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之间:导演手记与电影理论

2018年,是中国电影发展历程中不寻常的一年。

《我不是药神》成为年度口碑之作,对现实题材的把握和对人性的思索让其得到了豆瓣9.0的高分。今年金马奖提名里,华语电影占据了大半江山。

贾樟柯《江湖儿女》提名戛纳金棕榈;

姜文《邪不压正》被选送明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地球最后的夜晚》提名戛纳一种关注大奖;

《大象席地而坐》提名柏林电影节;

还有94年出生的彭昱畅提名金马奖最佳男主角;

华语电影在转型之中,观众的审美力在提升,对演技的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今天,介绍五本有关电影的书籍。

我们将用四本知名导演的手记和一本电影理论,带你走进如梦如幻的电影世界。

01《少年凯歌》

光影之间:导演手记与电影理论

作者:陈凯歌

豆瓣评分:9.1(2054人评价)

陈凯歌的《霸王别姬》是华语电影至今无法翻越的高峰,但在这本书里,作为导演的他向我们展示了他出色的写作能力。

如果他没有走上拍电影的道路,现在或许是一名作家。

出生于1952年的他,经历了中国的巨变,这是他的回忆集。

第一章名为《天国》,写的是北京,母亲教他念诗,而这些朦胧的感觉为他的电影创作埋下了伏笔。1969年他下乡去到云南,这一章叫《群山》。

他写道:

“在阳光和绿叶之间,我头一次有时间回首,想起受难的父亲、病中的母亲和尚小的妹妹,想起我的同学和朋友,所恨和所爱,侮辱了我的和我侮辱了的一切,禁不住失声而泣”。

文笔间流露出的是真情。

在他细致入微的描写里,是他对生命存在意义的思考。

文革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家庭的变故,自己离家,而这一切成为了他的一部分。陈凯歌是典型的中国文人,骨子里有着自命不凡和怜悯之心。

他回忆自己的少年时代,有老北京的快乐,也有文革的伤痕。

在极具感染力的文笔下,他写下的是自己的心理历程,也相信着未来。

02《贾想II》

光影之间:导演手记与电影理论

作者:贾樟柯

豆瓣评分:8.4(1132人评价)

贾樟柯是个多产的导演,他在作品里,构建起了属于他的电影宇宙。

今年《江湖儿女》上映,这部电影与《三峡好人》、《天注定》等影片相联系,也可以看作这几十年来,他对自己创作生涯的总结和期许。

这部集子有篇名为《侯导,孝贤》的文章,他写下了对侯孝贤导演的记忆。

最有意思的是,他参加法国南特电影节与侯导的对话,就像初入武林的毛孩子,遇上了真正的武林高手。

他还遇见了是枝裕和,这是一次很巧妙的相遇,连接起了台湾、大陆和日本,而这三位导演都在世界电影宇宙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坐标。

在这本集子里,他还提到了很多导演,小津安二郎、锡兰、张艺谋、王小帅……他和王小帅、娄烨、张元等人被归为第六代导演,90年代是属于理想的年代。

无论是1997年香港红磡魔岩三杰演唱会,还是他们的电影,这些年轻人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对世界的思考和自己的诉求,他们近乎疯狂,近乎陈胜吴广式地摇旗呐喊。

今日贾樟柯回忆当年,以“我不相信,你能猜对我们的结局”回复了当年的质疑。

贾樟柯喜欢拍小人物,小武、崔明亮、韩三明、斌哥……

他喜欢用时代的脉络去书写个人的命运。

他自序的题目为《沉入地心,或者飞向太空》,在敦煌的戈壁中行走,感受自我之渺小和天地之广阔,大有老庄哲学的意味。

贾樟柯的电影和文字,像黑泽明评价侯孝贤“关乎尘土”,而尘土注定在风沙中飞扬,飞向太空。

03《刀与星辰》

光影之间:导演手记与电影理论

作者:徐皓峰

豆瓣评分:8.6(2950人评价)

