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有未来吗 电动汽车前景怎么样

环保是扯淡

化石燃料今天的售价有回归过去的趋势,这让所谓的清洁能源很尴尬。愿意为人类的未来付出溢价,是富人们干的事。大多数人终究对几十年或者上百年之后发生的灾难漠不关心,支持的力量只在键盘上停留。

何况,以地球长达几十亿年的寿命,人类活动造成的伤害,不过沧海一粟,不值一提。而且,制造电池和处理废旧电池,并不比使用化石燃料更高尚。很少人会关心,那些手机中的旧电池,那些电动车中庞大的电池组,一旦被换下来之后,如何处理,如何才能环保。

不,人类并不关心。所以,环保是选择电动车的理由,很扯淡。

续航是永远的痛

电车一次充电应该跑多远?200KM?400KM?500KM?还是1000KM?电动车厂的宣传单上刻意避开一个误区:没人会把电动车的电池开到没电。

就像90%的人都知道手机电量只剩10%的时候才去充电,会长久影响电池的寿命。电动车里的电池同样保留这一缺点。即使一辆电车理论上可以在满电状态下跑1000KM,放在现实中,大约只剩800-900KM。特斯拉建议车主,平时没事不要把电池充满到100%,有助于保持电池性能。也不要把电池电量用到20%以下,以延缓电池老化。所以,大部分用户在20%-90%之间反复充电。也就是说,30%的里程,你平时是不会用的。

于是,一辆目前还没有面世,续航超过1000KM的未来电动车,实际可用的900KM,折算到平时,只有630KM,还需要在理想工况下使用,理论值的6.3折。那如果不是1000KM呢?500KM呢?就只剩下315KM。

315KM,从我家开车去古北水镇,不够。这就是电车续航的痛苦。

更加尴尬的是,油车越跑越省油,因为油少了,车变轻了。而电车的电池,电量耗干,重量也不会变化。这能效比实在差强人意。

充电网络是电车的另一半

开汽车的人偶尔会想过加油站的问题,开电车的人时时刻刻都得记住哪里能充电。

城市里加油站的建设密度和标准化,让油车车主完全没有顾虑。电车就不同,如果没有特斯拉的全球建站,到现在,电动车还只能是少数人的玩具。尽管如此,动辄充电30分钟到1小时的时间,也还是电动车主的痛苦。

但这些都没有阻止电动车的流行。

电动车为什么流行?

电车的流行,也许同样适用路径切换的理论:用人们更加熟悉的手机操作界面和经验去重构车的交互界面,换一个新的角度去设计车。这可能才是特斯拉车内大屏和简陋到没有仪表盘的Model 3,居然会被市场接纳的原因。

今年北京的冬天格外冷,昨天手机推送消息,体感温度-20度。早上出门前,我在家先打开了车里的热风。

2020年,我开上了电动车。尽管它又小又挤,做工破烂,时常有不明原因的异响,依然带来了很多快乐体验。

这些体验与它的能源动力系统几乎毫无关系。任何一辆汽油车,在电瓶电量耗尽之前,都可以完成所谓电动车体验中需要连接App的操作。只是,拥有大电池的电动车,在进行这些在线操作或者待机时,电量更加富裕。

电动车与驾驶者之间的互动,与其说是能源系统的升级,不如说是用制造消费电子产品的概念重新造车。在老牌车厂还舍不得自己传统造车思维的不应期,所谓造车新势力,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建设新的分支。

在电动车上,一些奇怪的用户行为需要被解释。比如人们宁可买一辆做工差,但是跑得快,续航长的电车,也不愿意买一辆做工精致,续航短的电车。

在特斯拉早期的推广中,不乏Model S或者Model 3对比性能豪车的视频。以前动辄上百万才能买到的跑车,在几十万的Model 3面前,0-100公里加速几乎没有优势。

有人笑话电动车没有变速器,踩下去只有一个线性加速,高速再加速性能不行。的确,但这不重要,起码对普通用户来说。80公里以上再加速的能力,城市里体验不到。大部分人要的,就是红绿灯前起步,秒你只能看尾灯。

满足用户的即时快感,比什么都重要。

电动车,是未来?

电车的困难还有很多。比如电池不环保,比如各个厂家充电接口不统一,比如北方太冷,电池会缩水。

环保嘛,车主把眼一闭,看不见就过去了。
充电接口。假如世界上有国家能统一电动车充电接口,中国一定是绩优生。

至于北方天气太冷的问题,举个例子吧。油管上有个丹麦博主,Bjørn Nyland,曾是挪威速滑运动员。我当然不是因为速滑知道他,也不是因为他老婆真的很好看。。。而是他在挪威这个超级冷的国家里没事就测试各种电车。

特斯拉,小鹏,沃尔沃,捷豹,标致,本田,MG名爵,you name it,什么样的车都能在他的视频里找到。温度测试更是从-36度,-20度,-8度,到55度,全有。真是个不嫌烦的Youtuber。

极少有人在北极圈内大量实景测试电车,Bjørn Nyland可能是唯一的。一天开车几百公里去给老婆买礼物这种事,为了测试也硬要安排。

在家里能安装充电桩,或者日常出行有充电站的情况下,即使在挪威奥斯陆,电车车主也都还活得很好。

不过,这些还都不是电动车是否未来的答案。

当中国发现,传统汽油发动机落地国内几十年还没能赶英超美,新崛起的电动车就变成可选项。

电动车的两头,一头是耗资巨大的新车厂,一头是国网逐渐扩张的充电网络。利用投资公共事业来拉动GDP,是简单的政府逻辑。于是电车三傻的底气才足。

另一边,相比高尚的环保事业和国家战略,人类更愿意为自己的懒惰和自私买单。电费比油费便宜,是立竿见影的好事;能在家里充电不用去加油站,是好事;能把汽车像手机一样使用,是好事;能在北京路上开车不限号,是好事。

现在的趋势很明显,电动车有补贴,新能源车不限号。这里面最着急的是家用充电桩。总电力容量有限的小区,充电桩肯定是装一个少一个。即使未来国电有升级小区电网的计划,也不知何年何月。

于家于国于抢占资源,电动车,是未来。

2020快走了,不管是买车还是买车厂的股票,早点卡位总没错。最好是用买股票赚的钱,白得一辆车。苹果都要来了,电车还会远吗?

未来,不送充电器,Thunderbolt 10代接口(就不兼容别厂),自研车机芯片,一体化苹果牌轮胎,支持云同步的Apple Car,保不齐咣当就发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