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大会》引争议 综艺“外来客”正在野蛮破圈

《吐槽大会》最新一期争议颇多,是渐入佳境还是又遇难关,当下综艺已成规模和系列,但困境也随之而来。

看综艺外来客如何野蛮破圈

最近《吐槽大会》一上线,就会传来一句低声细语“昨晚,易老师又杀疯了!”

这句话是形容记者易立竞“质问式”吐槽的战斗效果。

被易立竞吐槽,就像是上学时老师要随机点名,绝对是个让人汗毛发凉的鬼故事,但听她吐槽别人,那就只需要掩着嘴偷笑了,还时不时良心发现,替别人尴尬一下。“教导主任,每个人心中的一座大山”。

国足教练范志毅在最新一期也一战成名。带着点上海口音,自成一派又拽又憨的语气、手势和小表情,让那句“不要脸”的攻击变得刚柔并济,恰到好处。

不少专业人面对这种非专业外来客都羡慕得“咬牙切齿”,自身的气质与舞台完美贴合,毫无规律可循,难以模仿,科班出身似乎变成一张废纸,既生瑜何生亮,悲叹之余也得感谢,这对于现在的节目来说才是出圈大杀器。

比如《创造营》最近有位“老师”火的让人摸不着头脑。俄罗斯选手利路修,本来是日本选手的中文老师,因选手人数不够,才被节目组拉进去凑数。带着只是打工无关梦想的初衷,利路修就像个局外人,不仅不专业还不投入不努力不表现,就想早早淘汰回家。

粉丝却被利老师的丧式选秀所感染,为了不让他回家开始自发投票。在一个个营造为了梦想努力落泪的综艺剧本里,这个异数的出现节目组万万想不到。

系列综艺渴望突破瓶颈,这种意想不到的新鲜血液就是一个裂缝,能不能把捅成一扇窗,看节目后面的本事。

综艺的尴尬困境

《吐槽大会》第一期我们就讨论过面对吐槽后带来的“冒犯”能不能抗住的问题,最新一期体育专场结束后又迎来了不同的声音。

相比于娱乐圈,体育圈的快乐和痛点更是全民性的,正是因为槽点令人惋惜、抓狂,才能转化成强有力的爽点和笑点。

嬉笑怒骂之后,有人感慨“侮辱性极强”、有人表示“不骂不清醒”、也有人感谢节目为国球增加热度,同样主流媒体发声“自嘲后更需反省”。

这样的声音褒贬不一,但来自四面八方,而非压倒性的一致。不惧争议,真理越辩越明,应是谈话类节目的最终目的。观点只是导火线,思考才是结果。

隔靴搔痒,避重就轻,谁都怕得罪,反而悄无声息,泯然众人,但过于尖锐,尺度过大,又容易引发观感不适,劝退路人,或者担心触发敏感红线,保命求长远。这些综艺困境在这一期中展现无遗。

温柔刀的易立竞面对马思纯却只剩下温柔,反差大到让人看的想快进,这种在比赛上“尊老爱幼”“爱与和平”的设计让人迷惑。另两组充分展示了文明人如何吵架,赛制借鉴于《奇葩说》,但因没有议题做基底,颇有人身攻击的火药味儿。

放到其他节目如是,比如选秀、演技综艺等都需要娱乐性和专业性的平衡,尺度拿捏越来越难以把控。噱头太多大家说你炒作,按部就班大家说你平平无奇,连治愈系综艺《向往的生活》,也有不少人表示做农活换钱,黄老师做饭,凑一起吃饭闲聊,每期一样,不少观众也觉得看腻无聊。

综艺难做,观众也苦于没菜下饭。

看脸色的时代

综艺本质是娱乐,只是娱乐的深度不同,感官刺激还是心灵治愈各有不同。社交如是,例如国内火热的社交平台——微博,口号是随时随地分享新鲜事。大众点赞评论看热搜,除了了解讯息,获取并分享快乐也是主要目的,但目前的环境是自明星到大v再到网友评论大家逐渐谨言慎行,例如“仅代表个人之言”“我尊重你的感受”“我没有对某一群体有偏见”,与之对应的是无下限的辱骂,网暴,人肉。

每个人不自觉得看粉丝脸色,看最近风向价值观的脸色,看恰饭主脸色,看权威政策的脸色,节目如是,战战兢兢,放不开手脚。

寄语

越难攀爬的地方越会长出独特艳丽的花朵,尽管吐槽吐不停,但我们回望依旧有不少瞬间封神,如果镣铐难脱,就尽力在有限的空间里碰壁,期待裂缝中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