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婧傅首尔退出《奇葩说》:懂得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奇葩说》自开播以来,似乎就一直在风口浪尖上,在上周的节目中就出现了所谓的“神剪辑”,让节目变成了一场高潮迭起的真人秀。不过比起这档节目本身,更引人关注的似乎却是傅首尔董婧的场外纠纷。

两人之间的争执持续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经过了几次反转,9月20日,董婧和傅首尔因为化妆的问题发生摩擦,董婧随后发文指责傅首尔化妆插队,辱骂自己,还导致自己受伤。但傅首尔并没有用长篇大论回怼,只是断断续续发了几条微博,声称自己是被冤枉的,并且觉得自己被网络暴力了。

之后,《奇葩说》节目组发表道歉声明,9月26日晚上,董婧也发长文表示道歉,说自己和傅首尔备赛压力大,情绪难免有些激动,向傅首尔及其家人表示道歉。

然而事情到了这里还没有结束,10月9日晚上12点左右,傅首尔微博发长文还原了自己和董婧争吵的过程,并展示了伤口的照片,网上的舆论开始站到了傅首尔这边。

董婧傅首尔退出《奇葩说》:懂得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或许是节目组意识到了这场没有休止的纠纷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10月11日,《奇葩说》节目组就“董婧傅首尔后台冲突事件”发表了官方声明,称董婧傅首尔不再参加未完成的录制,已录制内容将保留播出。到此为止,事情才算暂时平息下去了。

这其实已经不是《奇葩说》第一次出现这种大型的纠纷事件,去年决赛的时候就有马薇薇和姜思达之间的争执。

可能在热度上,这种事件会让《奇葩说》多次登上微博热搜,因为它几乎完美地契合了热点事件的所有因素:反转、站队、爆料,虽然人们依旧无法得知确切的真相,但很多人也迅速地选择了站队,因而在网上引起了骂战和网络暴力。

这其实是在消磨掉节目的口碑,在去年的事件发生之后,几个当事人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而在今年同样的事件又再次上演,不能不让人对之产生失望之情。

其实在纷争之前,这两位选手的实力可以说都得到观众的认可的,且都是“老奇葩”,董婧以前是民生调解记者,从第三季加入的,外表温润平和,辩论风格以“市民王先生”为案例,善于从日常生活作为切入点娓娓道来。

傅首尔则是在去年加入,她是爆发的段子手型辩论选手,一开口就是“吵架是为了维护内心世界的秩序”。

而正是因为如此,才形成一种巨大的反差,在某种程度上,《奇葩说》是个自带光环的节目,至少在前期是这样的,它强调不同观点的自由表达和交融,辩论式的赛制也让双方从不同角度去看待一个问题,因而人们在这里看到的选手是理性客观、旁征博引,逻辑分明的。

但经过了这些事件,人们才发现原来这群人也只是不过如此而已,他们看似好像懂得了很多道理,但在现实生活中却也是会做出很多非理性行为,像是打架、用脏话诋毁他人、选边站队、制造所谓的“办公室斗争”,从而让人觉得这好像是在上演着一幕惊心动魄的宫斗剧。

有人感叹《奇葩说》正从昔日带有启蒙色彩的乌托邦变成了如今的一地鸡毛。这其实并不意外,从某种程度上它揭露了一个具有普遍性的事实,那就是:懂得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这或许也是很多人的感触,他们和《奇葩说》中的选手一样,或许读过很多书籍,受过高等教育,常常告诫自己要理性独立,但一到了现实中这些看似华丽的堡垒却不堪一击,他们会被自己的情绪所困扰,会为了一些琐事所困扰,会展露出刻薄、肤浅、斤斤计较等特征,也就是那个他们自己并不喜欢的样子。

董婧傅首尔退出《奇葩说》:懂得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这实际是极为常见的,且大多数人就是如此,和读书与否并不存在直接的联系。钱钟书写过一本短篇小说《猫》,女主角李太太是一位喜欢在家里办沙龙、接受各种知识分子奉承讨好的美丽女子。

书中就有这么一句“在一切有名的太太里,她长相最好看,她为人最风流豪爽,她客厅的陈设最讲究,她请客的次数最多,请客的菜和茶点最精致丰富,她的交友最广。并且,他的丈夫最驯良,最不碍事。”

虽然钱钟书在序中说“书里的人物情事都是凭空臆造的”,但读者还是能一眼看出原型就是林徽因和梁思成。从这个角度上看,大学者钱钟书的这个举动或许并不足够厚道和得体,他就如被人们所不齿的“大妈”一样对他人的私生活指指点点,并以此来取乐。

一方面,这就是人性当中的一部分,在天主教中将之称之为七宗罪,分别是:傲慢、嫉妒、愤怒、懒惰、贪婪、淫欲和暴食,芸芸众生几乎都会被之所困扰。但另一方面,人们也会接受很多非常先进的观念,这些观念会告诉你不能掉入到这些陷阱中,并告诉你一些避开的方法。

人们当然会认同观念所说的,只是一旦落到生活中,他们发现自己却很难按照观念中所说的执行。就像勒庞在《乌合之众》所言:“我们以为自己是理性的,我们以为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是有其道理的。但事实上,我们的绝大多数日常行为,都是一些我们自己根本无法了解的隐蔽动机的结果。”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人们都知道熬夜不好,医学上已经清晰地罗列出了熬夜的种种弊端,但即便如此还是有很多人在乐此不疲地熬夜,虽然在第二天也会反省告诫自己这样不对,但一到了晚上面对各种综艺、游戏、微博的诱惑,人们又再次选择了熬夜。

这也许的确是出于人的惰性,但也说明了另一件事情,那就是人们可能并不如他们想象中那样接受了这个观念。就如王阳明所言:“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也就是说,所谓的“懂得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其实是你根本就没有真正懂这些道理。

尤其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可以接收到各种好的观念,且每天都在学习着各种先进的理论,这就让人们误以为自己很睿智和通透。但在很多时候,这也许只是一种自以为是的误读而已,理论和观念远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它不是仅仅通过阅读就能获得。

因为人们在阅读的时候,人们所处的是一个真空的环境,和现实生活存在着一堵无形的墙,这就像是在隔岸观火,你终究是没有进到火场中。而只有当一个人在生活中践行着这些观念的时候,才表明他的确是读懂和认同了。

而人们有很多时候实际是口是心非的,就像人们经常在口头上强调人必须要在经济上和精神都做到独立,不要在意外界的看法。但在生活中很多人的行为却并非如此,他可能会极其注意他人的评价,一旦发现周围的人都在做一件事,自己也会立马投入到其中。在解释的时候,他则会说这是身不由己。

但归根结底在于他对独立的理解是很肤浅的,可能只是在看了一些爆款文后,觉得热血沸腾就坚信自己懂得了这些道理,只不过这些道理更像是一种摆设,让外人觉得自己很“高大上”。

同时,他们通常只看到事情好的一面,却忽视了其中的代价。就像人们会向往《月亮与六便士》中画家对于理想不顾一切的勇气,但却似乎忘记了他为之放弃了安稳和富裕的生活。

毋庸置疑,在生活中去实行这些观念是不简单的,他需要人们不断的去克服自己。但是对于一个真正读懂了的人而言,这些却是可以被解决的,因为在他看来,那不再是书本上的道理,而是真实生活的一部分。

罗曼罗兰说过:“信仰不是一种学问,信仰是一种行为;它只在被实践的时候,才有意义。”也许人们需要问问自己,那些你懂得的道理,你都做到了吗?或者说正在努力去做吗?如果没有的话,就不要在抱怨“懂得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了。