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一生为国,半世流放

我国唐代诗人杜牧曾写过一篇著名社论《阿房宫赋》,以其讽喻晚唐的腐朽统治,其中有一句至理名言“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深刻说明了六国灭亡的原因。六国中有一个曾经强大的楚国,被视为最有希望统一六国的霸主之一,后来一直在作死的边缘疯狂试探,与“亲贤远佞”这种君王座右铭背道而驰,专项修理像屈原这种心怀黎民、忠心报国的良臣,致使他政治抱负得不到施展后,文学成就屡创巅峰,最终成为我国先秦时代最伟大的诗人,没有之一。

屈原(约前340年-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有说其名正则、字灵均,出身贵族,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裔,战国时期楚国归乡乐平里人(今湖北宜昌秭归县屈原乡),著名的诗人、政治家,楚辞创始人及最好的作者。屈原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以家国为己任,又同情贫苦百姓们的遭遇,这导致其后来的政治改革思想倾向于平民,严重损害了贵族们的利益,以致遭到谗言迫害,后半生不是在流放,就是在流放的路上。

屈原的一生,是高开低走的一生,少年时的他,面对着身边的穷苦百姓,内心大约燃起过有如超级英雄们的强烈责任感,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百姓们做好事、做实事,让他们摆脱穷困潦倒、没有希望的命运。正因为有着这样的伟大抱负,他博闻强识、勤学苦练,少年时就有才名,年纪轻轻便组织乡亲们合力抗秦,还当上了县丞,既懂得治理之道,又通晓军事要务,是真正的能文能武。

很快屈原的才华便被楚怀王看到,加之又有一层亲戚关系在,屈原的升职之路好比坐上直升机,从小小县丞一跃成为仅次于丞相的左徒。这个官位统管内政与外交,正是屈原施展自身才华的好时机,对内他主张“美政”,提倡举贤任能、严明法度,对外他感受到了来自迅速崛起的秦国的强大压力,主张联齐抗秦(还有其他各国)。

这套措施在我们但凡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今人眼中都无比合理,但却遭到了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楚国大人物们的强烈抵触,原因很简单——触碰到了他们的利益。这些自私的大人物们开始疯狂的陷害屈原,致使楚怀王将其降职为三闾大夫,第二年更直接流放到了汉北地区,这时的屈原只有26岁。不过亲佞远贤的楚怀王很快便尝到了此番作为的恶果,接连的对秦作战失败,让他迅速回忆起了屈原的好,于是重新启用屈原为三闾大夫。

导致一个国家失利的原因,除了统治者的有眼无珠,还有他们的反复无常,楚怀王是那种好了疮疤忘了疼的人,既然攻秦得不到好处,那么他就选择与秦交好,而且是一交好还真的好的那种,此时主张反秦的屈原又成了秦、楚两国友谊之路的绊脚石,他于36岁时再一次被楚怀王流放到了汉北地区。已过而立的屈原,不再像上次一样充满东山再起的希望,而是看到了贵族阶级的腐朽和自己政治理想的无望,他于此次流放中创作了震铄古今的《离骚》。

《离骚》充分利用了比喻手法,抒发了屈原忧国忧民的心绪,开楚辞之先河,启万世之文风。在屈原之前,中国的诗歌都是口耳相传的民歌,被孔子收录在《诗经》中,没有明确的作者,多数文风简约。而屈原打破了这种简约的格局,将诗歌带入了另一个高度,利用不同的字数以及复杂的句式结构,抒发自己的情怀,充满强烈的个人色彩,他不仅是中国第一位诗人,也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在屈原40岁的时候,他再一次得到了起复,但是楚怀王这个缺心眼的,居然轻信了自己小儿子子兰的话,带队去和已经占了自己八座城池的秦军谈判,屈原一看这就是个圈套,苦苦哀求他别去。然而人脑子一旦秀逗了是很难康复的,楚怀王还是壮志满怀的去了武关会盟,然后就再也没能回到自己的祖国。继位的楚顷襄王看屈原就没楚怀王看他那么顺眼了,屈原处处和贵族作对,还阻碍自己上位,于是乎将他流放到了偏远的南方,再也没有启用。

此后余生都在流放的屈原,文学灵感再次高涨,先后创作了《天问》、《九歌》、《九章》等几十篇优美的楚辞,内容除了抒发自己的情感外,还兼具很多神话故事,不仅让楚辞这种文体更加全面而深入人心,还为后世研究楚辞和楚文化提供了大量资料。

在屈原62岁的时候,楚国终于尝到了两代不靠谱君王脑残操作的后果,秦国派出无往不利的战神白起,一路攻到了楚国都城郢都,郢都失陷后楚顷襄王开启了流浪模式,而还在南方流放的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国名存实亡,看到楚国贵族们的腐朽没落,一阵悲从中来,绝望中在农历五月初五抱着石头自投了汨罗江。为了不让河中的游鱼啃噬屈原,崇拜他的楚国民众用竹叶包裹着食物投入江中,这渐渐形成了我国端午的习俗——吃粽子,屈原的爱国情怀和他那美妙绝伦的楚辞也影响我们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