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纸醉金迷掏空家底 科考四次仍然落第

问这世上鱼与熊掌可否兼得,答案显然是不行。柳永既想当万花丛中最受欢迎的恩客,又想成为朝堂上呼风唤雨的大佬,还想不经历那先苦后甜的苦难历程,那结局显然就是学没学好、玩没玩好,尽管才华让苏东坡都很想与之一较高下,然后半生被命运摩擦,最终潦草收场,他一生唯一做好的事,大概就是写词。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行七,又被称为柳七。柳永出身河东柳氏(就是柳宗元他们家),不过祖籍已是崇安(今武夷山附近),生于沂州费县(今山东费县)。生在书香世家的柳永,自幼就显露出自己的聪明才智,诗词歌赋张口就来,还对音律十分精通,妥妥别人家的孩子。可惜他中途走了很多弯路,没能过上别人的人生,和那大多数一样碌碌半生。

柳永生在官宦世家河东柳氏,他爹柳宜一直四处做官,他也跟着爹地到处宦游,见过世面的柳永后来回到家乡安心准备科考,顺便游览名胜古迹,这么玩也没耽误学习,十八岁就去参加科考。可惜走的时候十八岁,科考时候已经二十好几,要问他经历了什么,秦淮河畔画舫里。见惯北国雄浑山川的柳永,来到这软语柔情的温柔乡,顿时迈不开步了。说实话,就这样流连花丛,当官也未必是啥好官,不过作词这块他的确是拿捏得死死的。

在软语温存的江南,柳永一待就是六年多,家里不断给他汇钱,也不知道他到底怎么样,更不知道他竟如此耽于享乐,唯一干的正事也就是写词了,期间他写了著名杭州宣传文案《观海潮·东南形胜》。这六年纸醉金迷的生活,几乎掏空了柳永的家底,也让他成为大宋国民级的写词大V。此时,柳永终于辞别了那些崇拜他的莺莺燕燕,带着满腔抱负出发去汴京赶考。

人一出名就容易飘,也不知道谁给柳永的自信,自觉“定然魁甲登高第”,然而不但作文跑了题,整个考试的文风就和皇帝提倡的“禁止属辞浮靡”相悖。明知正确答案是A,偏偏任性凭感觉要选B,任你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名落孙山注定是最终结局。别人落第总要反省一下自身是否有问题,柳永偏要仗着才高写词发牢骚,一首《鹤冲天·黄金榜上》横空出世,也让领导接班人注意到他,爹死上位后命柳永填词去。

不安心好好学习,到处玩并写词,还和歌女虫娘谈恋爱,这样的行为模式注定柳永接二连三的落第,值得一提的是,他第三次落第时,他家大哥柳三复还进士及第了。待到第四次失利时,柳永已介不惑之年,他的才名有多大,对屡试不第的愤恨就有多深,这次他终于决定暂离汴京浪迹天涯,在与情人虫娘离别时,写下最伤感也最有名的离别词《雨霖铃·寒蝉凄切》。不过柳永最终在仁宗放宽条件的科考中进士及第了,可惜那时他已头发花白,却只能做些芝麻绿豆的小官。

可能柳永之才无法融于朝堂吧,但他却因此更显传奇,以至于后来入仕的大词人苏东坡很介意的问善歌幕士:我和柳七谁的词好,幕士的回答很机智:“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棹板,唱‘大江东去’。”幕士很懂行,这俩人几乎代表着整个北宋的词坛,柳永是婉约词派的词宗,对词这种文体进行了系统的改革,可以说自他以后的词才是真正的宋词;而苏轼则是豪放词派毫无疑问的巅峰,他的豁达让宋词格局有了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