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中西方性教育

谁又能想到,拥有上下五千年文明的中国,在谈及小小的话题“性”的时候,会如此忸怩。相较于仅有几百年历史的美国,中国这位文化长者显得老成却略带迂腐。由此衍生的两种性文化,表现也是千差万别。

一次性课程 vs 不间断教育

聊聊中西方性教育

众所周知,在中国,初中教材中加入了关于“性”方面的知识普及。笔者仍记得初二的生物课本上印刻着男女第二性征的图解。老师会给学生们讲述受精的过程,以及一些自然的男女生理现象,却始终不会谈及两性关系以及更细节的问题。学生们对于性的官方了解,只停留在生理构造层面,而剩下的则来自于各种非官方渠道。并且,这样的课程只会开设一段时间,之后便很少有后续。

这不禁发人深思,如果教育对于性的阐释仅仅停留在表面,如同隔靴搔痒般,浮光掠影,那么当青少年触及到现实生活中的性之时,又该如何适从呢?

在西方,性教育从儿时贯穿到成年,老师和家长扮演着双重守门人的角色。西方人认为,与其让孩子从非官方渠道得到一些不正确甚至具有危害性的性知识,不如由老师和家长来告诉他们如何对待两性关系。

而事实证明,那些从父母那里得到性知识的孩子第一次发生性行为的时间,要晚于那些不知情的,并且他们在第一次性行为时,会采取避孕措施。而后者在触及性时,会遇到诸多问题,无法正确对待两性关系,甚至会因为不正当的性行为感染性病。

年龄标准 vs 生理+情感标准

聊聊中西方性教育

耳熟能详的是,许多中国家长告诫孩子们中学阶段要专心学习,18岁之后上了大学,就可以谈恋爱了。言外之意,成年之后,孩子接触性和爱都在家长的承受范围之内,而在此之前,则需要节欲。

在西方,如果你问家长们孩子多大可以发生性关系,回答一般是14岁左右,只要孩子身体发育成熟了,并且他们之间是真心喜欢的,又有什么不可以呢?性爱也是需要经验的,早一点接触,就会早一点成熟。当然,他们说的性爱是指发生在年龄相当的恋爱伴侣之间的。对于未成年人和成年人之间的性爱,西方社会是唾弃的。

责任规避 vs 责任承担

在中国,中学阶段恋爱被称作“早恋”,虽然孩子们品尝到了爱情的美好,却也难免遭受来自父母、家长、甚至校方的冷眼和警告。中国家长认为这样的“早恋”不仅影响学习,一旦触及到“性”,还会造成难以预料的严重后果,会让双方家长都抬不起头。

聊聊中西方性教育

在西方,中学阶段拥有恋爱伴侣是一件令人骄傲的事情,这说明孩子具有人格魅力。孩子们可以毫不避讳地见家长,或者是一起参加学校活动,甚至结伴旅行。

如果知道孩子和“对象”在一起了,中国家长有些忧心忡忡,有些谈虎色变。会担心孩子还小,万一发生了“那种关系”,无法承当责任。

西方家长知道孩子有伴侣之后,会找机会渗透性生活安全知识,他们一般会告诉孩子,如果你打算和他发生性关系,首先你要能对对方负责,同时也要对自己负责。避孕是必不可少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要防止性病的传播。在西方,传播性病是极为可耻的。

从一而终 vs 勇于尝试

从中国古代开始,父母就会教导女孩子要“守身如玉”,没有婚嫁之前,是不可以发生性关系的,否则就会被别人套上“不干净”、“荡妇”的字眼。女子改嫁在古代也是并不光彩的一件事。发展到当代社会,如果一个18岁的女孩,已经换过四五个男友,基本会被人认为水性杨花。

聊聊中西方性教育

在西方,父母支持孩子恋爱,同样也支持孩子分手,原因是他们认为合适的才是最好的,何必浪费青春?在一次次恋爱经历中,孩子终将会真正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想要的另一半是什么样子的。这样,当走向婚姻殿堂的时候,才会无怨无悔。

综上所述,中国这位文化长者在面对性的时候,会选择规避、防范,始终保持着警戒的态度,宛如性是一头洪水猛兽,必须关在秩序的牢笼中。而西方这位文化新秀,却和性交谈甚欢,和睦相处,他们引导性,更正确、自由地享受性带给人们精神的愉悦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由此衍生的两种性教育模式,前者是防范式的,后者是引导式的。在不同的性教育模式下,人们的性观念和对待性的态度自然也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