的良药

回想一下,除了少数身边有亲朋好友患有精神类疾病外,你最容易在什么情况下看到与精神病有关的消息?我想,大概是社会新闻。在很多恶性伤人事件中,精神病总是大概率被提及。最近来看,“南昌红谷滩案”就是一个例子。

微博上,一张信源不可考的截图疯传。“凶手脑子有精神病,打了很多年光棍,就想随便找个漂亮女人一起死,做一对鬼夫妻”一图激起千层浪,社交媒体上关于性别对立的言论甚嚣尘上,与此同时,精神病这一说法也因此变得暧昧起来。

囚:对于精神病人,了解是消除误解的良药

到底是脱罪借口,还是确有其事?

我想,这件事背后仍存不少疑点 —— 且不论从监控视频来看,凶手从后面上来瞅准目标直接捅人,在看都不看其他俩人的情况下,是怎么分辨出哪个最漂亮。单单杀完人后马上就跑的行为,怎么也不像是要做鬼夫妻的样子。

另外,关于这起案件背后的前因后果,是无差别杀人,还是有针对的谋杀,这还要等警方的后续调查。

不过,在舆论对这个事件的描述里,也反映出一个问题。好像一提到恶性杀人事件,人们下意识就会怀疑凶手有精神问题,这一点不难理解,我们对精神病患者的了解还太片面。

想起一部纪录片,刚好谈到了精神病患议题,它就是获得第五十四届金马奖最佳纪录片的《囚》。

囚:对于精神病人,了解是消除误解的良药

在低饱和度的影像里,一个中年男人语气淡漠:“砍了三十多刀,我听见外面进来两个人,说我不杀了她,他俩就会杀了我。”

但除了犯下恶性事件的杀人犯,镜头里更多的是精神病患者自身的困顿与挣扎。

我们看到,比起去伤害,他们的世界更类似一场单枪匹马,与自己的一场旷日持久的对峙。

囚:对于精神病人,了解是消除误解的良药

在287分钟的纪录片里,不同病人的镜头交叉推进,有情绪激烈的躁狂患者,也有一直躺在床上的木僵患者……你能看到病灶各异的患者们。摄像机是自由的,它出没于各个病房,而其中的人却在无人能解的困境里无处脱逃。

很少有病症是无端降临的。

父母离异,在单亲家庭成长起来的年轻按摩师,因为抢劫被关进少管所,饱受欺凌,进入社会后因为职业看了太多阴暗面后精神崩溃,患上抑郁症,面对镜头神色悲戚:“你们不了解单亲家庭的孩子,没人理解他,没人开导他,如果有人带带,都是好样儿的,都是孝子贤孙!”

比起疾病的困境,在这场悲剧里,社会,家庭又要承担多少责任?

除此之外,在政治运动的冲击中留下创伤的中年大叔,没有事业也没有家庭,在精神世界里画地为牢,终其一生都无法摆脱对自己的责备。

囚:对于精神病人,了解是消除误解的良药

片子没有过多强调疾病本身的痛苦,精神病院里呈现的与其说是疾病的困扰,不如说是现实的悲凉。

导演马莉,花了大概三个月住在东北某精神病院的重症封闭疗区,和精神病患者一起生活,她坦言,比起拍出新片,更希望自己的拍摄是不带掠夺性的。

除了我们认知常识中,那些符合行为怪异,思维语言混乱等特征的精神病人外。

在《囚》中你还可以看到以傅某为代表的,盘算着赶紧出去的病人。他们有自我反思的习惯,看起来神智清醒,表现得似乎比正常人还正常。

囚:对于精神病人,了解是消除误解的良药

那么,这些人最后都怎么样了呢?

片中并没有给出结局。不仅没有结局,影片大多数人的故事都是没头没尾,三两句之后就跳到了下一个人,这似乎是导演塑造精神病人群像所特意为之的一种手法。

在无数来来往往的病人与护士中,我们最直观能看到的就是,复杂浑浊的社会下,那些徘徊迷失的精神。

囚:对于精神病人,了解是消除误解的良药

在北京的某场映后交流会上,导演马莉面对观众的提问说道:“在我的片子里,他们不是隐喻,也不是标签,我想让他们呈现出来,哪怕是带着病态的,我也想让大家知道,我拍的是人,这是我想做的。”

没什么深刻的追问,结局也没那么重要,片子只提供了一个客观视角,而这,恰是多数时候我们所缺少的。

再回到犯罪问题上。

到目前为止,尚不能定论红谷滩事件中凶手是否患有精神疾病,但不可否认的是,所有恶性事件都应当和更广阔的背景发生联系,要去追问它的背后故事,凶手内心的世界。不是为了洗白,而是也许它可以警示某些社会问题,成为犯罪土壤的研究对象。

囚:对于精神病人,了解是消除误解的良药

在每一起突如其来,随机爆发的恶性事件里,我们不该只有从焦虑,再到振臂高呼的情绪宣泄。了解与反思更加重要。因为,我们不是每一次都足够幸运,恰好不在那儿。

挖掘秩序与理性失控的背后,是对幸存者的保护,也是对所有与凶手有相似处境,但隐忍不发的人的负责。

如果多一分理智与了解,我想,不论对于我们还是他们,这个世界还是会更好一点点。

囚:对于精神病人,了解是消除误解的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