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三重身份

2018年10月30日晚上9点10分,香港《明报》网站发表《悼金庸先生》,宣布金庸先生于当日下午在香港养和医院逝世,享年94岁。该文章中称:“今先生遽逝,对《明报》、对香港新闻事业,乃至对华文文学界,无疑都是一大损失。”

金庸的三重身份

94岁,无疑已是长寿,但看到新闻的瞬间,我们仍旧希望这如同之前的许多次一样,只是谣传。金庸先生的好友倪匡当日接到媒体电话时还不愿相信,一再追问:“哪里来的消息?”但人生在世,去若朝露,病了多年的金庸先生,终究还是去了。面对着讣告,倪匡这位老朋友也只能在电话那头笑着说:“就只剩我一个人了。”

第一重身份,作家

在生前的日子里,金庸先生曾多次声称自己:“是个小人物,一生经历极复杂。”但就是这个“小人物”,却从二十世纪后半段开始至今,影响了足足几代人的生活。在整个华语文化圈里,既没看过金庸的武侠小说,也没看过他的书改编的电影、电视剧的人,几乎不存在。

1955年,在《新晚报》工作的金庸先生在梁羽生的鼓动下开始了他第一部作品《书剑恩仇录》的连载,由于受到广泛好评,在《书剑恩仇录》后,金庸先生继续写了《碧血剑》。此后的17年,金庸笔耕不辍,共写了15部脍炙人口的武侠作品,直到1972年,《鹿鼎记》连载结束后宣布封笔,不再写作武侠小说。

金庸的三重身份

问及原因,金庸先生在接受一家香港媒体采访时说:“我写作有个原则,希望不要重复。我一共写了15部,很多事情都写过了,很多人物都写过了,再写下去就都重复了,读者就会觉得不好看,我自己也觉得不好看了。也可以这样说吧,已经是‘江郎才尽’了,已经没有才能再创造新的故事、新的人物了。”

论及金庸先生在中国文坛的地位,貌貌个人认为,武侠小说泰斗一称实不足以概括先生之成就,以对华人世界的影响来说,金庸先生足担得起“文豪”二字。有人评价说,金庸先生的作品为几代中国人制造了一种独立于庙堂体系之外,却又与国家意识契合的浪漫幻觉;他几乎已一己之力将武侠这一题材提携至登堂入室。

而据不完全统计,华语电视圈加起来,已经拍了9部《神雕侠侣》,8部《射雕英雄传》,7部《笑傲江湖》、《倚天屠龙记》、《鹿鼎记》、《书剑恩仇录》,5部《天龙八部》、《雪山飞狐》,4部《碧血剑》、《侠客行》。

金庸的三重身份

文学上的成就,给金庸先生带来了不菲的名气和收入,在2016年第十届作家榜上,已经封笔多年的金庸仍然凭借《神雕侠侣》850万的版税进入榜单,位列第17名。除此之外,许许多多影视剧、游戏改编带来的收益也使得金庸的作品,成为了华语影视圈最大的IP矩阵。

第二重身份,商人

但写小说带来的收益只是金庸先生收入的一部分。1992年,金庸就以12亿港币的资产,名列香港百富榜第64位,而这笔财富中的大部分,来自于金庸先生创办的明报集团。

1959年,一方面,由于厌恶当时大量报纸都在说假话、放卫星的风气,另一方面,由于他的作品被大量盗印,金庸决心创办自己的报纸——《明报》。但由于当时香港报业竞争激烈,《明报》直到发行了四个月后销量才开始回升。为了带动报纸销量,金庸以武侠小说作者的身份每天写连载。

金庸的三重身份

伴随着小说读者群的增加,报纸销量日益向好,《明报》开始向新闻、评论为主的大报转型,成为香港最具代表性的严肃报纸。而在这期间,金庸凭着敏锐的政治嗅觉,和犀利的文章见解撰写的社评影响力不亚于他的小说,连当时的香港总督也要每天看。后来,金庸还因社评、短评,切中时弊,笔锋雄健犀利,被人赞誉为“亚洲第一社评家”。

具有商业眼光的金庸逐步扩大经营范围,创办了多家报纸:《新明日报》、《武侠与历史》、《明报晚报》、《财经日报》等,并推动业务多元化,发展方向涉及出版、旅游等。1991年《明报》上市,市值超过8亿7千万港币,其中六成以上股份被金庸个人控制。

金庸的三重身份

第三重身份,学者

年轻时的金庸一直是奔忙的,他笔耕不辍的书写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故事”,不畏危险的抨击着社会的不公之处。而到了晚年,金庸却一头扎进了学术的海洋中。在他看来,学问不好是自己最大的缺陷,还曾说:“我以为我的武侠小说是第一流的,但说是伟大的文学作品,那就不够资格了。”

1999年5月,时年75岁的金庸受浙江大学邀请出任人文学院院长。当时有人对金庸担任院长一职表示质疑,金庸回应说:“做院长压力不小,有人说我学问不够,我不会回击,最好的办法就是继续做学习研究,所以我去留学。”

金庸的三重身份

2005年,81岁的金庸为修读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特地飞赴当地上课。

2007年底,为了专心学业,金庸辞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职务。

2010年,他获得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此时,这位年近90的老人给未来的日子做了这样的规划:“平平淡淡过生活,过一点清闲的生活,能够游山玩水一下。”

曾经有人问金庸:“人生应该如何度过?”

金庸答:“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但文豪也罢、商人也好,最能概括金庸先生一生的,还是他为自己留下的墓志铭:“这里躺着一个人,在二十世纪、二十一世纪,他写过几十部武侠小说,这些小说为几亿人喜欢。”

逝者如斯,先生已逝,但武侠精神长存。

金庸的三重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