他是电影《一代宗师》的编剧,电影《师父》的导演,被戏称为硬派武侠代表导演。

和陈凯歌、贾樟柯一样,徐皓峰也是个写文章的好手。

他的影评角度独特、大胆犀利、生猛活泼但不失可爱。

徐皓峰认为,

电影是空间与时机的艺术,像是下棋。

他的影评也是如此,闲看庭前花开花落,不急不慢,一点点展开。

他写关于武侠电影的评论,绝不仅限于武侠电影本身,多年对武侠的热爱促使他成为了半个“武侠专家”,各种典故信手捏来。

他却不觉得武侠片是类型片,因为它并非是影视传统。

他喜欢胡金铨导演,在史学素养的基础上有着超高的美学表达技巧,这是他所追求的武侠。

“焦虑令人看电影,有恐慌,有救赎,才能建立类型”,他另辟蹊径地从礼崩乐坏说开去,东方艺术传统是对其的思考,倒真的高遏行云,颇有风骨。

他所追求的武侠电影,尊重实感即“从真实的无数种开掘出新的动态”,同时有对传统的继承和现代化解读,在这两者的相互作用下产生了救赎。

这份救赎是对人物、故事、历史和自我的救赎。

“刀与星辰”,徐皓峰有对武侠的执着,有对传统的着迷,也有自古以来中国文人身上有着的理想主义。

他欲在刀光剑影中看到星辰月光,像极了汪曾祺小说《复仇》的结尾:

“有一天,两副錾子同时凿在虚空里。第一线由另一面射进来的光。”

04《十年一觉电影梦》

光影之间:导演手记与电影理论

作者:张靓蓓

豆瓣评分:8.2(7805人评价)

这是李安电影生涯第一个十年的回忆。

现如今拿到两座奥斯卡的他,曾经也迷茫、彷徨。但他从未放弃,因为“读电影就知道走对了路”。

这本书的文笔一如李安本人,通畅、细腻、有温度

李安喜欢讲故事,在西方故事中讲理性与感型,在东方故事中讲阴与阳,还带着些许微妙的幽默。

《饮食男女》以中国饮食的传统文化为切口,进入到对传统意识的反思中;

《卧虎藏龙》里从俞秀莲和玉娇龙,来回答属于武侠片的哲学问题;

《喜宴》从假结婚的故事中探讨中美文化的差异和包容;

每一次,李安都找到了“电影叙事和受众心理的平衡点”,这样的电影让我们在小故事里,看到他的大格局。

他在读书的日子里,学习了电影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在剧场里积累了工作经验,成为日后他电影创作的底子。

他也曾低迷,但凭着对电影的热爱和家人的鼓励坚持下来。

李安说自己,

“在生活里是隐忍的余秀莲,内心里却是率性的玉娇龙”

他身上有着中国人最本源的气质:不悲不喜,将一切藏于胸中。

他也基于这样的品质,忍他人所不能忍。

书里讲了很多拍摄现场的故事,如何安排现场、给演员讲戏、统筹一切,他早就娴熟于心,而这一切源于他对电影的热爱和执着。

05《电影批评》

光影之间:导演手记与电影理论

作者: 戴锦华

豆瓣评分:8.8(1665人评价)

本书分为九章,从不同的电影理论来讲述一部影片。

戴锦华教授以文本精读的方式,靠着20世纪文学、文化理论来解读电影,也让我们看到了看似艰涩难读理论背后的无穷魅力。

正如她所言:

“我总是希望渴求从电影中得到某些知识和思想的印证,然后将这些观察纳入到我认识的艺术欣赏或文化消费的趣味与成规惯例当中。”

自20世纪语言学转向开始,符号学进入到了文学理论,有了第一电影符号学和第二电影符号学。

20世纪也是理论之丛林,叙事学、心理学、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后殖民时代意识形态层出不穷,基于时代的电影无法不与它们发生关系。

电影和所有文艺作品一样,与万物有着联系,而理论就是我们解读电影的角度。

本书第二章以《蓝色》为对象,以电影作者论和文本细读为主题探索它的价值。

基耶斯特洛夫斯基被认为是迟到的天才,他所设计的语态转变,浸入咖啡的砂糖等细节和隐喻,都与他自身有着紧密联系。

从社会主义阵容中走出来的他,面对着苏联的解体,资本主义自由民主思想的涌入,从一个小故事出发去诠释欧洲文化传统中的真善美,自由、平等、博爱

故事中的生与死、记忆的遗忘、感情的转变也是导演自身意识的映射。

那苍凉宏大的钢琴曲也承载着欧洲的历史与文明。

理论本身不具备较高的可读性,但在以理论之力进入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理论的力量,更挖掘出电影所体现的思想、气质、格局和力量。

总结

导演的每一部作品都承载着他对自身的思考和态度。

每一种理论背后都有文化、政治、艺术等多领域的交融。

就像杨德昌导演的《一一》中有句台词:

“电影发明以后,人类的生命,比起以前延长了至少三倍。”

我们在电影中看到了自我、时代还有未来。

光影之间、声乐相和,在数不清的镜头和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里,有着我们自身的爱恨情仇,和对世界的无限思索。

光影之间:导演手记与电影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